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敖精编:四部正讹 庸言录 文心雕龙
定价:50.00元
作者:李敖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2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了解中国文化精华,从阅读这套书开始!200部国学经典名著,30卷囊括!李敖耗时多年亲自点评批注!人生必读经典,书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编国学精要”系列丛书由自称“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写得好”的国学大师李敖主编,全书共30卷,遴选了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00部古籍经典名著,从先秦至晚清,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几乎囊括了国学的精华。有了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
内容提要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1”选录了胡应麟的《四部正讹》、姚际恒的《庸言录》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等著作。《四部正讹》一书,上承宋濂的“诸子辨”,扩大检讨重要的古书,为古书辨伪,是功力极深的一部著作。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张之洞视之为“简便易看,为读诸子之门径”。《文心雕龙》是中国有史以来精密的批评的书,它“体大而虑周”,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主张实用的“摛文必在纬军国”的落实文风。
目录
四部正讹
导读 / 002
引 / 003
卷上 / 004
叙论 / 004
连山易 / 006
归藏易 / 006
子夏易 / 007
乾凿度·乾坤凿度 / 007
谶纬诸书 / 008
三坟 / 011
古文尚书 / 015
元命包 / 016
关朗易传 / 017
心法 / 018
元经 / 018
仪礼逸经 / 019
卷中 / 020
鬻子 / 020
阴符经 / 021
六韬·三略 / 022
文子 / 023
鬼谷子 / 024
伍子胥 / 025
兵家诸书 / 025
鹖冠子 / 026
关尹子 / 027
黄石公素书 / 029
抱扑子 / 030
亢仓子 / 030
刘子新论 / 031
孙子 / 031
子华子 / 032
李卫公问对 / 033
化书 / 033
广成子 / 034
卷下 / 035
黄帝内传 / 035
穆天子传 / 035
晋史乘·楚梼杌 / 036
山海经 / 037
古岳渎经 / 039
燕丹子 / 040
宋玉子 / 040
神异经·十洲记 / 040
赵飞燕外传 / 041
越绝书 / 041
鲁史记 / 041
西京杂记·述异记 / 042
列仙传 / 042
牟子论 / 043
洞冥记 / 043
汉武内传 / 043
拾遗记·名山记 / 044
梁四公记 / 044
隋遗录 / 044
开元天宝遗事 / 045
广陵妖乱志 / 045
潇湘录 / 045
牛羊日历 / 046
龙城录 / 046
白猿传 / 047
周秦行纪 / 047
碧云騢 / 047
云仙散录 / 048
清异录 / 048
艾子 / 049
钟吕传道集 / 049
香奁集 / 049
诗话诸书 / 050
结论 / 050
庸言录
导读 / 054
古今伪书考
经类 / 056
易传 / 056
子夏易传 / 056
关朗易传 / 057
正易心法 / 057
焦氏易林 / 058
易乾凿度 / 058
古文尚书 / 059
尚书汉孔氏传 / 059
古三坟书 / 059
诗序 / 059
子贡诗传 / 061
申培诗说 / 061
周礼 / 061
大戴礼 / 062
孝经 / 062
忠经 / 064
孔子家语 / 064
小尔雅 / 065
家礼仪节 / 065
史类 / 066
竹书纪年 / 066
汲冢周书 / 066
穆天子传 / 066
晋史乘 / 068
楚梼杌 / 068
汉武故事 / 068
飞燕外传 / 068
西京杂记 / 068
天禄阁外史 / 069
元经 / 069
十六国春秋 / 070
隆平集 / 070
致身录 / 070
子类 / 071
鬻子 / 071
关尹子 / 072
子华子 / 072
亢仓子 / 072
晏子春秋 / 073
鬼谷子 / 073
尹文子 / 074
公孙龙子 / 074
商子 / 075
鹖冠子 / 075
慎子 / 075
于陵子 / 076
孔丛子 / 076
文中子 / 077
六韬 / 078
司马法 / 078
吴子 / 079
黄石公三略 / 079
尉缭子 / 080
李卫公问对 / 080
素书 / 081
心书 / 081
风后握奇经 / 082
周髀算经 / 082
石申星经 / 082
续葬书 / 082
拨沙经 / 082
黄帝素问 / 083
灵枢经 / 083
神农本草 / 084
秦越人难经 / 084
脉决 / 084
神异经 / 085
十洲记 / 085
列仙传 / 085
洞冥记 / 085
博物志 / 086
杜律虞注 / 086
有真书杂以伪者 / 087
三礼考注 / 087
文子 / 087
庄子 / 088
列子 / 089
管子 / 090
贾谊新书 / 091
伤寒论 / 091
金匮玉函经 / 091
有本非伪书而后人妄托其人之名者 / 092
尔雅 / 092
韵书 / 092
山海经 / 093
水经 / 093
阴符经 / 094
越绝书 / 094
有两人共此一书名今传者不知何人作者 / 096
吴越春秋 / 096
有书非伪而书名伪者 / 097
春秋繁露 / 097
东坡志林 / 098
有未足定其著书之人者 / 099
国语 / 099
孙子 / 099
刘子新论 / 100
化书 / 101
四库全书
导读 / 104
进《四库全书》表 / 105
附:掌故二则 / 111
文心雕龙
导读 / 114
译注凡例 / 115
原道 / 117
辨骚 / 128
明诗 / 141
论说 / 156
神思 / 171
体性 / 182
风骨 / 191
养气 / 200
通变 / 208
