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中的美:摄影与眼睛、思想和心灵的表达(全彩)
定价:128.00元
作者:(美)Julie DuBose(茱莉·杜博斯),陈彦坤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212746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摄影中的美:摄影与眼睛、思想和心灵的表达》,全书基本上是一台600D拍出来的。这本书介绍了一个新鲜的拍摄方法,帮助你实现全新的表达,甚至建立不同的生活理念:直面世界,简单生活。这就是这位美国大冥想摄影法,简单来说就是走心的摄影。用摄影去发现生活之美、内心之美、细节之美。
内容提要
时刻保持生活的新鲜感,每天发现新鲜事物并同爱人分享,你是否愿意与伙伴朝夕相处并洞悉其内心,我们是否能够多爱他们一点点看到雪花飘落在人行道上,感受它洒落脸庞的轻柔,我们是否可以放开以往寒冷冬日的记忆,仅仅体会那份清凉我们能否发现绚丽的颜色并简单地欣赏当然可以,我们能够学着简单而完整地感知世界,避免纷杂的思绪消褪我们的新鲜感。我们也可以培养并增强摄影技能,通过照片讲述新鲜而真实的感受。
目录
序言006
1诞生,无条件表达的土壤014
2学会放手,单纯地看022
3热情、快乐而自然:开放的感知030
4真实感知、真实表达040
5培养简单的思想048
6主要元素:平静与意图056
7发展新的视觉模式064
8闪电之光070
9完整的停顿 078
10信赖我们的体验086
11全身心投入感知094
12以图像结尾102
13放松而平静108
14亲密视觉:身体与思想相融合122
15感知之门:克服厌倦 128
16开始接触136
17探索感知的世界146
18悲伤的快乐154
19直接感知的热度166
20视觉感知:容纳生活的美好174
21简单的本质194
22真实认知图片208
23当直接视觉成为本能218
24享受充实完整的生活226
关于作者242
鸣谢243
其他资源244
照片说明245
作者介绍
朱莉 杜博斯自2005年以来一直教授冥想摄影法,并曾与米格桑(Miksang)学习与实践培训课程。2009年,她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建立了米格桑冥想摄影学院,学院的学生遍及北美和欧洲。每年夏天,茱莉都会通过学院举办国际冥想摄影培训班。
茱莉发表了众多关于直接感知实践的文章,详细信息请访问.miksang./miksanglife。
文摘
序言
评价五: 这是一本让我欲罢不能的书。它不同于市面上大多数摄影教材,直接教授技术、参数和技巧,而是从一个更为宏观和哲学的高度,探讨摄影与我们作为人的感知、思考和情感之间的关系。作者用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眼睛”的观察力、“思想”的深度和“心灵”的感悟,层层递进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被书中关于“眼睛”的描写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看见,更是对细节的捕捉,对光影的感知,对瞬间的敏锐捕捉。而“思想”的部分,则让我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表达,一种对世界、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作者通过分析那些经典作品,揭示了摄影师是如何将自己独特的思考融入到画面之中,从而赋予照片更深刻的含义。最让我动容的,是关于“心灵”的阐述。摄影师的情感,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都可以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引发共鸣。这本书让我明白,摄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是为了与他人沟通,是为了触动人心。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拍摄习惯,开始思考,我的照片是否真正地传递了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摄影的理解,更让我对生活本身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摄影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摄影就是掌握好光圈、快门、ISO这些参数,再学习一些构图技巧,就能拍出好照片。然而,这本书告诉我,这仅仅是“形”,而真正的摄影,在于“神”。作者通过对“眼睛”、“思想”和“心灵”这三个维度的深入探讨,展现了摄影艺术的无限可能。他强调,眼睛是捕捉世界的工具,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用“有思想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这种“有思想的观察”,意味着我们需要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去拍摄,而不是被动地记录。而“心灵”,则是摄影师情感的载体,是通过画面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作者在书中用大量详实的案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这些案例涵盖了各种摄影类型,从风光到人像,从纪实到抽象,都展现出了摄影师如何运用“眼睛、思想和心灵”来创作出令人难忘的作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情绪”在摄影中的作用的讨论,它让我明白,一张好的照片,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情感的共鸣。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对话,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引导你探索摄影的深层意义,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摄影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评价三: 老实说,拿到这本书时,我对“眼睛、思想和心灵的表达”这个副标题有些疑虑,觉得会不会过于虚泛,难以落地。但当我深入阅读后,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与摄影这个具体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它并没有枯燥地讲解摄影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例子,来阐述作者的观点。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析不同摄影作品时,所展现出的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他不仅仅是在描述画面,更是在解读画面背后的故事,以及摄影师的情感和思考。这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摄影,是一种“看见”的能力,一种“思考”的能力,更是一种“感受”和“表达”的能力。书中对“眼睛”的论述,并不是指生理上的视力,而是指一种敏锐的观察力,一种捕捉瞬间和细节的能力。而“思想”,则是摄影师对世界的看法,对生命的理解,以及通过画面所要传达的观点。至于“心灵”,则是摄影师情感的流露,是照片所能唤起观众共鸣的源泉。这些元素,在作者的笔下,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让每一张优秀的摄影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摄影的理解,从“术”的层面,上升到了“道”的层面。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初次翻开就有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它不是那种直接灌输技巧的书,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茶余饭后,与你分享他对摄影的理解和感悟。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关于“观察”的部分,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构图法则,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引导读者去重新认识我们日常所见的风景。他强调,真正的摄影,是眼睛看到的世界,经过大脑的思考,最终通过心灵去感受和表达。这种“三位一体”的视角,让我意识到,拍出一张好照片,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如何去“想”,以及如何去“感受”。书中的一些哲学思考,比如关于瞬间的捕捉,关于时间的流逝,关于情感的共鸣,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常常会合上书,带着他的思考,重新审视我周围的世界,你会发现,即使是熟悉的街角,熟悉的景物,在经过你用心观察和思考后,也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书中对光影的描绘,对色彩的运用,虽然没有直接讲“如何设置参数”,但通过他对这些元素的“感觉”的描述,你仿佛也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种微妙的光线变化,那种层次分明的色彩。这种境界,是机械的技巧教学难以企及的。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思考摄影的意义,也让我对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评价二: 我一直对摄影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缺乏灵魂,停留在“记录”的层面。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对摄影的迷茫。作者并非直接提供“秘籍”,而是通过一种更为宏大的视角,将摄影置于人类感知与表达的范畴来讨论。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思想”与“摄影”结合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认为,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画面的美观,更是摄影师思想的凝练和情感的抒发。他通过分析那些传世之作,揭示了摄影师如何将个人的思考、对社会的观察,甚至是对生命的感悟,巧妙地融入到画面之中。这让我明白,我在拍摄时,不应该仅仅关注“拍什么”,更应该思考“为什么拍”,以及“我想要通过这张照片传达什么”。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远比技巧的堆砌来得重要。书中也提及了“心灵”在摄影中的作用,这一点更是让我豁然开朗。摄影师的情感,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悲欢离合,都可以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这使得摄影不再是冷冰冰的记录,而是充满了温度和人性的交流。我开始尝试在拍摄时,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去捕捉那些能够触动我心灵的瞬间,然后再用镜头去表达。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既有文学的韵味,又不失摄影的专业性,读起来引人入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