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处世谋略本)
定价:12.0元
售价:8.4元,便宜3.6元,折扣70
作者:(明)陈继儒,高文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675
字数:13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中国修身养性“三大奇书”。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以防死。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人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于味,而无饶于趣。
《小窗幽记》共十二卷,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悟的是一种人生百态,悟的是一种世间真情,悟的也是一种人生真谛。
《小窗幽记》并不是陈继儒个人所著述,而是他摘取各个文章中的经典言语,再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所编纂的一本格言形式的随文集,成书之后不但收到当时文人的青睐,在之后的历代时光里都得到了较高的赞誉。清代陈文敬赞扬这本书说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而现今的文学研究者更是将这本书与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洪应明的《菜根谭》并成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经典。
本书是精选版本,鉴于文字阅读难度并不大,所以尽量多地集结经典篇幅,而不拘泥于传统的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形式相对灵活。
卷 集醒
食中山之酒①,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②,人人解酲③,集醒。
【注释】
①中山之酒:传说中的一种烈性美酒。出自晋干宝《搜神记》:“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
②清凉散:一种使人神清气爽的中药。
③酲:醉酒,身体不适。
【译文】
喝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烈酒,多也就是醉上一千日罢了。而当今之人总是浑浑噩噩仿佛每日都在沉醉中度过,这些人也是喝了一种酒而醉成这样,这就是由名利作为酒曲,以声色作为水,终酿出的欲望之酒。偏偏是这种酒,它对任何一个人都适合,而太多人更是沉醉于此无法自拔,甚至明知它是坏的,也不愿舍弃。
人心失落在名利之中,追求着自以为享受实则虚幻的生活,那些极少数清醒的人,告诉这些醉了的人一些清醒的话,而醉了的人还以为是清醒的人醉了!
喝醉的人有一剂清醒药就可以了,但醉心于名利的人如何唤醒?只有醒来才能做一些真实的事,因此,“醒”是要务,只有醒了,生命才可贵。
1.1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①;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②。
【注释】
①射影之虫:蜮(yù),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虫子。
②照胆之镜:传说秦官有一面神镜,能照人五脏六腑。
【译文】
倚仗才华出众而心生傲慢,容易招致嫉妒者背后的小动作。装扮成忠厚老实的样子来欺,恐怕面前会有能够将邪念照出的镜子。
1.2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①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注释】
①颠倒:混淆是非。
【译文】
责备那些小兴颠倒是非,陷害忠良,却不知道只有习惯于干这些事情的人,才能称为小人;可怜同道中人饱受世间折磨,却不知道只有经历了折磨才能看到同道人的英雄本色。
1.3
花繁柳密①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②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注释】
①花繁柳密:代指纷繁复杂的环境。
②风狂雨急:代指紧急危难的情形。
【译文】
将复杂的局面控制得好,才是真正有手段的人;能够在危难时刻岿然不动,才是真正坚定的人。
《小窗幽记》共十二卷,是明代陈继儒编撰的一本小品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悟的是一种人生百态,悟的是一种世间真情,悟的也是一种人生真谛。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这样一本书可以作为工作繁忙时的休憩,作为心灵餐桌上的一杯香茗,而它其中蕴含的古风兰草香气,又非常值得细细品味。本书保留《小窗幽记》全本原文,只在必要词语上追加注释,在隐晦的文言后简要语译,为的是尽可能让读者领略到《小窗幽记》的风采,同时不对读者做思维的限制,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感悟出自己独特的内心。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上海松江)人,其性好山水,看淡功名利禄,曾多次被举荐为官,但一直辞而不就。擅书法绘画,书法师从米芾、苏轼,绘画精于墨梅、山川,传世之作除《小窗幽记》之外,还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明史》赞其“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兼能绘事。又博闻强识,经史诸子、术伎稗官与二氏家言,靡不较核。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小窗幽记》并不是陈继儒个人著述,而是他摘取各个文章中的经典言语,再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所编纂的一本格言形式的随文集,成书之后受到当时文人的青睐,更得到历代文人学者较高的赞誉。清代陈文敬赞扬这本书说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而现今的文学研究者更是将这本书与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洪应明的《菜根谭》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经典。
本书是精选版本,鉴于文字阅读难度并不大,所以尽量多地集结经典篇幅,而不拘泥于传统的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形式相对灵活。
