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苏联的心灵: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
定价:28.00元
作者:(英)伯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447114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以赛亚·伯林关于苏联的一些从未发表过的文章。既有对二战后他与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等苏联作家的几次会晤的记叙,也有他呈交给英国外交部的关于斯大林统治下苏联艺术状况的公文;既有对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的肖像描绘,也有他访问苏联后对苏俄文化的印象速写;等等。以赛亚·伯林从身世与文化上都与俄国有着直接的渊源,对俄国知识阶层有深刻的同情与了解,本书为我们了解苏联时期俄罗斯的文化生活一般状况,以及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命运,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目录
导言
编者序言
1.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
2.访问列宁格勒
3.一位的俄罗斯作家
4.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
5.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6.苏联为什么选择隔离自己
7.人为的辩证法:高统帅斯大林与统治术
8.在苏联的四个星期
9.苏俄文化
10.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
人名汇编
进一步阅读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以赛亚·伯林(1909—1997) 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作者仿佛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用文字调度着历史的镜头,时而聚焦于宏大的社会变革,时而又细腻地描绘个体的微小情绪。我被书中那些生动的例子所吸引,它们不是冷冰冰的理论,而是鲜活的生命轨迹。比如,书中对某个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困境的描绘,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身边的某些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作者对于“主义”的理解,也远超出了我之前的认知。它不再是简单的口号或意识形态,而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甚至是他们的梦想。我尤其欣赏作者对语言的运用,那些精准、有力却又不失诗意的词句,将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的俄国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标签,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这种共情的力量,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和立体,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他能够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体的情感体验巧妙地融合。我被书中那些充满力量的艺术作品和文学巨著所吸引,它们不再是静止的文本,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回响,传递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作者对“主义”的解读,也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刻板印象。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深入到人们的骨髓,影响着他们的每一个选择。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一些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影响深远的细节,被他捕捉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复杂性,以及文化在塑造一个民族精神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分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它迫使我去重新审视许多我习以为常的观念。作者在分析俄国文化的同时,也触及了许多普遍性的哲学命题,比如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秩序、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冲突。书中对于“主义”如何塑造人的精神面貌的论述,让我联想到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虽然背景不同,但某些内在的逻辑却惊人地相似。我发现,理解一个时代的文化,不仅仅是了解其表面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去探寻其深层的心灵驱动力。作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能够从看似零散的文化碎片中,抽丝剥茧,找到连接的线索,构建起一个完整而富有逻辑的理解框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信息,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的思考,让我对人类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实在是太深刻了,它不仅仅是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俄国文化的剖析,更像是一次对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探索。作者并没有拘泥于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巧妙地将艺术、文学、哲学以及大众心理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精神画卷。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会陷入一种沉思,思考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着的个体,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幻灭、他们的希望,以及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主义”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书中对特定艺术流派和文学作品的解读,我之前或许有所耳闻,但在这本书里,它们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整个社会思潮、政治语境紧密相连。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一些被忽视的文化现象的挖掘,那些在主流叙事中常常被淹没的声音,在这里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走进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每一步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停下脚步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它所引发的思考是绵延不绝的,仿佛在我的脑海中种下了一颗颗种子,等待着时间的滋养。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作者用一种近乎考古学家般的严谨,对俄国在“主义”时代的心灵图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我被书中那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那个时代人们思想情感的凝结。作者对“主义”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意识形态如何渗透到个体精神的每一个角落,既是枷锁,有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时的超然态度,他既有深刻的洞察力,又不乏人文关怀。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以及人类精神的演变有了更深的体悟,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思想世界的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