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机工 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 46 高效养貉
定价:29.8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第1版第1次印刷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开本:32开
作者:赵伟刚 赵家平
装帧:平装
页数:228
字数:245000
ISBN编码:9787111580041
《高效养貉》一书是编者针对目前我国貉(以乌苏里貉为主)的养殖现状,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貉养殖的技术资料及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貉的饲养方式及生产实践经验对貉养殖技术进行的系统阐述,内容涵盖了貉的生活特性、养殖场的建设、饲养与管理、繁育、饲料与营养、日粮配制、皮张加工及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配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貉的养殖技术要点。《高效养貉》一书适合貉养殖者及相关单位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养貉的历史与现状 1
第二节 貉的饲养价值 2
一、貉的经济价值 2
二、貉的经济效益 3
第三节 我国养貉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4
一、存在的问题 4
二、发展趋势 5
第二章 貉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貉的分布与品种 9
一、貉的分布 9
二、貉的品种 9
第二节 貉的形态及习性 10
一、形态特征 10
二、生活习性 12
第三章 养貉场的建设
第一节 建场的基本条件与准备工作 15
一、建场的基本条件 15
二、建场的准备工作 17
第二节 养貉场的建筑与设备 18
一、场区规划布局 18
二、圈舍结构简介 19
三、配套建筑及设施 23
第四章 貉的引种与育种
第一节 貉的引种 25
一、引种时间 25
二、引种依据 26
三、运输应注意的问题 26
第二节 貉的育种 27
一、育种的目的及方向 27
二、貉的繁育方式 28
三、貉的选种技术 32
四、貉的选配 35
五、白貉及吉林白貉的选育 38
第五章 貉的营养与饲料
第一节 貉的营养需要 41
一、碳水化合物对貉的营养作用 42
二、蛋白质对貉的营养作用 42
三、脂肪对貉的营养作用 44
四、矿物质对貉的营养作用 45
五、维生素对貉的营养作用 48
六、水对貉的营养作用 50
第二节 貉饲料的种类及利用 51
一、动物性饲料 51
二、植物性饲料 57
三、饲料添加剂 58
第三节 饲料的品质鉴定 60
一、肉类饲料的品质鉴定 60
二、鱼类饲料的品质鉴定 61
三、乳类饲料的品质鉴定 62
四、蛋类饲料的品质鉴定 62
五、动物性饲料干制品和
配合饲料干制品的品质鉴定 62
六、谷物类饲料的品质鉴定 63
七、果蔬类饲料的品质鉴定 64
第四节 饲料的储存和加工 64
一、饲料的储存 64
二、饲料的加工 66
第五节 貉的日粮配制 68
一、貉日粮的配制依据 68
二、貉日粮的配制方法 70
三、配制饲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75
四、貉的参考饲(日)粮配方 76
第六章 貉的饲养和管理
第一节 准备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79
一、准备配种期的饲养 80
二、准备配种期的管理 81
第二节 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82
一、配种期的饲养 82
二、配种期的管理 82
第三节 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83
一、妊娠期的饲养 83
二、妊娠期的管理 84
第四节 产仔泌乳期的饲养管理 85
一、母貉产仔泌乳期的饲养管理 85
二、仔貉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87
第五节 种貉恢复期与幼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88
一、种貉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88
二、幼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89
第六节 皮用貉的饲养管理 92
一、正常皮用貉的饲养管理 92
二、埋植褪黑激素的貉的饲养管理 92
第七章 貉的繁殖
第一节 貉生殖系统解剖特点 94
一、公貉的生殖系统 94
二、母貉的生殖系统 95
第二节 貉的繁殖生理特点 97
一、性成熟 97
二、性周期(发情周期) 97
三、交配 99
四、妊娠 100
五、产仔 100
六、哺乳 101
第三节 貉的繁殖技术 101
一、配种技术 101
二、提高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106
三、貉人工授精技术 110
第八章 貉的屠宰取皮及毛皮初加工
第一节 貉皮的构造 115
一、皮肤的结构 115
二、毛的结构 116
三、毛的脱换 117
第二节 取皮 118
一、取皮时间 118
二、毛皮成熟的鉴定 118
三、处死方法 119
四、剥皮 119
第三节 毛皮初加工 120
一、刮油 120
二、洗皮 120
三、上楦 121
四、干燥 122
五、整理 122
六、分级检验 122
七、储存 123
八、运输 124
第四节 影响貉皮质量的因素 124
一、种貉品质对毛皮质量的影响 124
二、地理位置对毛皮质量的影响 125
三、局部饲养环境对毛皮质量的影响 125
四、季节对毛皮质量的影响 125
最近迷上了一位摄影师的个人画册,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的心灵慰藉。它收录了作者在全球各地拍摄的野生动物肖像,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故事感。我从来没想过,一张静止的画面能够如此生动地传达出动物的情感和生命力。比如有一张照片,一只非洲野狗在夕阳下凝视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和坚毅,我仿佛能听到它内心的独白。还有一组北极熊的照片,从幼崽的顽皮嬉戏到成年后的沉稳,每一张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环境的变迁。作者的文字部分也相当精彩,他不仅仅是在描述拍摄过程,更是在分享他与这些生灵相遇的感悟。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动物们的习性、它们在栖息地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之间微妙的联系。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生命短暂”的思考所打动,作者通过镜头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这本书没有提供任何“实用技巧”,但它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启发,让我更加热爱生命,更加关注那些在自然界中默默生存的生灵。它的画面色彩饱满,印刷质量极佳,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美的油画,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评分这本关于“历史的另类解读”的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很多耳熟能详历史事件的认知。