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玉米花生间套作栽培新技术
定价:15.00元
作者:夏海勇,薛艳芳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092232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玉米花生间套作作为中国传统农艺措施已有上千 年历史,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传统农艺措施,国务院 办公厅于2015年8月倡导在黄淮海地区大力推广 。为了让玉米花生间套作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发光发热 ,夏海勇、薛艳芳编*的《玉米花生间套作栽培新技 术(听专家田间讲课)》的写作正当其时。全书以稳粮 增油和粮油均衡发展新理念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栽 培的新模式,并采用田间大课堂的讲述形式,从整地 、播种、施肥、水分管理、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 到收获,分节详细讲解。此外,对适用新农机及其在 间套作应用上进行了尝试。全书理论与实践结合,通 俗易懂,图文并茂。
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章 玉米花生间套作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1.1 间套作与现代农业 1.2 玉米花生间作在山东地区的发展现状与自身优势分析 1.3 玉米花生间套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3.1 玉米花生间作容易导致玉米总体产量的降低 1.3.2 间作花生单株产量水平降低尤为明显 1.3.3 玉米花生间作机械化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是难点 1.4 建议与对策第二章 丰产增效种植新模式 2.1 夏玉米和夏花生全生育期间作 2.2 都市近郊中低产田鲜食玉米花生错期收获间作 2.3 春花生和夏玉米套作第三章 整地与播种 3.1 整地 3.2 品种选择 3.2.1 玉米 3.2.2 花生 3.3 拌种 3.4 播种 3.4.1 播期和播量 3.4.2 播种方法 3.4.3 花生起垄覆膜 3.4.4 花生撤土放苗 3.4.5 种肥施用 3.5 播后出苗前土壤封闭除草 3.6 土壤干旱的对策第四章 合理施肥 4.1 常规方法 4.1.1 玉米 4.1.2 花生 4.2 间套作玉米专用肥 4.3 间套作花生专用肥第五章 田间水分管理 5.1 玉米水分管理 5.2 花生水分管理第六章 鲜食玉米授粉与去雄第七章 花生适时化控与叶面施肥 7.1 化控调节剂 7.2 叶面肥第八章 玉米化控和喷施叶面肥 8.1 玉米化控 8.2 玉米叶面肥第九章 病虫害和杂草防控 9.1 玉米主要病虫害和杂草防控 9.1.1 易出现的病害 9.1.2 易出现的虫害 9.1.3 易出现的草害 9.2 花生主要病虫害和杂草防控 9.2.1 易出现的病害 9.2.2 易出现的虫害 9.2.3 易出现的草害 9.3 鲜食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9.3.1 农药使用要求 9.3.2 病害防治 9.3.3 虫害防治 9.3.4 草害防治第十章 收获方法 10.1 花生 10.1.1 花生分段收获 10.1.2 花生联合收获 10.1.3 优质饲料花生秧的收获 10.2 玉米 10.2.1 玉米分段收获 10.2.2 玉米联合收获 10.3 鲜食或青贮玉米的收获 10.3.1 鲜食玉米 10.3.2 青贮玉米第十一章 玉米花生间套作新型农机具 11.1 播种机 11.1.1 一种玉米花生间作灭茬种肥同播播种机 11.1.2 一种玉米花生间作联合播种机 11.2 喷药机 11.2.1 一种适合玉米花生间套作苗后除草、化控的隔离分带喷药机 11.2.2 一种玉米花生间套作模式专用施药一体机第十二章 玉米防风抗倒、花生防空秕和间套作体系耐盐碱栽培技术探讨 12.1 玉米防风抗倒措施 12.2 花生防空秕栽培技术 12.3 玉米花生间套作耐盐碱栽培技术主要参考文献附件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当初是被“满58包邮”这个条件吸引进来的,嘿嘿。不过,看完目录后,觉得这本书的内容确实挺实在的。我一直觉得,咱们农业技术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地里,体现在产量和效益上。玉米花生间套作,听起来就是一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的好方法。我特别想了解的是,这本书会详细介绍哪些品种的玉米和花生适合间套作?是不是有些品种在生长习性上更契合,能够减少竞争?而且,对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比如降雨量、光照等,有没有相应的栽培指导?我最头疼的就是,书上讲的东西,一到我这地里就变了样。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把最实用的技巧、最容易犯的错误都讲清楚。比如,在施肥上,是分开施肥,还是混合施肥?水分管理又该如何做到平衡?这些细节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一年的收成。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非常吸引人,因为它直接点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农业技术——玉米花生间套作。我一直对这种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作物多样性的种植方式很感兴趣。在我的认知里,间套作不仅能增加总产量,还能通过不同作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详细阐述玉米花生间套作的具体操作细节,比如,如何科学地搭配玉米和花生的播种密度,以达到最佳的群体结构?在养分供应方面,是否需要调整施肥策略,以满足两种作物的不同需求?书中会不会提及一些关于水分管理的有效措施,毕竟这两种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此外,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机械化作业的建议,毕竟现在推广农业技术,机械化是绕不开的话题。如果这本书能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那就太有价值了。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立刻就想到了我家的那片地。我一直觉得,单纯地种植一种作物,总觉得土地的潜力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玉米和花生,这两种作物在我看来,似乎有些互补的潜力,但具体的种植方法、如何实现最佳的搭配,我一直没有找到特别权威的资料。所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找到了一个“救星”。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详细介绍哪些间套作的方案?是玉米在前,花生在后,还是同时播种?在不同季节,适合采用哪种间套作模式?我特别关注书里会不会提到如何平衡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避免它们之间在养分和光照上产生过度的竞争。另外,我一直觉得,农业技术的推广,最关键的就是要落地,要能被普通农民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清晰的插图,讲解每一个步骤,这样我才能真正地学到东西,并且能在我的农田里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是直击痛点,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讲实在东西的。我一直认为,在目前的农业生产环境下,充分挖掘土地的潜力,通过科学的种植模式实现增收,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玉米和花生作为咱们常见的作物,如果能通过间套作技术实现优势互补,那绝对是个双赢的局面。我非常好奇书中会详细介绍哪些具体的间套作模式?是等行种植、宽幅种植,还是其他更精细化的种植组合?这些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对农机具的要求高不高?我希望书中能有图文并茂的讲解,甚至是一些关于成本效益分析的数据,这样我才能更好地评估这种种植模式的经济可行性。另外,我一直对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很关注,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利用微生物菌剂或者其他生物调控手段来提高玉米花生间套作的产量和品质?毕竟,化学农药的使用,咱们农民也越来越重视安全和环保了。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针对性,毕竟现在农作物间套作的讨论热度一直很高。我一直对玉米和花生的合理搭配种植很感兴趣,尤其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实现增产增收,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实际的问题。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简单的间作,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可能是技术不到位。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immediately被吸引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种植方案,比如不同品种的玉米和花生如何选择才能更好地互补,播种的时间和密度有什么讲究,以及在养分管理上如何兼顾两种作物。另外,病虫害防治也是一个关键点,两种作物种在一起,病虫害的交叉感染风险会不会增加?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综合性的防治策略?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能包含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或者作者在实际耕作中的经验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地指导我们农民动手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