基本信息
书名:古文观止(上下)
定价:52.00元
作者:吴楚材,吴调侯 钱素洲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536364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导读、详注全译本《古文观止》
本版《古文观止》每篇均由导读、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构成,以求做到文白对照、注释详尽、便于理解。
◆ 导读,介绍该篇古文的出处,概述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并简短评论其风格、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等。
◆ 原文,保留古文原貌,按照现在通行标准标点原文。
◆ 注释,对生僻字词、通假字、人物、地名、典故等注音和/或注解,例如:
《介之推不言禄》中,“怼”注为“怼(duì):怨恨”;
《展喜犒师》中,“齐侯未入竟”的“竟”注为“竟:同‘境’”;
《祭公谏征犬戎》中,“武王”注为“名发,文王之子,是西周王朝的*任*统治者”;
《乐毅报燕王书》中,“骑(jì)劫”注为“齐国大将田单派人向燕将骑劫降,使燕军放松警惕,不久即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杀骑劫”。
◆ 译文,逐字逐句翻译,配合导读与注释,可以快速理解古文意旨。
◎ 为便于携带、阅读,本书分为上下两册。
◎ 本书采用浅黄色仿纯质纸,有助于保护视力。
内容提要
《古文观止》,清初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吴兴祚审定,中国历代散文精华选集,重要文言启蒙读物,与《唐诗三百首》并称为中国古诗文选本的“双壁”,鲁迅赞其与《昭明文选》并美。
“古文观止”取意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辑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凡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兼收各类文体,择选贤哲名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代表先秦至明未散文的*水平,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清初问世以来,盛行不衰,备受推崇。我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如鲁迅、巴金、朱光潜、余光中、王蒙、贾平凹等,皆深受其影响,对其盛赞有加。
目录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吴楚材,名乘权,号楚材,清康熙年间人。与其侄吴调侯在家乡浙江山阴县(今绍兴)以开私塾为业,并合编《古文观止》。另有简明中国通史《纲鉴易知录》传世。
吴调侯,名大职,字调侯,曾任县丞,因与叔吴楚材合编《古文观止》而名传后世。
译者简介
钱素洲,生于20世纪70年代,文史作家、出版社编辑。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专注于文史知识读物,著有《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做局:历史深处的真实博弈》等。
文摘
序言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阅读这套书的整体感受,那便是“震撼”。这种震撼不是来自宏大的叙事,而是源于那些被时间淘洗后,依然熠熠生辉的文字力量。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经典,是超越了时代和地域限制的。某些篇章中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入木三分,毫不褪色。这套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文选”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古代思想史和道德教科书。我尤其欣赏编选者在不同风格文章间的切换带来的节奏感,从慷慨激昂到婉约低回,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它不仅仅是提高了我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我对“美”和“真”的理解。每当我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略显贫瘠时,翻开它,总能从中汲取到源源不断的养分。这是一套值得反复品味,并世代传承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其实也间接提升了阅读体验。厚实的书页,墨色沉稳的字体,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这与内容本身的格调是相符的。我常常在傍晚时分,点上一盏暖色调的台灯,慢慢翻阅,那种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与那些遥远的灵魂进行着一场私密的会晤。它教会了我“慢下来”的艺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习惯了高速缓存和碎片化输入,而《古文观止》则强迫我们进行深度、线性的阅读和思考。它要求我们关注语法的细微变化、词语的精确选择,以及句子节奏的起伏。这种对细节的专注,不仅是文学素养的提升,更是一种对心性的磨砺。读完一篇,我需要的不是马上转战下一个任务,而是留出时间去消化其中蕴含的哲理,这是一种难得的心灵沉淀。
评分坦白说,初次翻开这本《古文观止》,我的期望值其实是很低的,毕竟传统文化读物常常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编者选材的眼光极其独到且充满生活气息。它并非只收录那些晦涩难懂的官方辞令,其中不乏许多关于友情、怀乡、或是对日常琐事的感怀之作。例如,有些篇章中对于离别场景的描摹,那种克制而深沉的情感,至今读来仍让人鼻头发酸。这说明了古人的情志与我们并无二致,只是表达的方式更为凝练、更富有韵律感。我特别喜欢那些用词精妙到让人拍案叫绝的句子,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极大的信息密度和情感张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精炼的表达范本”,对于我们现在习惯于冗长叙述的表达方式,无疑是一剂极好的矫正剂。读完后,我明显感觉自己在遣词造句上,多了一份考量和敬畏。
评分这本《古文观止》,着实是让我对古代先贤的智慧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我原本以为这不过是堆砌了一些陈旧的文字,读起来定会枯燥乏味,没想到,每一篇选文都像是一颗精心打磨的宝石,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尤其是那些描绘山川景色的篇章,作者的笔触何等细腻,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卷。读罢,我仿佛真的走进了那片桃源深处,呼吸着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远非现代任何摄影或影像技术可以比拟。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阅读能力,更是我们想象力的广度与深度。我时常会放下书卷,陷入沉思,揣摩古人言语背后的深层意蕴,那种与历史的对话感,真是妙不可言。这本书对我来说,不只是一套书,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文人心灵世界的密室钥匙,每一次开启,都有新的发现和震撼。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古典文学爱好者,我一直苦于没有一本权威且易于接受的入门读物。《古文观止》的编排结构,尤其值得称赞。它并非简单的时序罗列,而是似乎带着某种内在的逻辑脉络在引导读者。每一篇的篇幅控制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更重要的是,虽然没有冗长的注释(这或许对初学者稍有挑战),但正是这种“留白”,激发了读者主动查阅典故和背景知识的欲望。我发现,自己为了弄懂某一个典故的出处,不得不去翻阅其他史书或集注,在这个过程中,对整个历史背景的理解也随之加深了。这种由点及面的学习路径,比被动接受灌输式教育有效得多。它更像是一个优秀的向导,指引你进入知识的森林,但让你自己去发现宝藏。这种自主探索带来的满足感,是单纯阅读注释所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