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巨人的对决:日德兰海战中的主力舰
定价:99.80元
售价:64.9元,便宜34.9元,折扣65
作者:张宇翔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472374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大篇幅*次呈现的珍稀历史资料;海战主力舰战斗表现的翔实研究;*面、真实地解读日德兰海战。
内容提要
日德兰海战是海战史上不朽的传奇,作为人类历史*后一场大舰队之间的对决,其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本书详细研究双方战舰的战斗表现,细节上依靠双方战后报告和损伤记录,剥离海战中真真假假的宏大叙事和英雄壮举,让事实本身说话,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海战及其影响进行技术层面的反思。
目录
前言
章 走向“末日之战”的双方舰队
日德兰:偶然中的必然
舰只对比
人员
试探
第二章 战巡之间的揭幕战
接战
向南狂奔
中弹记录
争议
第三章 贝蒂的诱敌
向北狂奔
中弹记录
争议
第四章 杰里科的次抢占T字横头
杰里科的艰难抉择
“防守”号和“武士”号的悲剧
传奇的开端
“无敌”号的悲剧
大舰队主力的次抢占T字横头
舍尔的次规避
中弹记录
争议
第五章 舍尔卷土重来
大舰队的第二次抢占T字横头
中弹记录
第六章 后的主力舰交火
费解的“跟我来”
后的主力舰交火
失去的机会
中弹记录
第七章 之夜和返航
航线选择
夜战阶段
夜战第二阶段
中弹记录
争议
第八章 “塞德利兹”号和“东弗里斯兰”号的命运
努力挽救“塞德利兹”号
受伤的“东弗里斯兰”号
“马尔伯勒”号和“厌战”号的艰难返航
第九章 荣耀与指责——日德兰的余波
浮华
现实
未来
第十章 总结与思考
损失比
火炮
命中与损伤——大口径舰炮
命中与消耗——中小口径舰炮
主力舰火炮故障
火控
殉爆和发射药起火
中弹位置及其影响分析
动力系统故障
质量
附录1:1914年“胡德”号的实验
附录2:第十章总表1中其他各舰的沉没过程
附录3:巡洋舰及驱逐舰的消耗
附录4:柯达无烟药及药库安全
附录5:战前
附录6:日德兰海战中的轻巡中弹情况
附录7:日德兰海战中的驱逐舰中弹情况
附录8:维修
附录9:日德兰还战后大舰队主力舰防护和火控相关改装
附录10:火控基本知识及一战时的皇家海军火控设备
作者介绍
张宇翔,留学新加坡博士,擅长无畏舰之后至二战期间海战的历史写作,在杂志上发表过多篇相关文章。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文献考据上的扎实程度,远超我预期的同类题材作品。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查阅和比对来自不同阵营的一手资料,力求还原一个尽可能客观、去偏见的战场实景。它没有采取简单地褒奖一方或贬低另一方的倾向性叙事,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学者态度,去分析双方战术思想的优劣、信息战的成败以及装备性能的真实差距。这种对史实的尊重和严谨的求证精神,让这本书的权威性大大提升。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那段历史真相的读者而言,它无疑是一本值得信赖和反复参阅的参考佳作,其价值远超一般的通俗读物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冲击力,那种厚重的纸张质感和历史的沉淀感扑面而来。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细节的打磨,他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战役宏观叙事的堆砌,而是深入到每一次炮击、每一次航向调整背后的决策逻辑。读起来,仿佛能亲耳听到主炮怒吼的轰鸣,感受到硝烟弥漫的甲板上的紧张气氛。作者对船体结构、火控系统乃至当时的通讯方式的描绘,都显示出深厚的专业知识。这种严谨的态度,让非军事专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战术部署的精妙之处,而不是被一堆拗口的术语轰炸。它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通过具体舰艇的命运,折射出整个时代的技术与战略的碰撞。读完后,我对海战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画面感。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体现出一种对严肃题材应有的敬意。内页的插图和地图制作得极为精良,那些等比例的舰船剖面图和战术示意图,清晰明了,对于理解复杂的机动和火力覆盖范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排版上的留白恰到好处,使得长篇的文字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压抑,阅读舒适度极高。在众多军事历史书籍中,这本书在视觉体验和内容深度上实现了完美的平衡,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对于提升读者的整体阅读体验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军事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对“人”的刻画,而非仅仅是冰冷的钢铁和数据。作者没有将那些海军将领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符号,而是展现了他们在巨大压力下的挣扎、权衡与人性弱点。从高层指挥官的战略远见与局限,到底层水兵面对死亡时的本能反应,都描绘得入木三分。这种立体化的人物塑造,使得那场宏大的海战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力量对比,而是一出关于勇气、失误、运气以及领导艺术的复杂戏剧。我甚至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每一次决策背后,都系着无数人的生命和国家的命运,这让历史的厚重感透过纸面直达心灵深处,引发了深深的共情与反思。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非常高明,张弛有度,绝不拖泥带水。在描述交战双方的部署和开战前的心理博弈时,笔触细腻如丝,充满了悬念和张力,让人手不释卷,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然而,一旦进入白热化的交火阶段,作者的笔锋立刻变得如同精准的射击般犀利果断,快速切换视角,将读者抛入混乱而致命的战斗中心。这种叙事上的“动静结合”,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更难得的是,作者在技术层面的剖析并没有显得枯燥,他总能找到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将复杂的工程学知识转化为对战局走向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阅读体验可以说是酣畅淋漓,充满了史诗般的厚重感和现代军事文学的流畅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