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编年史或者大事记的方式来讲述,而是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忽略的“细节”和“声音”。他没有过多地描写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普通人的生活、社会习俗的变迁,甚至是当时人们的日常用品。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服饰”的章节,作者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人们的穿着打扮,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阶层、文化交流甚至经济状况。他让我明白,一件衣服背后可能隐藏着比政治宣言更深刻的历史信息。还有关于“食物”的论述,作者通过追溯一种食材的起源和传播,勾勒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融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轻松幽默,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趣味性。他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历史事件拉近了距离,让我感觉历史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它提供的不是僵硬的知识点,而是能够让你对历史产生“共情”的能力,让你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去理解和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
评分我最近刚看完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完全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列清单、如何高效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鸡汤”。它更像是一次关于“生命节奏”的深刻探索。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秘诀”,而是通过剖析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们如何感知和利用时间,来引发读者对自身生活节奏的思考。他采访了艺术家、科学家、创业者,甚至还有一些刚刚退休的老人,从他们的经历中,我看到了时间在不同生命轨迹中扮演的截然不同的角色。有的人将时间看作是实现梦想的工具,有的人则将时间视为体验生命的容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关于“慢生活”的章节,作者并没有将“慢”等同于“懒惰”或“低效”,而是强调了一种更有意识、更具深度的时间利用方式。他认为,真正的“高效”并非在于完成多少任务,而在于你是否真正地活在当下,是否能从细微之处体验到生命的丰富。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对时间的观念,不再是机械地追赶进度,而是尝试去感受时间的流动,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瞬间。它提供的并非具体的“方法”,而是对“时间”这个概念的重塑,让我觉得生活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并且每一种节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我入手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那种很实用的技术手册,但实际阅读下来,感觉它更像是一本启发思考的“哲学书”!我一直对养殖业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现在的养殖模式有些过于功利化,不够“人道”。这本书却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它没有直接告诉你如何“赚钱”,而是从“致富”这个宏大的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了“致富”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书中引用了大量案例,但这些案例并非简单的成功学分享,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养殖从业者们在面对挑战时的智慧、韧性和对生命的尊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章节,作者通过描绘不同生态环境下养殖的独特之处,让我认识到,真正的“高效”并非一味地追求产量,而是要找到与环境最契合、最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读完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养殖”的理解,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生产活动,而更像是一种与自然生灵共同生活的艺术。它让我思考,作为养殖者,我们承担的责任远不止于经济效益,更在于对生命的关怀和对环境的保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特别,不像一般的科普读物那样直白,而是带有一些文学的色彩,读起来引人入胜,仿佛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娓娓道来。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城市变迁”的书,但这本书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去讲述一个城市如何从荒芜走向繁荣,或者那些宏伟的建筑史。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城市记忆”的个人史诗。作者以自己生活的城市为背景,通过记录那些曾经存在、如今却已消失的街巷、店铺、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公共设施,来讲述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我最被打动的是其中关于“老街区”的描述,作者用充满怀旧的笔触,描绘了那些曾经熙熙攘攘的集市、那些充满人情味的小店,以及那些邻里之间淳朴的互动。他并没有回避城市发展带来的拆迁和改变,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记录了这些变迁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味道”的章节,作者通过对一些消失的传统小吃的怀念,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味觉记忆,让我仿佛闻到了儿时巷口的香味。这本书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城市规划或经济发展的“数据”,但它却通过个体化的叙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座城市之所以成为“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更是因为那些沉淀在人们心中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城市的联系,不再是将城市仅仅视为一个居住的空间,而是将其看作是一个承载了无数生命故事的“活着的有机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