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胡同及其他(增订本)
定价:34.00元
作者:张清常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5619127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本小册子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于北京城区街巷名称进行表面的观察,既不深入,也够不上研究的水平。如果说它是中国人自己在社会语言学方面的初步尝试,提出一些零星资料,有时附上一些肤浅的想法,给专家学者做参考用,这倒还勉强够得上。并不是说这些零星资料是独得之秘,肤浅的想法更不是石破天惊的高论,只不过由于路是人走出来的,这条新是以语言为中心,综合社会、历史、地理、文化等等方面,以北京街巷名称为剖析的聚光焦点,做做试试看。
目录
胡同与水井
附:漫谈汉语中的蒙语借词
衚字晚出说
明朝的胡同
释胡同
再说胡同
又说胡同
附:胡同之谜(周汝昌)
《胡同之谜》质疑
附:胡同的语源和语义(照那斯图)
一条胡同一口井
附:续“胡同”之谜(周汝昌)
一种误解被借的词原义的现象
“胡同”原是借词水井新证
胡同借自蒙古语水井质疑
胡同的兴旺与衰歇
明清以来北京城区街巷名称变革所涉及的一些语言问题
北京街巷名称的语言问题琐记
北京街苍名称所反映的北京旧貌
文艺作品中北京街巷名称示例
北京地名谐音改字试析
北京街巷名称三题
北京街巷名称问题零拾
北京街巷改名的历史经验
北京街巷名称中的14个方位词
方位和方向在中华民族语言中的一个小小问题
附录:明朝北京街巷名称语词释义
作者介绍
张清常(1915.7-1998.1)我国语言学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原籍贵州,1930-193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后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受业于学者杨杨树达等,1937年毕业。1938年起,先后在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和北京语言学院等校任教。曾任天津
文摘
序言
这本《胡同及其他(增订本)》真的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启发。我一直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胡同。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就被作者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书中的文字仿佛带着我穿梭回了那个年代,我仿佛能听到胡同深处传来的叫卖声,闻到炸酱面和豆汁的香味,感受到石板路上斑驳的阳光。作者不仅仅是在描绘景物,更是在讲述故事,那些鲜活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片段,都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我脑海中展开。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无论是老物件的摆放,还是邻里间的日常对话,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仿佛亲眼所见。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胡同的,它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让我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胡同里的一份子,对那份淳朴、厚重的京味儿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胡同及其他(增订本)》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我读过不少关于北京的书,总觉得它们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没有流于俗套地去描绘那些已经被反复提及的著名景点,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普通而又充满故事的胡同。我尤其被书中对于“人”的描写所打动。那些生活在胡同里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虽然朴实,却充满了智慧和韧性。作者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却将人物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辛劳,也能感受到他们的乐观,更能感受到他们之间深厚的邻里情谊。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城市的灵魂,不在于那些宏伟的建筑,而在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在于那些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纽带。它让我对“北京”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鲜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阅读体验,是能够带你走进另一个世界,甚至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而《胡同及其他(增订本)》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线性的、按照时间顺序的流水账,而是将一个个看似独立的片段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整体感又充满想象空间的叙事网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表达上的张力,有时候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个鲜明的意象,有时候又会在看似平凡的场景中挖掘出深刻的寓意。我反复读了其中关于“老槐树”和“四合院”的篇章,每次都有新的体会。那些古老的树木,那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院落,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情感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家”、“归属感”以及“时间”的问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越来越缺乏那种慢下来的、静心感受生活的能力,而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提醒我放慢脚步,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那些被遗忘的珍贵。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书,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甚至引发读者对自身生活和所处世界的思考。《胡同及其他(增订本)》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作者的语言功底非常深厚,他的文字既有诗意的浪漫,又不失写实的朴素。我特别欣赏他在描写人物心理和情感方面所展现出的细腻和深刻。书中很多的人物形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身上都有一种共通的人性光辉。这本书让我思考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传承。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那些曾经热闹的街巷,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怎样的痕迹?我们又该如何去铭记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胡同的书,它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历史、关于我们与这座城市关系的深刻探讨。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北京文化、对中国传统有兴趣的读者。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胡同及其他(增订本)》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作者在书中对胡同文化的阐述,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资料,而是将历史、文化、民俗、建筑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声音”和“气味”的描写,它们是如此的生动形象,仿佛能唤醒我身体里沉睡的记忆。我仿佛能听到二八大杠自行车的铃声,闻到晾晒在屋檐下的酱菜的香味。作者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和场景感,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呼吸。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如何才能留住那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传承那些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