《小窗幽记》以“醒”开始,仿佛要给人当头棒喝,要惊醒这个世上还在彷徨、迷茫、不知所以的人们,整本书为世人带来的是中国悠悠历史中的智慧和思想结晶,表现的是古人丰厚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全书虽然成书于明代,其书意却贯穿古今,每一个人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本《小窗幽记》读起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仿佛是一扇通往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窗户,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觅得一处宁静的角落。书中的那些哲理,不似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以一种非常温润、内敛的方式渗透进读者的内心。它不像是一本教你如何争权夺利的工具书,反倒更像是一位年长的智者,在春日午后,泡上一壶清茶,慢悠悠地与你探讨关于为人处世的微妙之处。我尤其欣赏它对“境由心生”的阐述,书中常常提及的那些意境,比如月夜独坐、竹林听风,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将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表达。读完后,我的心境似乎也沉静了许多,开始更注重内心的修为而非外在的得失。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谋略”二字,原来真正的谋略,不在于机关算尽,而在于洞察世事、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令人赞叹,遣词造句古典而雅致,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享受一场语言的盛宴。
评分初次捧读此书,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古籍,但翻开后却发现,它的叙事风格竟然如此贴近生活,仿佛是记录了一位历经世事的高人,对其一生感悟的流水账,却字字珠玑。它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什么宏大的成功学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一个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来展现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既能保持自身的清白正直,又能巧妙地应对各种人际关系的挑战。我特别喜欢它对于“知进退”的描绘,那种把握分寸的艺术,不是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对时局深刻理解后的从容选择。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急躁地想要证明自己,反而会陷入僵局;而退一步,去观察、去沉淀,反而能找到更广阔的出路。它的价值不在于教你如何一鸣惊人,而在于教你如何活得长久、活得通透,这对于渴望稳定和内心安宁的现代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精神食粮。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对书名中“处世谋略本”这几个字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会是那种教人权谋算计的“厚黑学”一类。然而,读下去才发现,作者对“谋略”的理解是何等的超凡脱俗。这里的谋略,更多的是一种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它强调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哲学。书中的很多段落,读来就像是在耳边听到一位前辈在娓娓道来,他并没有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通过讲述自己或旁人的经历,让你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比如,它对于“守拙”的推崇,让我这个习惯于锋芒毕露的人大受震撼。它教会我,有时候过度的聪明反而会招致祸端,而装作不经意间的糊涂,才是保护自己的上策。这种由内而外的强大,远比外在的张扬更具力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代商业竞争逻辑的生存智慧,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自洽与和谐。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度的“精神按摩”。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成功学读物,读完热血沸腾却转头就忘。这本《小窗幽记》的文字,如同陈年的老酒,初品平淡,回味悠长。它对环境的描摹,无论是室内陈设的雅致,还是对四季更迭的细腻捕捉,都充满了古典的审美趣味,让人在品味智慧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美学的熏陶。我发现,书中很多看似与“谋略”无关的段落,比如对花草、对笔墨的研究,恰恰是构建其处世哲学的基石——唯有对生活有足够的热爱和专注,才能在复杂的人事中保持定力。它不是教你如何去算计别人,而是教你如何把自己的小世界经营得井井有条,当你的内心世界足够丰盈、足够稳定时,外界的纷扰自然就无法撼动你。这种从“小”处着手,成就“大”智慧的方法,非常实在。
评分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触是它在“退”的艺术上的精妙阐述。在如今这个追求“快、狠、准”的时代,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慢下来,观察,然后顺势而为。它不鼓励你硬碰硬,而是提倡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书中的语言风格尤其值得称道,它不是那种直白的教条,而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那些深奥的道理变得生动可感。比如,它用“流水”来比喻应对变局的态度,既有韧性又不失灵活性。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其“自处之道”的构建。它首先帮你把心安顿好,当你与自己相处得足够融洽时,再去处理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自然会得心应手。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我管理和环境协调的智慧,而非简单的权术。它让人明白,真正的强大,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你都能在自己的“小窗”内找到一份安宁与自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