定势 / 218
情釆 / 229
镕裁 / 238
夸饰 / 247
附会 / 256
物色 / 265
时序 / 276
知音 / 299
序志 / 310
作者介绍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这套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初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分量感和纸张本身的质地,就预示着这不是一本可以轻易翻阅的小册子。我特别喜欢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读起来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能嗅到老旧书卷的墨香,让人更容易沉浸到文字的世界里。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每一页,但光是目录的编排就足够让人感受到编者的用心良苦。那种将看似不相关的几种经典汇集一处的“精编”手法,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与趣味性。我很好奇,在现代的语境下,如何将不同时代的思想火花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对话。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收录,更像是一种思想的炼金术,期待它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从排版上看,字体大小适中,行距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在当今许多出版物中已经很难得了。我相信,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已经为精神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更关注的是它内容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编辑的深层意图。市面上关于经典文本的解读汗牛充栋,但像这样敢于进行“正讹”尝试的,实在不多见。这需要编者具备极高的学术功底和批判性思维,他们不仅要理解文本的本意,更要敢于指出历代传讹或理解偏差之处。这种“不谄媚”的态度,才是真正对思想负责的表现。我猜想,在探讨这些经典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许多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这种直面争议、力求澄清的做法,对我这种渴望探究事物本质的读者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特别期待看到编者是如何处理那些微妙的词义变迁和上下文的错位,这才是检验一部“精编”作品是否真正有价值的关键所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一位思想的勘探者。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被这个书名里的“庸言录”吸引了。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朴素的、甚至有些自嘲的意味,与“精编”和“文心雕龙”这种宏大叙事形成了有趣的张力。我很好奇,在面对如《文心雕龙》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学理论巨著时,编者是如何提炼出他们认为“庸言”中蕴含的朴素真理的。这种对宏大叙事进行“去神圣化”的处理,往往能让普通读者更贴近文本本身,发现那些被过度解读所掩盖的烟火气。这套书的价值,也许不在于提供更多深奥的注解,而在于提供一套更亲民、更易于消化和实践的思维工具。我希望读完之后,能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而不是又被一堆艰涩的术语绕晕的感觉。这种平衡艺术,是极其考验编纂者功力的。
评分从文学评论的角度看,将李敖先生的文本纳入其中,构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三角关系。李敖的文字风格犀利、观点鲜明,他本人就是一种强烈的风格宣言。将他与古代的文学理论和那些“庸言”并置,无疑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谈。我非常期待看到,在编者的引导下,李敖的批判精神是如何与传统文本进行碰撞和互文的。这不再是简单的文本并列,而是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的交锋。这套书似乎在探讨一个核心问题: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批判性,如何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修正自身谬误的力量。这种结构上的大胆设计,让我对它所能提供的思想深度抱有极高的期待,这绝非一般的选本可以比拟。
评分对我而言,购买一套新书常常是为了寻找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这套“精编”的价值,可能恰恰在于它所打破的既有分类和既有权威。它似乎在暗示,真正的智慧并非囿于某一本书或某一个流派,而是散落在不同的文本碎片之中,需要一个敏锐的、具有整合能力的编辑者去重新拼凑。我设想,阅读过程可能会有点像走迷宫,时而被古老的辞藻困住,时而又被现代的犀利观点所点醒。这种阅读的动态感,正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它承诺的不是简单的知识获取,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重塑,一种对“我们如何知道”这个问题的深度反思。我准备好迎接这场知识的洗礼,看看这四种看似不同的文本,究竟能拼凑出一个多么引人入胜的知识图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