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基础

电力工程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付敏吕艳玲白宏哲 著
图书标签:
  • 电力工程
  • 电气工程
  • 基础知识
  • 电路分析
  • 电磁场
  • 电力系统
  • 电力电子
  • 电机学
  • 高电压技术
  • 电力测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敏图书专卖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9840
商品编码:29803263826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2-01
页数:222
字数:351000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着重阐明电能在生产、输送、分配过程以及消费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计算方*。全书共七章,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发电厂和变电所的1次系统,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短路的计算方*,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以及继电保护简介。

目录
qiax言*1章电力系统概述1*1节电力系统的组成1*二节电力系统的特点及要求4第三节电力系统的电压等集和选择7第四节电力系统负荷9第五节发电厂生产过程12本章小结21复xi思考题21*二章电力系统接线及1次设备23*1节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23*二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24第三节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33第四节电力系统1次设备43本章小结51复xi思考题52第三章电网元件的参数计算及等效电路53*1节输电线路的结构53*二节输电线路的参数计算及等效电路61第三节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及等效电路68本章小结76复xi思考题76xi题77第四章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与计算78*1节电网元件的电压与功率损耗计算78*二节kai式电网的潮流计算85第三节简单闭式电网的潮流计算94第四节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100第五节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117第六节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124第七节*高压远距离直流输电129本章小结135复xi思考题136xi题136第五章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138*1节概述138*二节标幺制140第三节无限大功率电源goxg电网络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146第四节有限容量系统goxg电网络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151第五节网络的变换与化简155第六节利用运算曲线计算短路电流158第七节对称分量*及序网络图163第八节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短路的计算173第九节电力系统非全相的计算简介179本章小结181复xi思考题182xi题182第六章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185*1节概述185*二节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186第三节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190第四节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193本章小结199复xi思考题199第七章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节概述201*二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1般问题202第三节电力设备的继电保护206第四节电力系统自动装置213本章小结217复xi思考题218附录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计算曲线数字表219参考文献223

