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貓是天生的禪師,狗是開心的朋友
定价:155.70元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派區克·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9861752013
字数:
页码:11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貓是天生的禪師,狗是開心的朋友》是一本由當代重要也受歡迎的靈性導師托勒和知名動物漫畫家麥當諾聯手創作的圖文書。
每翻閱一頁,你很難不被那簡單有力的文字和單純動人的圖畫所觸動。
你會在書裡的貓咪、小狗、動物、植物身上看見喜悅,你可以在裡面感受到自己、感受到你的本質。
然後,你會發現,就是這麼簡單:每天只要撥一點時間跟你的寵物在一起,或只是專注的看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對你的身心靈將是很棒的滋補。
目录
作者介绍
艾克哈特·托勒,出生於德國,曾於英國劍橋大學接受教育,是當代重要的心靈導師與作者之一。二十九歲那年經歷一場深切的內在轉變,徹底改變了他的生命軌道。接下來幾年,他放下了所有關係、工作、身分,專注於讓這份轉變更深化、更完整。之後,他在世界各地旅遊講學,十分受歡迎,講學內容被製成CD和DVD,廣為流傳。托勒不傾向任何宗教或傳統思想。在教導當中,他用一種簡單明瞭的語言傳達了古代精神啟蒙大師簡單而深刻的訊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並找到內心的平和。
托勒著有《一個新世界》 《當下的力量》 《修練當下的力量》,都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其中《一個新世界》更成為歐普拉讀書俱樂部選書和送給當年史丹福大學畢業生的畢業禮。目前居住在加拿大溫哥華。
派區克·麥當諾,麥當諾的Mutts漫畫系列結合了他對動物和漫畫藝術的喜愛,自一九九四年問世以來,Mutts漫畫系列在全球已經出現在超過七百種報紙上。
麥當諾的藝術以及對動物的擁護已經為他贏得了無數的獎項。出版二十多本書,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空白的禮物》及《擁抱時刻》。
麥當諾是美國人道協會和動物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他和太太凱倫,以及幾隻寵物,一起住在美國新澤西州。
張德芬,台灣大學企管系畢業,擔任台視新聞記者、主播多年後,去美國UCLA取得了MBA學位。
二〇〇二年開始,她受到啟發與指引,辭去高薪的工作,專心研修瑜伽及新時代的各類心靈課程。
多年來,學習了各種不同的心靈成長及心理治療方法,且博覽了一百多本中英文相關著作,透過每日的瑜伽練習和靜坐,體悟了許多靈性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心得。現在關心的是“人類意識的進化與提升” ,以期為人類美好的未來貢獻一己之力。
現與家人長年定居北京,並取得了中國國家心理諮詢師的執照。二〇〇七年在海峽兩岸出版了《遇見未知的自己》 ,以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跟大家分享她多年來靈修的心路歷程,讀者的反應非常熱烈,銷售成績也非常亮眼,被譽為華人世界本身心靈小說。二〇〇八年又陸續出版《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今天我會心想事成——吸引力法則實踐手冊》,並且翻譯了美國熱門暢銷書《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修練當下的力量》。
文摘
序言
艾克哈特,托勒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先知。
——歐普拉,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
派區克,麥當諾是有史以來好的漫畫家之一。
——舒茲,史努比漫畫之父
这本新近拜读的书,名叫《时光的碎屑与未竟的歌谣》,简直是一场对时间本质的温柔拷问。作者以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编织了一张由无数微小瞬间构成的网。我尤其被其中关于“遗忘的艺术”那一章节所震撼。它探讨的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痛苦的记忆消退,而是主动或被动地让某些细节从意识的舞台中央退隐,为新的感知腾出空间。书里描述了一个古老的钟表匠,他制作的钟表不是为了精确计时,而是为了提醒人们,某一刻的“慢”比任何精确度都更重要。这种哲学思辨的深度,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咀觎那些看似平淡却暗藏玄机的语句。比如,他提到“每一个打盹的瞬间,都是对永恒的一次小小的反叛”。这种对日常现象的解构与重塑,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高强度的思维体操,却又带着夏日午后微风拂面的舒适感。它不是那种需要死记硬背理论的学术著作,而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一同潜入意识的深海,去打捞那些平时被我们匆忙忽略的宝藏。我发现自己时常会合上书本,凝视窗外,试图捕捉那些正在从指缝间溜走的“碎屑”。
