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一本通 小窗幽记
定价:19.80元
作者:陈继儒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807029199
字数:28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与《菜根谭》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书。本书对其涵盖的修身、处事、养生等话题进行了准确的翻译和精辟的点评,堪称现代人**的人生指南。
内容提要
《小窗幽记(彩图全解)》是明代后期的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在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事、养生的小品集。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修身养性之法及处世之道,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小窗幽记》其格言短小精美,促人警觉,言近旨远.益人神智,被誉为“处世格言书”。对了解中国文化的民间表现和中国人生活的智慧,极具价值,历来为有识之士所青睐。书中几乎每一句话均可视为警世、醒世之名言,蕴含着博大深邃的人生哲理,极富人生真昧。 《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与《菜根谭》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书。《小窗幽记(彩图全解)》对其涵盖的修身、处事、养生等话题进行了准确的翻译和精辟的点评,堪称现代人*的人生指南。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厚厚的精装书拿在手里,分量十足,光是封面那种带着古典韵味的烫金字体,就让人心生敬畏。我原本对“国学”这个词有些望而却步,总觉得里面藏着晦涩难懂的古文和高深的哲学,拿到手后才发现,里面的编排极其用心。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循循善诱地把我领进了传统文化的宝库。初看目录,涵盖了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传统礼仪乃至一些民间传说,内容之广令人咋舌。我尤其喜欢它在解读经典时所采用的那种“白话注解+原文对照”的模式,很多以前望而生畏的句子,经过现代语言的梳理后,豁然开朗。特别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部分,它没有过度拔高,而是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困境进行阐释,比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中庸之道”,读完后感觉像是做了一次精神上的SPA,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许多。对于想要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但又苦于没有入门途径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极其坚实的桥梁,它成功地将“高深”的国学拉下了神坛,变得可亲可感。装帧和纸张的质感也十分出色,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的投入。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小窗幽记”这个名字去的,带着一种文人的雅致情怀。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纯粹的园林笔记或者闲情逸致的随笔集,结果大出所料,它更像是一部融合了生活美学和处世之道的宝典。翻开其中关于“清玩”的那一章,作者对几件不起眼的器物——比如一方端砚、一盏旧茶壶的描述,细致入微,充满了对“物我两忘”境界的追求。这不是简单的物质罗列,而是通过对外物的欣赏,反观内心世界的修养。有一段写到“独坐幽篁里”,描绘的意境之美,我甚至能想象到那时的月光、竹影和空气中的清凉。这本书的文字功力极其深厚,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读起来不急不躁,像是在品一杯上好的普洱,需要时间去体会回甘。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如何更精致、更有品味地“活”在日常琐碎之中。对于生活节奏过快的现代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哲学,让人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环境的关系,非常治愈。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细节有轻微强迫症的人,所以我买书前特地去对比了市面上几本号称“通”的书,这本《国学一本通 小窗幽记》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史料的考据和引用的准确性。举个例子,书中讲到唐诗的格律演变时,它不仅列举了例子,还附带了解释了不同时期文人的政治环境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创作倾向,这使得诗歌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有了鲜活的时代背景支撑。特别是在介绍古代的官制和礼仪时,作者似乎是下了“笨功夫”的,不仅描述了制度本身,还穿插了许多古代官员的真实奏折片段,那些鲜活的语言和微妙的权力斗争,比单纯的理论阐述有趣百倍。当然,这种深度也意味着它不太适合走马观花地阅读,我通常需要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下一些关键的历史人名和时间线,否则很容易被庞杂的信息流带偏。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可以长期“扎营”的学术伴侣,而不是快消品式的读物。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通史”类的书籍一直抱有保留态度,总觉得内容上难免会顾此失彼。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采取了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学习路径。起初是从最容易理解的民间谚语、俗语切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等读者适应了这种氛围后,才慢慢深入到《易经》的卦象解析或是宋代理学的核心概念。这种由浅入深的过渡非常自然,没有生硬的断层感。我最欣赏它在处理哲学思想时的那种包容性,它不会强迫你站队某一家,而是把不同学派的观点并置展示,让读者自己去权衡取舍。比如对道家“无为”思想的阐释,它不仅提到了老庄的原文,还联系了魏晋名士的“竹林饮酒”,让抽象的理念立刻具象化了。这本书读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国学并非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对话、不断自我更新的动态过程,它教会我如何批判性地吸收传统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书写风格有一种非常微妙的“跨界”感,尤其是在谈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对接时。比如在讲“养生”之道时,它没有停留在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上,而是很巧妙地引入了现代营养学和运动科学的观点,去印证古人关于“顺应四时”的健康理念。这种碰撞很有意思,让人感觉古人的智慧并非过时,只是需要现代的工具和语言来重新激活。我特别喜欢它在插图的选择上,那些并非传统的工笔画,而是用现代的线条和色块重新诠释的古代场景,既保留了古意,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偏好。阅读时,我的思绪常常在古代的亭台楼阁和今天的城市景观之间跳跃,这种跳跃感使学习过程充满了新鲜感和活力。它成功地向我证明,传统文化完全可以成为指导现代生活的实用指南,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活生生的、可以应用的传统知识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