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的键盘乐器
巴罗克时期(1600-1750)
1.萨拉班德
2.小步舞曲
3.萨拉班德
4.小号曲
5.前奏曲
6.G大调前奏曲
7.切的杜鹃
8.布列舞曲
9.回旋小步舞曲
10.加伏特回旋曲
11.风笛舞曲
12.C大调前奏曲
13.G大调小步舞曲
14.萨拉班德
15.d小调小步舞曲
16.C大调小步舞曲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
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
17.春
18.小步舞曲
19.布列斯克
20.安格罗斯
21.小快板
22.F大调小步舞曲
23.a小调小曲
24.G大调小步舞曲
25.德国舞曲
26.谐谑曲
27.F大调小奏鸣曲
28.小奏鸣曲(第 I 乐章)
29.C大调小步舞曲
30.降B大调快板
31.C大调奏鸣曲(第 I 乐章)
32.猎歌与回声
33.小步舞曲
34.C大调圆舞曲
35.回旋曲
36.俄罗斯民歌
37.G大调苏格兰舞曲
38.月光奏鸣曲(第 I 乐章)
39.献给爱丽丝
40.小曲
41.小回旋曲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
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
42.急板(C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
43.小奏鸣曲
44.小步舞曲
45.C大调圆舞曲
46.阿拉伯风格
47.叙事曲
48.浪漫曲
49.船歌
50.士兵进行曲(选自《儿童曲集》)
51.勇敢的骑士
52.小小的歌(选自《儿童曲集》)
53.小圆舞曲
54.升F大调小行板
55.妖怪的嬉戏
56.波尔卡
57.快活的猎人
58.晨歌
59.洋娃娃的抱怨
60.降A大调圆舞曲
《成年人学习钢琴之路(3):外国钢琴曲精选》有知识性强、归纳性强的特点。编者将音乐常识、音乐史知识、基本乐理知识等融合在钢琴教学之中。
《成年人学习钢琴之路(3):外国钢琴曲精选》:
专为成年人编写的钢琴教程
合理易学、趣味性强
选曲风袼多样
附教学DVD
张式谷,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曾在广州战士歌舞团、中国电影乐团和北京师范大学工作。1985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马萨诸塞大学和西肯塔基大学音乐硕士学位,并于1993年获得亚利桑那大学音乐博士学位。在留学美国期间,获得知名的P.E.O.世界和平奖学金,并获得亚利桑那大学协奏曲大奖等。1997年,张式谷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在世界知名钢琴普及教育理论家Billie Raye Erlings博士的多年指导下,张式谷博士对成年人钢琴普及教育进行了深入、广泛地学习和研究。张式谷博士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参考并引进国外有关成年人钢琴教育的*新成果、征求和听取**钢琴教育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套《成年人学习钢琴之路》系列教材。这套教材具有概念新、内容多、综合概括性强又不失系统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希望这套教材能带领成年人钢琴爱好者们走上正确快捷的学习钢琴之路。本书是为初学钢琴的成年人编写的教程,分15个单元。预计通过15个小时的授课,75个小时的个别练习,在4个月内使学习者掌握**的乐理知识,具有初级水平的钢琴弹奏能力,达到钢琴人门水平。
这部教材的排版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中带着一丝现代感的风格,让人在翻阅时就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物有所值。内页的纸张选择很考究,墨色清晰,即便是长时间对着谱子练习,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基础知识的讲解部分,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很多原本抽象的乐理概念,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清晰的文字说明,变得异常直观易懂。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初学者来说,这种友好的界面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心理门槛。我记得我以前买过一些教材,要么是版面过于拥挤,要么就是图例模糊不清,学起来非常晦涩,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体现了编者对学习者体验的深度思考。从和弦的分解、节奏的划分,到五线谱的识读,每一步都循序渐进,过渡得自然流畅,让人感觉自己每翻过一页,技能都在稳步提升,而不是被突如其来的难度吓退。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在同类教材中是比较少见的,让人对后续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最近在尝试学习一些古典时期的作品,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兼顾技术提升和曲目积累的教材。这本书的曲目选择上,展现了编者广阔的音乐视野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它并不是简单地堆砌一些耳熟能详的曲子,而是巧妙地将不同风格、不同技巧难度的作品穿插编排,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比如,在练习了特定的指法跨越技巧后,紧接着就会出现一首需要用到该技巧的练习曲或乐曲片段,这使得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练习也更有针对性。特别是那些外国经典钢琴曲的选段,改编得非常得体,既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和韵味,又确保了其符合成人学习者的手型特点和理解能力,避免了直接啃大部头名曲带来的挫败感。每一次攻克一首新曲目,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配乐示范的质量极高,听起来非常专业,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准确的听觉参照,这对于培养正确的音乐感觉和节奏感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的练习时间非常碎片化,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时间是我的核心诉求。这本书在时间管理和练习效率的构建上,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要求学习者一上来就长时间地、机械地重复枯燥的练习。相反,它更注重“小块高效学习”的理念。许多练习单元都被设计成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效果显著。比如,针对性的技术小练习,通常只需五到十分钟,就能有效激活特定的肌肉群和指力。此外,教材中穿插的“自检与反思”环节也很有价值,它引导学习者不仅仅是机械地弹奏,而是停下来思考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这种主动学习的模式比被动接受知识要有效得多。我发现,自从开始有意识地按照书中的节奏进行短时高强度的练习后,我的演奏流畅度和准确性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这对于日程繁忙的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持续动力。
评分我对学习新事物最大的障碍往往来自于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精确控制的力度和触键感。这本书在讲解如何“弹奏出音乐”而非仅仅“弹对音符”方面,做得非常细腻。它没有停留在基础的指法教学上,而是深入到音乐表现力的层次。例如,在描述如何处理连奏(Legato)时,它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重量的传递和手指的依附感,而不是简单地说“手指要连起来”。在涉及踏板使用时,它会结合听觉感受来指导,告诉你“在这里,踏板应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而非一块厚重的毯子”。这种将技术动作与音乐审美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我这样的成年学习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满足了我对钢琴学习的更高层次追求——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掌握,更是情感表达的实现。读着这些讲解,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富有耐心的老师在耳边细语指导,让人对“音乐性”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和配套资源的整合,展现了一种现代化的学习生态。我特别关注了与书籍配套的那些辅助材料,它们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学习途径。这种不仅仅局限于纸质书本的教学方式,显然是顺应了当前的数字学习潮流。通过这些资源,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听力训练”和“跟弹模仿”,这对于矫正我早期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至关重要。很多时候,自己对着谱子弹奏,很容易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但一旦与高质量的音频或视频示范进行对比,那些节奏上的微小偏差、力度上的不均匀,立刻暴露无遗。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比传统的请老师纠正要灵活得多,极大地提高了自我纠错的能力。这种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学习支持,使得整个学习过程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持续互动、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为我这样自学为主的成年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