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
定价:320.00元
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编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8023628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收录218幅(组)照片,以“灾难”“救援”“重建”三个主题纪实汶川大地震这场灾难;以照片和摄影人语等形式,展现中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精神。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五段评价: 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记录历史瞬间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历史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文字和数据,它更应该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这个书名,自然而然地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我期待这本书能够通过详实的文字和可能包含的图像,为我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我希望它能够超越简单的事件叙述,去捕捉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反应和情感。例如,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恐慌与无助,救援队伍的迅速集结和不畏牺牲,全国人民的慷慨解囊和守望相助。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灾后重建的历程,那些在废墟上重新站起来的村庄和城市,那些在困难中展现出的坚韧与希望。我关注的不仅仅是灾难本身,更是灾难所激发出的,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以及一个民族在经历磨难后,如何变得更加团结和强大。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一次关于国家集体记忆的触摸,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庄严致敬。
评分第三段评价: 我的阅读偏好相对比较“轻盈”,我更喜欢那些能让我开怀大笑,或者沉浸在奇幻世界中的故事。严肃的历史题材,尤其是灾难性的事件,对我来说总是有点过于沉重。然而,《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这个书名,偶尔会在不经意间触动我心底的某个角落。我常常在想,在那样的极端困境中,普通人会展现出怎样的力量?那些平日里可能不起眼的角色,在生死关头,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并不期待这本书会给我提供什么深刻的人生哲理,或者宏大的历史叙事。我只想从中看到一些“人”的故事,看到普通人的情感,看到他们在压力下的反应,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坚持,以及他们之间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温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温和,或者说,不会过于血腥和直白的方式来呈现,让我能够承受。如果能有一些关于救援人员的故事,或者灾后重建中,普通人的努力和生活点滴,那会更吸引我。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扇窥探人性深处,一扇理解“活着”这件事本身意义的窗户。
评分第二段评价: 作为一名地理爱好者,我对《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这个标题下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知道汶川地震是一次极为剧烈的地质事件,其诱因、传播范围、以及对地貌产生的深远影响,都是我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停留在讲述灾难的伤痛,而是能为我揭示更多关于地震发生的科学原理。例如,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特点,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以及此次地震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具体联系。我也期待书中能有相关的图表、数据和地质图,能够直观地展现地震的规模和强度,以及它如何作用于大地。当然,我也明白,一本关于地震的书籍,必然会涉及救援和重建的议题。但这并非我关注的核心。我更想了解的是,这次地震是如何改变了那片土地的地质结构,是否会引发后续的次生灾害,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这次事件,进一步认识地震的本质,并为未来的防震减灾提供宝贵的经验。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关于地球运动的案例分析,一次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探索。
评分第四段评价: 作为一名社会学领域的学者,我对《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所蕴含的社会学价值非常感兴趣。我预设这本书会深入探讨灾难对社会结构、社区关系以及个体心理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我尤其关注在危机情境下,社会资本的动员和重塑,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模式。例如,在灾难发生后,社会凝聚力是如何增强或削弱的?民间救援组织和政府救援体系是如何协同运作的?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恢复,更是社会秩序的重建,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这方面的深刻洞察。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弱势群体(如儿童、老人、残疾人)在灾难中的处境和需求,以及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此外,集体记忆的形成与传承,以及此次地震对中国社会价值观和集体认同的可能影响,也是我非常期待探讨的议题。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社会韧性、集体行动和危机管理的研究案例。
评分第一段评价: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汶川地震,那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沉重的过往,每一个字眼都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我并非是那种热衷于灾难文学的读者,更多的时候,我倾向于那些能带来温暖、启迪思考的书籍。然而,《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这个书名,让我无法忽视它所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和可能的情感冲击。我设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新闻报道的罗列,它应该会试图去捕捉那些在灾难面前,人性的闪光点,那些普通人在绝境中的勇气与互助。我期待它能描绘出灾难的全貌,但更渴望它能深入挖掘那些关于生命、关于爱、关于重建的动人故事。地震留下的物理创伤是显而易见的,但它对人心灵的影响,对一个民族精神的重塑,或许才是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铭记的。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素材的,是通过亲历者的口述,还是通过冷静的调查与分析?不论何种方式,我都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力量,一种在黑暗中依然不灭的希望之光。这本书,或许会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