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慢品生活:养心术 和焦虑说拜拜
定价:34.00元
作者:(美)弗兰彻,(美)兰利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3031500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焦虑症让你失去独立能力、幸福和自尊。《慢品生活·养心术和焦虑说拜拜》将有助于你摆脱焦虑症的困扰,重新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
艾玛·弗兰彻和玛莎·兰利将带领你一步步从绝望走向康复。书中展示了他们多年来治愈焦虑症所获得的简易自救方法和实用技巧。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学到:
·评估需要做出的变化;
·创建个人康复计划;
·设定现实目标并为之奋斗;
·改变无益的思维方式;
·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
这些技巧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焦虑形式:恐惧症、强迫症、恐慌症和广泛性焦虑症。
无论你的焦虑症有多严重,无论你的焦虑症患病时间有多长,你都可以治愈。书中展示了焦虑症患者的真实病例,本书将教你如何与焦虑说拜拜。
目录
引言
部分 走出焦虑的黑洞
1.你确定自己患上了焦虑症吗
2.抑郁症
3.焦虑症
4.帮助自己克服焦虑症
5.两个关键技巧:设定目标和放松
6.焦虑症之病因
7.心灵、身体和精神之间的联系
8.通过锻炼身体来治疗焦虑症
9.饮食情况调查
10.更多的饮食情况
11.了解一下酒、尼古丁和其他类药物
12.你的睡眠方式
13.积极体验
14.谋求生活平衡、安排好你的时间
15.回顾——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二部分 有效的疗法
16.迈向下一步
17.检查焦虑行为
18.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19.思考变化和风险
20.焦虑症如何影响了你的家人和朋友
21.了解暴露疗法
22.计划实施暴露疗法
23.利用暴露疗法治疗强迫症
24.和帮手一起努力
25.暴露疗法——应对技巧
26.暴露疗法——你的个目标
27.停滞不前和病情反复
第三部分 摆脱恶性循环
28.审判焦虑症
29.开始审判焦虑症
30.对焦虑症提出头两项指控
31.焦虑症被指控扭曲人格
32.焦虑症被指控带来思维
33.焦虑症被指控带来选择性注意力
34.对焦虑症后的指控
35.另外一种途径——逻辑辩论
36.判决
37.改变思维的其他技巧
38.关于思维过程的更多言论
39.恶性循环
40.克服消极的核心信念
41.改变消极的核心信念
42.克服核心信念的工作总结
第四部分 重新主宰自己的生活
43.为什么我患上了焦虑症
44.处理被压抑的情感
45.自主性
46.自信和自尊
47.问题和决定
48.生活的意义
49.处理维护因素——总结
50.尾声
51.我可以接受现在的我
……
作者介绍
艾玛·弗兰彻是一位有着二十年经验的咨询师,一直在帮助焦虑症患者恢复健康,同时还是培训咨询师和焦虑症热线服务的志愿者。
玛莎·兰利是一位作家,已经做了十年的焦虑症热线服务志愿者。
本书撰写的目的在于热心帮助患者从焦虑症的困扰中得以康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散发着一种宁静和舒缓的气息,淡雅的色彩搭配,给人一种“慢下来”的暗示,非常符合我近期对生活节奏的需求。我是一名工作多年的都市白领,每天被各种截定的deadline和无休止的会议压得喘不过气,内心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躁和不安。读完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平静的生活是可以触手可及的,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什么,而是要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念。书中提到的“活在当下”的概念,对我来说尤其具有启发性。我以前总是沉浸在对过去的悔恨中,或者对未来的担忧里,很少真正去体会当下的美好。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引导我关注呼吸,留意身边的细节,比如清晨鸟儿的鸣叫,午后阳光的温度,甚至是咖啡豆研磨的香气。这些微小的感受,就像是生活中的点点星光,一点点驱散了我内心的阴霾。我开始尝试在通勤的路上,不再不停地刷手机,而是抬头看看天空,观察行人的表情。在吃饭的时候,用心品尝食物的味道,而不是一边吃一边想着工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却像润物细无声般,悄悄地改变着我的心境。我发现,当把注意力从“应该做什么”转移到“正在做什么”时,内心的那种紧迫感和焦虑感,似乎也减轻了不少。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让我意识到,养心并非一件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渗透在生活点滴中的一种“小确幸”。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这类“心灵鸡汤”式的书籍是有些抵触的,总觉得它们过于空泛,脱离实际,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但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没有贩卖焦虑,也没有提供一套“包治百病”的万能药,而是以一种非常温和、理性,甚至可以说是“接地气”的方式,探讨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书中的案例分析很到位,那些描述的场景,比如加班到深夜的疲惫,人际关系中的小心翼翼,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没有说“你应该怎样”,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剖析,帮助我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到了“情绪的自我接纳”,而不是一味地去“对抗”或“压抑”负面情绪。我以前总是把焦虑看作洪水猛兽,想要彻底消灭它,结果反而让它变得更加强大。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让我明白,焦虑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关键在于如何与之共处,而不是被它吞噬。它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比如“认知重构”,帮助我挑战那些不合理的负面想法,培养更积极的思维模式。还有“正念练习”,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绪,而不被情绪所裹挟。读完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我感觉自己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虽然焦虑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至少我有了应对它的勇气和方法,不再感到那么无助。
