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明堂制度:源流考
定价:20.00元
售价:20.0元,便宜0.0元,折扣100
作者:张一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0100605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41kg
明堂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为重要的制度之一。作者着眼于中国的“明堂制度”,在吸取学界有关研究成果和整合自己多年研究收获的基础上,通过充分掌握手文献资料,将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资料相结合,从前明堂形态、周代明堂制度、秦汉明堂制度、魏晋南北朝明堂制度、隋唐五代明堂制度、宋代与明代明堂制度六大阶段,分别对我国历代明堂制度的产生、发展、兴盛、衰亡的全过程进行考察、梳理与分析,特别是围绕明堂礼的施行与明堂形制的变化这两条在明堂制度史上的主要线索来展现其流变,既解答了诸如明堂制度的来源、明堂制度史各阶段的划分、明堂制度史各阶段的特征等关键问题,又提出了“前礼制形态”、“前明堂形态”以及“准明堂形态”等重要的新命题,从而勾勒和厘清了我国古代明堂制度流变的发展脉络。
序
导论
节 礼义之邦与礼制的起源
第二节 前人对明堂制度史的研究
第三节 方法与材料
章 前明堂形态
节 释“明堂”
第二节 明堂形态的来源(酝酿期)
一、观念的来源
二、形制的来源——祭神之坛(土单)
第三节 神农、黄帝、尧舜“明堂”形态
一、神农“明堂”形态
二、黄帝“明堂”形态
三、尧舜“明堂”形态
第四节 夏、商“明堂”形态
一、夏后世室说
二、商人“重屋”说
第二章 周代明堂制度
节 西周初创期
一、先周明堂
……
第二节 春秋萧条期
第三节 战国失落期
第三章 秦汉明堂制度
节 春代重整期
第二节 西汉复兴期
第三节 东汉繁荣期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明堂制度(维持期)
节 曹魏明堂——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两晋明堂
第三节 南朝明堂
第四节 北朝明堂
第五章 隋唐五代明堂制度
节 隋代关于明堂制度的讨论及明堂礼
第二节 唐太宗时有关明堂制度的讨论
第三节 高宗、武后时对明堂制度的讨论
第四节 玄宗以后明堂制度的衰落
第六章 宋代、明代明堂制度(调整与衰败期)
节 宋代明堂制度
第二节 明代明堂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张一兵,1953年生于哈尔滨。先后获得黑龙江大学文学学士、吉林大学文学硕士、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等学位。现为深圳市博物馆馆员,主要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文物保护以及古建筑研究和保护。1982-1984年,为黑龙江革命博物馆馆员;1987-1992年,在北京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雅致,那种淡淡的米黄色调,配上古朴的字体,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本来对这种偏学术性的著作抱有保留态度,怕内容晦涩难懂,但翻开扉页,作者的行文风格就出乎我的意料。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看似枯燥的制度变迁讲得引人入胜。我尤其欣赏他对时代背景的铺垫,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深入剖析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思想文化如何共同塑造了某种特定的制度形态。读起来,就像是跟着一位学识渊博的向导,一步步走进了古代的权力核心地带,去观察那些宏大叙事下的微观运作机制。这种叙述上的张力,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忍不住想要一直往下读,去揭开下一个历史谜团。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简直堪称典范。作者在构建论述时,展现了惊人的条理性和缜密的思维。从宏观的理论框架搭建,到具体制度细节的逐层展开,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设计的棋局,前后呼应,滴水不漏。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在处理争议性问题时的态度,他并没有采取一家之言的武断,而是尽可能地呈现不同学者的观点,并用扎实的史料来支撑自己的判断,这种审慎的研究态度非常值得称道。读到关于某一关键转折点的分析时,我甚至停下来,对照着地图和年表反复咀嚼,才完全理解作者是如何将散落的史料碎片拼凑成一个完整、有说服力的历史图景的。这种深度分析,远超出了我此前阅读的任何同类题材书籍。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酣畅淋漓的知识盛宴”。它不是那种需要背诵定义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部关于古代治理艺术的精彩剧本。作者对细节的关注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比如某个特定时期对某个职位的称谓变化,或是某种文书格式的微小调整,这些看似边角料的信息,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了理解深层权力关系的钥匙。通过这些细微的观察,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对那个时代的刻板印象。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仿佛长期困扰我的历史困惑,一下子被清晰地拨开了迷雾。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历史研究方法的认知,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学术魅力在于对“为什么”的执着追问。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并不高,觉得可能又是老生常谈。但越往后读,越发现自己错了。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控得非常好,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慢下来做深入的理论阐释,什么时候该加快速度通过一系列案例来佐证观点。特别是当他将古代的某些制度与现代社会中的某些治理模式进行类比探讨时,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瞬间让阅读体验变得鲜活起来。我甚至能感觉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研究对象深沉的热爱与敬意,这使得冰冷的制度分析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这本书读完之后,留给我的不光是知识,更是一种重新审视传统、反思当下的深刻触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一种独特的混合体,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保持了相当高的可读性,这在国内的专业著作中并不多见。作者用词精准,绝不拖泥带水,但在关键处又会使用极富画面感的表达,将抽象的制度概念具象化。例如,描述权力制衡机制时,他没有堆砌术语,而是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义。每一次合上书本,我都会花几分钟时间消化刚刚吸收的信息量,因为这本书的信息密度实在太高了,需要时间去沉淀。它绝不是那种可以轻易“翻阅”的书,它要求读者投入心神,但所给予的回报,绝对是物超所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