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正版新书 少儿快乐钢琴技巧 第1册 176首初、中级钢琴练习曲选
钢琴练习曲也能很好听!
作者:李仲泉、陈学元 编注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1. 摇篮曲(短句连奏)……………………古利特 1
2. 夏天的早晨(短句连奏)………………科 勒 2
3. 小熊的舞蹈(短句连奏)………………科 勒 3
4. 划 船(琶音连奏)……………………贝伦斯 4
5. 在公园散步(短句连奏)………………勒库贝 5
6. 军队进行曲(连跳结合)………………图尔克 6
7. 古老的舞曲(连跳结合)………………图尔克 6
8. 欢乐的游戏(连跳结合)………………巴托克 7
9. 接 力(平行运动)……………………巴托克 7
10. 歌 曲(平行运动) …………………巴托克 8
11. 旋转木马(卡 农) …………………昆 兹 9
12. 陀 螺(卡 农) ………………………昆 兹 9
13. 好心情(结合不同的细节) ………贝伦斯 10
14. 小波尔卡(左手旋律) ……卡巴列夫斯基 10
15. 滑 冰(旋律和伴奏的连奏) ………拜 厄 11
16. 骑自行车(旋律和伴奏的连奏) ……拜 厄 12
17. 浪漫曲(连奏练习) ………………缪 勒 13
18. 八音盒(重复音的表现力) ………车尔尼 14
19. 小谐谑曲(结合不同的细节) …………………卡巴列夫斯基 15
20. 麻 雀(结合不同的细节) …………缪 勒 16
21. 跳房子(五度范围内的小技巧) ……莱 蒙 17
22. 在滑板上(五度范围内的小技巧) …席 特 18
23. 华尔兹(五度范围内的小技巧) ……车尔尼 19
24. 在动物园游玩(五度范围内的小技巧) ………车尔尼 20
25. 骑摩托车(双声部) ………………莱施霍恩 21
26. 小姑娘(环绕拇指) ………………贝伦斯 22
27. 在热闹的街上(和弦跳音) ………科 勒 23
28. 小号手进行曲(和弦跳音) ……斯特列伯格 24
29. 骑 马(和弦跳音) …………………克劳斯 25
30. 儿童进行曲(和弦跳音) …………车尔尼 26
31. 飞舞的气球(双手交叉) …………勒库贝 27
32. 在沙滩(双手交替) ………………伯蒂尼 28
33. 航海旅行(双手交替) ……………席 特 29
34. 忧 伤(双手交替) ………………席 特 30
35. 跳 绳(双音弹跳) …………………车尔尼 31
36. 星期天(三度练习) ………………车尔尼 32
37. 木偶之舞(小连奏) …………………贝伦斯 33
38. 猎 狐(小连奏) ……………………古利特 34
39. 春天的旋律(旋律和伴奏的连奏) ……………斯宾德勒 35
40. 法国舞曲(华尔兹节奏) …………斯宾德勒 36
41. 圆舞曲(持续伴奏) …………………车尔尼 37
42. 知更鸟(跳音练习) ………………迪亚贝利 38
43. 钟(颤 音) …………………………齐尔品 39
44. 跳跃驰骋(连跳组合) ………………伯蒂尼 40
45. 仙女之舞(连跳组合) ………………席 特 41
46. 小 溪(拇指穿越) …………………席 特 42
47. 玩滑板(敏捷的双手交替) …………齐尔品 43
48. 爬梯子(短琶音) ……………………古利特 44
49. 在秋千上(双手琶音) ………格列恰尼诺夫 45
50. 港湾里的拖船(三 度) ……………贝 尔 46
51. 两个旅行者(三度练习) ……………贝 尔 47
52. 乘快艇(三度练习) ………………贝 尔 47
53. 钟声响了(双音跳音) ……………古利特 48
54. 欢快的啄木鸟(双音跳音) …………席 特 49
55. 大 象(右手和弦) ………………席 特 50
56. 进行曲(和弦跳音) ……………迪亚贝利 51
57. 下雨天(轮 指) ……………………古利特 52
58. 布谷鸟(均匀地轮指) ………………席 特 53
59. 金 鱼(拇指穿越) …………………科 勒 54
60. 自行车之旅(同一个位置快速弹奏) …………贝伦斯 55
61. 竞 赛(跑动和颤音) ………………车尔尼 56
62. 德国华尔兹(颤 音) ……………杜维诺依 57
63. 纺织车(颤 音) ……………………车尔尼 58
64. 奔 跑(拇指穿越) …………卡巴列夫斯基 59
65. 小奏鸣曲(多种技巧) ………………贝 尔 60
66. 小 品(重复音) ……………………巴托克 61
《少儿快乐钢琴技巧——176首初、中级钢琴练习曲选》精选了大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从易到难,满足1-6级的琴童在多位作曲家的作品中获得愉悦的音乐学习体验。目前国内大部分钢琴老师都是通过车尔尼的练习曲来让孩子掌握大量技术难题,但是在当代的钢琴学习中,孩子们需要更加丰富的曲目来充实自己的音乐知识,仅仅车尔尼的练习曲已不能满足从初级学习直到通往训练肖邦等高难度作品的音乐性课题要求。因此,本套曲集能为钢琴学生提供广泛的曲目选择,每一首作品都具备单项技巧训练目的,同时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使儿童的音乐审美得到熏陶。
陈学元,自幼学习钢琴,先后师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现任院长王建元、南京艺术学院已故教授叶惠芳等。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钢琴,乌克兰基辅列先科音乐学院钢琴。后师从钢琴家、作曲家、前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王建中教授。大学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先后师从钢琴系系主任钢琴家陈宏宽教授和周士瑜教授。在校间兼修作曲,并于2006年11月在校成功举办个人原创作品音乐会(包括独奏曲、协奏曲,重奏曲),获得在校专家们的高度赞赏和肯定。多次在音乐类杂志上发表乐评,并先后校订编辑出版多本钢琴及小提琴乐谱。