评分作为一个多年饱受失眠困扰的人,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帮助我安然入睡的方法。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在“养心术”的部分,有专门探讨如何改善睡眠质量的内容,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详细分析了导致失眠的各种原因,包括生活习惯、精神压力、思维模式等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我一直以为失眠只是身体的问题,但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失眠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心病”。书里提到了“睡前仪式”的重要性,比如睡前一小时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像是阅读、听舒缓的音乐,或者进行深呼吸练习。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在睡前放下手机,开始阅读一本轻松的书籍,并且确保卧室环境的黑暗和安静。刚开始的时候,效果并不明显,但我坚持了下来。渐渐地,我发现入睡变得更容易了,而且睡眠质量也有所提升。书中对于“思维陷阱”的描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我会在睡前胡思乱想,担忧第二天的工作,或者回忆起白天的不愉快,这些都让我难以入睡。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教我如何识别并打破这些负面思维循环,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入睡这件事。它强调的“顺其自然”的态度,让我不再对失眠感到过度的焦虑,反而帮助我放松下来,最终获得了更好的睡眠。
评分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它不是那种“强行灌输”知识的读物,而是更像一个温暖的朋友,在娓娓道来,分享生活中的智慧。它使用的语言非常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我尤其欣赏它在探讨“焦虑”问题时,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不够坚强”或“想太多”,而是深入到社会、文化、个体经历等多个层面去分析其根源。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自我关怀”的理念,对我触动很大。我们常常会过度关注外界的评价,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需求。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鼓励我们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且肯定自己的价值。我开始尝试在忙碌的生活中,每天给自己留出一些独处的时间,做一些真正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放松的事情,比如画画、写日记,或者只是静静地发呆。这些时刻,就像是在为我的内心充电,让我更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它还强调了“建立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能够有效地缓解孤独感和焦虑感。我感觉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视角,帮助我理解并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让我不再感到孤军奋战。
评分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让我重新审视了“慢”这个字。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似乎习惯了追求效率,崇尚速度,仿佛慢下来就是落后,就是无能。但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却告诉我们,真正的“慢”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生活,更好地滋养心灵。它并没有提倡完全脱离现实,而是鼓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慢节奏”。例如,书中提到的“放慢脚步,用心感受”的练习,让我开始留意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日常瞬间。我不再匆忙地赶路,而是放慢脚步,去观察街边的风景,去倾听身边的声音。在与人交流时,我学会了耐心倾听,不再急于打断,而是真正去理解对方的意图。这些细微的改变,让我感觉生活不再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清单,而是一连串鲜活的体验。对于“焦虑”的解读,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也有独到的见解。它认为,很多焦虑来源于我们对“失去控制”的恐惧,以及对“不确定性”的排斥。而学会接受“不确定性”,拥抱“变化”,则是走出焦虑的关键一步。书中的一些冥想和正念练习,也确实帮助我 calmer down,减轻了内心的浮躁。总而言之,这本书(指我阅读过的其他同类书籍)像一股清流,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宁静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