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牛图书专营店
这套书的曲目选择真是太棒了,每一个练习曲和乐曲都恰到好处地承载着学习钢琴的精髓。我记得刚开始学的时候,对指法和节奏总是抓不住要领,但翻开这套书的头几册,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立刻让我感觉找到了方向。比如,它在介绍第一个音符时,就非常细致地讲解了正确的手型,那种微微拱起,像握着一个鸡蛋的描述,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力度和放松的平衡。到了后面,比如第三册开始引入一些简单的复调练习,虽然只是简单的左右手配合,但它巧妙地将不同声部的线条设计得既独立又和谐,让我体会到了音乐的立体感。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改编自古典小品的段落,它们虽然被简化了,但主要的旋律线条和和声感觉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对于培养我的乐感和对古典音乐的初步认知非常有帮助。每次练习完一首曲子,都会有一种“我学会了”的踏实感,而不是机械地弹完一堆音符。那种成就感,是其他一些枯燥的教材给不了的,感觉作者真的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一步一步地搭建起钢琴学习的阶梯,每一步都踩得很稳当。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尝试过几套不同的入门教材,它们要么就是插图太少,看起来冷冰冰的,要么就是进度跳跃得太快,让人跟不上。但这套教材的排版和视觉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打开第一册,那种明亮、清爽的页面设计立刻就让人心情愉悦起来,学习的压力似乎都减轻了不少。那些关于键盘位置和五线谱基础知识的图示,画得既生动又准确,连我这个成年自学者都能一眼看懂,更不用说小孩子了。而且,它的乐理知识点是如何融入练习曲中的,这一点设计得极其高明。它不会像教科书那样突然插入一大段复杂的文字解释,而是通过具体的音符组合和节奏型来自然而然地“展示”给学生。比如,在讲解附点音符时,它会立即给出一个附点节奏的小练习,让你在弹奏中立刻体会到那个“延长”的意义。这种“做中学”的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也让钢琴学习这件事变得充满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机械重复。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它在节奏训练方面的独到之处。很多初学教材对节奏的处理往往是“说教式”的,要求你数拍子,但手和脑子往往不同步。但这套教材在引入新的节奏型时,总能设计出非常巧妙的曲目来“套路”你。比如,在遇到三连音的时候,它不会直接告诉你“这是三连音,要弹得快”,而是给出一组旋律,让你在弹奏中自然地感受到那种“平均分成三份”的感觉。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节拍器怎么也弹不准某个八分音符附点加十六分音符的组合,非常沮丧。后来我换到教材里的对应练习曲,在旋律的带动下,手指仿佛被音乐牵引着走了,不知不觉中,那个难点就攻克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好的教材不是让你去“克服”难点,而是让你“融入”难点,让技术训练融入到音乐的表达中去,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的精髓所在吧。
评分作为一位对音色和触感比较挑剔的演奏者,我对这套书里关于触键力度的标记深感满意。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用“p”(弱)和“f”(强)来标注,更是在很多关键的乐句中,加入了渐强和渐弱的细微变化标记,甚至有些地方会用一些更具描述性的词汇来暗示演奏者应该如何处理音头和音尾。这套教材似乎在引导我们从一开始就建立起对钢琴音色控制的意识。我记得在练习到一些需要连奏(legato)的段落时,教材非常细致地说明了如何保持手指的重量,让音与音之间像歌唱一样连接起来。这种对“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的强调,比单纯地要求“弹对音高和节奏”要高了一个层次。它教会我,钢琴不仅仅是敲击键盘,更是通过指尖的微妙控制,去塑造声音的线条和质感,这对于打下扎实的演奏基础至关重要。
评分我非常欣赏这套教材在文化背景和音乐广度上的兼顾。很多教材为了追求教学效率,会局限在非常狭窄的曲目范围里,比如只专注于巴赫的小步舞曲或者某些固定的练习曲集。但“约翰·汤普森”的这套系列,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它的选曲范围非常开阔。从早期的简单的民谣风格,到中期对不同调性、不同拍号的覆盖,再到后期开始接触一些带有更鲜明民族色彩或者不同时期作曲家风格的片段,都处理得非常得当。它不像是一个生硬的“技能训练手册”,反而像是一位引路人,带着你走过音乐世界的各个角落。通过这些曲目,我不仅学会了技巧,也潜移默化地了解了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音乐的理解深度,让学习过程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和求知欲,而不是被重复的练习消磨掉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