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工业时代1978—2017:中国摄影家王玉文
定价:186.00元
作者:赵迎新/ 王玉文/摄影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79067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他的精彩之作,是“内容充实而有光辉”“形式自然而呈美感”,有着厚重的思想内涵和真实生动的艺术效果,画面自然生动,视觉语言流畅,多视觉多层面真实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工业生产建设发展进程、成就以及需要改革创新的问题,真实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真实身影、生动形象、创造精神、力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真情实感,显示了工业摄影影像所具有的见证现实、振奋人心、推动时代、改变世界的特殊力量。
内容提要
本书是摄影家王玉文近四十年工业摄影的作品精选。摄影家用手中的镜头,对所处的既艰辛多变又丰富多彩的时代,对身处这个变革时代的人民,对这个时代辽宁工业发展变化的历程都做出了忠实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过去的辉煌、改革的阵痛、重新振兴的豪情;也让我们看到了辽宁人民,特别是辽宁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与奋斗情怀,更为后人留下了回眸历史的见证。
目录
作者介绍
赵迎新,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北京艺术摄影协会副主席。主编《中国影像史》十卷本,《世界遗产影像志》《中国魅力古镇》《合家欢》等。策划引进出版《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史”丛书三卷本、“改变世界的100个观点”系列丛书、《照片的本质》《影像制造者》等图书。
王玉文,1948 年生,曾任第六、第七届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摄影师。
文摘
序言
这本《工业时代1978—2017:中国摄影家王玉文》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感悟。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纯粹的摄影作品集,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时代记忆的史诗。王玉文老师的摄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点点滴滴凝聚成画面,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年代。我注意到他对于光影的运用非常出色,在黑白照片中,他能够捕捉到工业设备冷峻的线条和人物坚毅的眼神,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他对细节的刻画也非常到位,无论是厂房的烟囱、机器的齿轮,还是工人的衣角、脸上的汗珠,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工业,更是关于人。王玉文老师用他的镜头,展现了工业时代里每一个普通人的身影,他们的辛勤劳作,他们的坚韧不拔,他们的梦想与追求。这些画面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承载着历史的温度,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和思考。
评分作为一个对摄影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记录时代变迁的作品充满敬意。《工业时代1978—2017:中国摄影家王玉文》这本书,可以说是完美地契合了我的这种期待。王玉文老师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影像堆砌,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艺术创作。他没有刻意去渲染某种情绪,也没有追求所谓的“大片感”,而是以一种近乎纪实的态度,去捕捉工业时代最真实的面貌。我看到那些巨大的机械设备,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力量;我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成就。书中不少作品的构图都非常巧妙,比如利用前景的工业元素来烘托人物,或者通过大场景的展现来体现时代的宏大。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作品,它们将工业的冰冷与人性的温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张力。这本书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精湛的摄影技艺,更让我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的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是一份珍贵的视觉档案,也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时代画卷。
评分我一直觉得,优秀的摄影作品能够触及灵魂,《工业时代1978—2017:中国摄影家王玉文》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王玉文老师以他独特的观察力和敏锐的艺术触觉,捕捉到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那些转瞬即逝却又意义非凡的瞬间。我从照片中看到了钢铁的硬朗,也看到了汗水的温热;我看到了机械的冰冷,也看到了人心的坚韧。书中的每一张图片,都仿佛在低语,诉说着那段激荡人心的岁月。我尤其欣赏王玉文老师对色彩的把握,即使是黑白照片,也充满了层次感和空间感,将工业场景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他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细腻,那些皱纹、汗水、甚至是眼神中的光芒,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信息。这本书让我反思了工业发展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的价值和情感。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仿佛与王玉文老师一起,重温那段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辉煌篇章。
评分这本《工业时代1978—2017:中国摄影家王玉文》真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我平时对摄影和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都挺感兴趣的,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玉文老师一系列充满力量和时代感的摄影作品。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从改革开放初期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再到普通劳动者辛勤付出的身影,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那些捕捉到工业生产瞬间的作品,齿轮的转动、蒸汽的弥漫、工人们专注的神情,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震撼力。而且,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精美,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色彩也十分饱满,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我特别注意到,书中还收录了王玉文老师的一些创作感言和访谈,这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他拍照时的心境和想要表达的主题。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摄影艺术和时代变迁都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和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让我看到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那些鲜活的、有温度的面孔。
评分读完《工业时代1978—2017:中国摄影家王玉文》,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中国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史。王玉文老师的镜头语言是如此的独特,他没有仅仅停留在宏大叙事上,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构成工业时代基石的普通人身上。我看到了炼钢厂里挥洒汗水的工人,他们在炙热的环境中,用双手塑造着国家的未来;我看到了建设工地上忙碌的身影,他们搭建起一座座高楼,改变着中国的城市天际线。这些照片有一种朴实无华的力量,它们不追求华丽的构图和炫技的技巧,而是用最真诚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劳动者的尊严。我尤其为书中那些描绘了工业遗迹的作品所打动,它们或许曾经是辉煌的象征,如今却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印记,而摄影正是捕捉这些印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王玉文老师的作品,无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视觉财富,让我们能够透过照片,去感受那个年代的呼吸和脉搏,去理解那些为国家发展默默奉献的人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