这本书的选曲风格极其保守,可以说是完全走在一条非常“安全”但同时也略显沉闷的道路上。我期待的是一套能够激发孩子对钢琴学习热情的教材,最好是能融合一些现代的和声元素,或者至少是那些旋律性强、孩子听了会觉得“好听”的曲子。然而,打开目录,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那些我们从小听到大,甚至可以说是“听腻了”的练习曲和简单的民谣改编。它们当然有其基础练习的价值,比如音阶的流畅性、手指的独立性,但它们缺乏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钩子”,很难抓住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的注意力。学琴初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往往来源于对音乐本身的喜爱和共鸣。当我翻阅到一半时,几乎找不到一首能让我产生“哇,这首曲子真有意思”的冲动。这让我想起过去的一些老教材,它们更侧重于技术训练的“工具性”,而忽略了音乐作为艺术的感染力。如果能加入一些改编自现代儿歌或者一些带有流行色彩的简单旋律,哪怕只是作为调剂,想必孩子们在练习枯燥的指法时,也能有更多的期待。
评分关于教材的难度递进,我感觉这本书的处理显得有些突兀和不连贯。在最开始的几课,基础的指法和简单的两声部练习进行得还算平稳,让人觉得作者对初学者心理有一定的把握。可是,在进入到第三册(如果这是指这个系列中的第三册,或者仅仅是本册的后半部分)的时候,难度提升的坡度突然变得异常陡峭。前一页还在进行最简单的C大调单音练习,紧接着下一页就出现了需要快速换把位和运用三度或六度双音的复杂和弦练习。这种跨度对于刚刚建立起手指协调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挫折。他们会因为无法跟上这种速度的变化而感到沮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一个好的技巧教材,其难度曲线应该是平滑的,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能力的积累和飞跃。这本书的编排更像是把不同阶段的习题硬生生地拼凑在了一起,缺乏一种循序渐进的逻辑支撑,让人感觉像是被“推着”往前走,而不是被“引导”着前进。
评分这本乐谱的排版简直是灾难,每一页的视觉感受都像是匆忙中赶工出来的。五线谱和指法标记挤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初学琴的那些小家伙们光是盯着谱子看眼睛就容易花了。更别提有些小节的力度记号和表情术语,印得浅得跟幽灵似的,稍微翻动一下乐谱就完全看不清了。我本来还想着作为入门教材,简洁明了是王道,结果它给我的感觉是“能塞进去多少就塞进去多少”,完全没有为学习者考虑过阅读体验。而且纸张的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那种略带粗糙的触感,翻页的时候总担心会撕坏,对于需要反复练习的教材来说,耐用性是个基本要求吧?我印象中,那些经典的钢琴教程,即便是老版本,在视觉设计上也要清晰和舒展得多,至少能让人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而不是一上来就被这份压抑的“信息量”给劝退。对于家长或者老师来说,在讲解这些曲目时,也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净化”谱面,指出哪些是重点,哪些可以暂时忽略,无形中增加了教学难度。整体来看,如果能优化一下留白,让音符和符号之间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会大大提升。
评分作为一套号称是技巧训练的教材,这本书在对基础演奏“理念”的阐述上显得尤为单薄和概念化。技巧的掌握绝不仅仅是机械地移动手指,它涉及到对触键力度、音色控制、以及手臂重量的理解。然而,这本书几乎完全依赖于五线谱上的记号和极其简短的文字说明来传达这些精髓。比如,当需要表达“柔和地触键”时,它可能只会写一个“p”或者“dolce”,但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如何真正地将“柔和”这个抽象概念转化为物理动作,教材本身并没有给出任何清晰的指导或图示。我翻遍了全书,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正确坐姿、手型结构、或者如何有效运用体重来支撑音量的深入解析。它假设学习者和教授者已经完全理解了钢琴演奏的底层逻辑,但对于一本面向初级学习者的教材而言,这种假设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技术层面的“怎么做”比“做什么”要重要得多,而这本书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适用范围”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如果说它是一本为准备考级而生的纯功利性教材,也许它的选曲和技术点还能勉强对上某些特定考级的要求(尽管我怀疑这一点),但如果它面向的是广大的、希望通过钢琴培养艺术素养的普通家庭孩子,那么它的教育理念就显得有些脱节了。它过分强调了“技巧”本身,却几乎完全忽视了音乐的“表现力”和“趣味性”。这种训练模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钢琴学习就是一连串枯燥的机械运动,与情感表达无关。我更青睐那些在练习曲中巧妙地融入了小故事、或者用充满想象力的标题引导孩子去想象音乐场景的教材。只有当孩子能将手指的运动和脑海中的画面联系起来时,他们才会真正投入。这本书的命名虽然是“快乐钢琴技巧”,但其呈现出来的面貌,却更像是“高效但无趣的技巧速成指南”,离真正的“快乐”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