好的,以下是一份针对您的图书《电力工程基础》的图书简介,这份简介侧重于介绍其他电力工程相关领域的知识,旨在展现该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避免提及您特定书籍的内容。 --- 探索现代能源系统的脉络:从理论基石到前沿应用 图书名称: (此处留白,此处为其他电力工程相关主题书籍的介绍) 内容概要: 本册深入剖析了现代电力系统构建与运行的复杂性,内容涵盖了从宏观电网规划到微观元件设计的多个关键层面。它不仅是对传统电力工程知识的系统梳理,更是对当前能源转型浪潮下,技术革新与挑战的详尽解析。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视角,理解电力系统如何从基础物理原理出发,演变为支撑现代社会的复杂智能网络。 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与运行机理 本部分聚焦于电力系统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我们首先探讨了电力生产、传输与分配的物理基础,包括电磁感应定律在发电机和变压器中的实际应用。 1.1 发电技术的多样性与挑战 电力从何而来?本书细致描绘了不同类型发电厂的工作原理。对于火电,深入分析了锅炉热力学循环、汽轮机叶片设计及其效率优化;对于水电,则侧重于水轮机选型、水库调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泥沙对机组运行的长期影响。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我们对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剖析。风力发电机组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多级传动系统、变桨和偏航控制策略被详细阐述。对于光伏发电,则着重于晶硅电池的制备工艺、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如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算法)以及大规模光伏电站的接入对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影响。此外,对地热能、海洋能等新兴能源的潜力与技术瓶颈也进行了探讨。 1.2 输电网络的设计与保护 电力传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生命线。本部分详细介绍了高压直流(HVDC)和交流(HVAC)输电技术的优劣势对比。在HVDC方面,重点分析了晶闸管换流器(LCC)和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控制特性及其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中的应用。对于交流输电,则深入研究了输电线路的参数建模(包括集肤效应和趋肤深度)、电磁暂态分析以及长距离输电中的稳定裕度计算。 电网的可靠性依赖于精密的保护系统。本书全面介绍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速断、限时电流保护、距离保护(阻抗式和相角式)的配置逻辑,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故障录波与故障分析是保障电网安全的关键环节,相关的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被系统介绍。 第二部分:现代电网的控制、优化与智能化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负荷特性的复杂化,传统的集中式控制已不能满足需求。本部分转向现代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和优化技术。 2.1 电力系统动态稳定与暂态分析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其核心属性。本书将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分为功角稳定、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三个维度。通过状态空间模型,详细推导了同步发电机在扰动下的动态响应方程。对低频振荡、次同步共振等复杂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介绍了同步调相机、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等先进的补偿装置在提升暂态稳定性和动态裕度方面的作用。 2.2 潮流计算与经济调度 潮流计算是电网规划与运行的基础工具。本书系统阐述了牛顿-拉夫逊法、快速有功/无功解法(Fast Decoupled Load Flow)的算法流程与收敛性分析。在经济调度方面,着重讲解了如何建立考虑机组爬坡率、启停成本、燃料消耗曲线等非线性约束的机组组合(Unit Commitment)和经济负荷分配(Economic Dispatch)模型。变分法和拉格朗日松弛法在求解大规模调度问题中的应用被详细展示。 2.3 智能电网与信息技术融合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信息流与能量流的融合。本部分探讨了配电自动化系统(DAS)的架构,包括故障隔离与自愈(FLISR)技术的逻辑实现。对于分布式能源(DER)的接入,研究了先进的逆变器控制技术(如虚拟同步机控制VSMC),以模拟传统发电机的惯量和阻尼特性,从而增强电网对新能源波动的适应性。信息安全在智能电网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网络攻击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潜在威胁及防御体系的构建也纳入了讨论范畴。 第三部分: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现代化的驱动力。本部分详细介绍了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在变流器中的应用。 3.1 功率半导体器件与变流器拓扑 本书对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等关键功率器件的特性、损耗模型和散热设计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基于这些器件,分析了不同类型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如三电平中点钳位(NPC)逆变器、级联H桥(CHB)变流器,并比较了它们在谐波抑制和电压质量方面的性能差异。 3.2 柔性交直流输电系统 柔性直流(UHVDC)技术是当前输电领域的前沿。本书聚焦于VSC-HVDC系统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其在多端直流系统(MTDC)中的拓扑构型和先进的环流控制策略。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中的SVC、STATCOM和TCSC等设备,通过快速调节线路阻抗和相角,为电网提供精细化的动态无功功率支撑。 总结与展望 本书通过对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的深入剖析,旨在描绘出一幅完整的现代电力工程蓝图。它强调了传统理论知识在面对新能源和数字化转型时的再适应性,预示着未来电力工程师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既要精通电磁理论,又要熟悉控制算法和信息技术。本书是致力于理解和参与未来能源革命的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棒了!我一直对电力工程这个领域充满好奇,但又觉得它特别高深莫测。拿到《电力工程基础》这本书,我最先被它的装帧吸引了,简约而专业,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翻开目录,我发现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很多技术书籍那样,上来就讲一堆我完全不懂的公式和理论。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非常巧妙,从最基本概念入手,比如电荷、电流、电压这些最最基础的东西,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讲解。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这些概念的时候,会穿插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把电流比作水流,把电压比作水压,这样一来,那些抽象的概念瞬间就变得具象化了,我一下子就理解了。 它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比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等等。我特别欣赏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图示,它们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流的走向,让我这个零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而且,书中还讲解了一些基础的测量工具,比如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还配有实际操作的图示,感觉就像有一个老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教我一样。这本书的逻辑性很强,层层递进,让我感觉自己每读完一章,都能掌握一些新的知识,并且能融会贯通,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内容组织简直是神来之笔。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令人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电力工程的神秘面纱。我最开始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对它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也就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当我开始阅读时,我惊喜地发现,作者非常有耐心,而且讲得非常透彻。比如,在讲解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时,它不仅仅是罗列出它们的定义,而是深入地探讨了它们产生的原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场景,这让我对这两种基础的电流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对电磁感应原理的阐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它没有直接搬出法拉第定律,而是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磁铁在导线附近移动时会产生电流,来帮助读者理解这个复杂的物理现象。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并配有大量的原理图和实际应用照片,让我清晰地看到了变压器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或者反之。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电力系统最基础的部分,但又讲解得如此细致入微,让我觉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从中受益匪浅,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电力领域一窍不通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为电力工程就是那些复杂的电线和高耸的电塔,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更深层、更有趣的一面。作者在讲解的时候,特别注重引导读者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比如,在讲到电能的传输时,它会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需要高压输电,以及高压输电带来的好处和可能面临的挑战。这种互动式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电动机和发电机工作原理的解释。它没有直接给出公式,而是从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出发,一步步推导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书中大量的图示和动画模拟(虽然是静态的图示,但通过文字描述营造出动态效果)帮助我清晰地理解了旋转磁场和感应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它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电动机,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这让我对电力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电力工程不再感到遥不可及,而是充满了探索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它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电力工程的认知。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枯燥的学科,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把那些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善于运用类比和比喻,比如将电路想象成一个城市的水管网络,将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这样一来,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就变得形象生动了,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运行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它不仅仅是讲解了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这些“大块头”,更是深入地剖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电能是如何从发电厂一步步到达我们手中的。书中还讲解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各种故障,这让我意识到电力工程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如何保障社会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对电力工程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真是太接地气了!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进电力工程的世界。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让人头疼的数学公式,而是从最直观的现象入手,比如静电是如何产生的,闪电是怎么回事,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然后,作者再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理解电流、电压、电阻这些基本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简单的实验案例,让我们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书中对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工作原理的解释也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觉得这些元件很神秘,但在作者的讲解下,我明白了它们在电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比如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电感器可以抵抗电流的变化。它还介绍了这些元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比如在滤波器和振荡电路中,让我看到了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中发挥作用。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平实,没有华而不实的修饰,但字字珠玑,让我觉得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