评分如果说阅读是一种体验,那么《最后的炼金术士与失落的配方》无疑是一次感官的全方位轰炸。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对细节的极致迷恋,那种对物质世界如何被重构的近乎偏执的描摹。它不是一本历史小说,而更像是一部充满香气和金属摩擦声的“气味编年史”。作者笔下的炼金术,被描绘成一门涉及了哲学、冶金学、植物学甚至音乐理论的复杂艺术。我尤其喜欢其中对“水银之泪”那种虚幻物质的描述——它既是液体,又是光线折射的产物,是提纯的极致与腐败的开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手稿摘录和实验笔记,那些晦涩难懂的拉丁文术语和对火候温度的精确控制,都让读者如同亲临那个布满铜锈和硫磺气味的作坊。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知晓秘密”的兴奋感,仿佛我们自己也成为了那个试图将凡铁转化为黄金的学徒。这种对“转化”过程的着迷,远超出了故事本身,它探讨的是人类对“完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所付出的代价——常常是理智和人性的边缘。
评分这本书,暂且称它为《代码中的蝴蝶效应:算法的诗学》,简直是一场对现代社会无形结构的解剖手术。它以一种极其清晰、甚至带着数学般的美感,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那些看不见的决策系统——从推荐引擎到信用评分,它们是如何被构建、训练,并最终反作用于我们的行为的。作者避开了枯燥的技术术语,而是用极其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逻辑结构。例如,他将一个大型数据集比喻成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数字神谕”,它知道我们想什么,甚至在我们自己意识到之前。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反馈循环的黑箱”那一章,它探讨了当算法开始根据自己的输出调整输入时,产生的不可预测的后果。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案例,从早期的天气预报模型到近代的社交媒体算法争议,展示了人类意图与机器执行之间产生的巨大鸿沟。这本书的力度在于它的冷静和警示性,它没有妖魔化技术,而是邀请读者以一种审慎的、诗意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是如何在自己创造的逻辑迷宫中,逐渐成为坐标点的。它迫使我们思考:在由零和一构筑的世界里,自由意志究竟还剩下多少空间。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星辰坠落后,寂静仍在低语》这本书,以其冷峻而又充满画面感的叙事风格,彻底颠覆了我对科幻文学的传统认知。它没有宏大的太空歌剧,也没有复杂的物理设定,反而将焦点聚焦于一个在文明崩溃后的边缘星球上幸存下来的群体。他们的生存哲学——或者说,他们如何理解“存在”本身——才是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作者对于“声音的缺失”这一主题的处理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精妙。在那个星球上,由于大气层结构的变化,大部分高频声音都无法有效传播,世界变成了一片低沉的嗡鸣与触觉的交流。书中的角色,通过皮肤的震动、气流的微小变化来感知彼此的情绪和环境的变动。这种感官上的剥夺,反而催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细腻入微的共情能力。阅读过程中,我甚至开始下意识地放轻自己的脚步,试图去模仿那种近乎失聪的沉浸感。情节的推进是缓慢的,却充满了宿命般的张力,每一个角色的决策都像是被刻在了宇宙的法则之中。读完后,那种空旷感久久不能散去,让人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喧嚣”是否才是真正的障碍。
评分《群岛之上的漂泊者日志》,这是一部结构极其松散,却又浑然一体的游记文学佳作。作者以航海日志的形式,记录了自己乘坐一艘老旧帆船,穿越一片被称为“迷雾海”的群岛的过程。与其他探险文学不同,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发现新大陆或征服自然,而在于“迷失”本身的美学。那些岛屿的名字大多是模糊的、由风向和潮汐决定的,居民的语言也充满了地方性的口音和俚语,使得每一次靠岸都像是一次对既有认知框架的挑战。作者最擅长的是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光影和情绪的细微波动。比如,在描述一个常年被浓雾笼罩的小岛时,他写道:“雾气不是空气中的水汽,它是大地对天空发出的,持续了数千年的叹息。”这种将自然现象拟人化的手法,贯穿始终,使整本书充满了潮湿、咸涩和木头发霉的味道。它更像是一场催眠,让你心甘情愿地跟着船只的节奏,在波涛起伏中,重新校准自己对“方向感”的定义。读完后,你不会记得任何具体的地理坐标,只会记得那种被世界温柔地抛弃在海洋中央的奇特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