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印文化交流:印地文 | 作者 | 王樹英 |
| 定價 | 98.00元 | 齣版社 | 五洲傳播齣版社 |
| ISBN | 9787508532653 | 齣版日期 | 2017-0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今天,印度在迅速發展,正奮身崛起。中國也是同樣,亦在日新月異地發展變化。中印兩國所取得的成就,已為世界所公認,並為世界所矚目。在這種形勢下,中印兩國為瞭更好地建設各自的國傢,相互學習,彼此交流,就顯得更加重要。而經濟和文化,隻有相互交流,纔能更加繁榮,隻有相互交流,纔能相得益彰,這也是早被曆史證明瞭的真理。 |
| 作者簡介 | |
| 王樹英 1938年7月生,1965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東語係。1965~1978年在北京大學東語係任教,1978~1983年在本院南亞所工作,1983~1985年在印度尼赫魯大學進修,1985年至今在本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工作。中國南亞學會理事。 |
| 目錄 | |
| : 1 |
| 編輯推薦 | |
| 今天,印度在迅速發展,正奮身崛起。中國也是同樣,亦在日新月異地發展變化。中印兩國所取得的成就,已為世界所公認,並為世界所矚目。在這種形勢下,中印兩國為瞭更好地建設各自的國傢,相互學習,彼此交流,就顯得更加重要。而經濟和文化,隻有相互交流,纔能更加繁榮,隻有相互交流,纔能相得益彰,這也是早被曆史證明瞭的真理。 本書主要研究和介紹瞭中印兩國自古以來相互學習和彼此交流的情況,論證瞭自古以來,兩國彼此學習,相互交流,並且産生瞭重要影響,不隻是單方麵交流和影響。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對曆史文獻的解讀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的書名《中印文化交流:印地文》立刻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覺得,中印這兩個古老文明之間的互動,是人類文明史上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一個課題。想象一下,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絲綢之路的駝鈴聲,佛教的東傳,印度的數學和天文學知識如何影響瞭中國,中國的絲綢、瓷器又如何遠播印度,這些都是充滿魅力的故事。我尤其對印地文這一視角感到好奇,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通過印地文的視角去審視中印交流,可能會發現一些不同於以往的理解和洞見。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一些具體的史料、文獻,甚至是當時人們的交流片段,讓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那段曆史。比如,是否有關於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經的記載?或者,在宋元時期,中印之間的貿易往來是如何通過印地文文獻來印證的?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麵,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發。
評分我對中國古代史和印度古代史都頗有研究,一直以來都對這兩個文明的互動充滿瞭好奇。這本書的書名《中印文化交流:印地文》觸及瞭我研究的興趣點,尤其是“印地文”這個關鍵詞,讓我看到瞭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切入點。我通常閱讀關於中印交流的書籍,多半會側重於政治、經濟、宗教等宏觀層麵的敘述,或者以中文、英文作為研究的文本基礎。而這本書以印地文為切入點,讓我看到瞭可能發現一些新的、更微觀的、更貼近當時社會生活細節的史料。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印地文文獻中關於中國使節、商旅、僧侶在印度的生活記錄,或者是印度方麵對中國文化的印象和理解。這就像是在曆史的長河中,通過一個未曾被廣泛關注的細流,去探尋更深層的曆史肌理。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更為鮮活、更為真實的古代中印交流圖景,讓我能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這兩個偉大文明之間的聯係。
評分作為一個對語言學有著一定研究的人,我對《中印文化交流:印地文》這本書的書名感到非常興奮。語言是理解一個民族文化最直接的窗口,而印地文作為印度的一種主要語言,承載著豐富的曆史和文化信息。我一直好奇,在曆史上,中印之間的文化交流是如何體現在語言層麵的?是否存在一些詞匯的相互藉用,或者某些文化概念是如何通過語言傳播而形成的?比如,佛教傳入中國後,大量的梵文佛經被翻譯成中文,這其中必然涉及到語言的轉換和適應,也深刻影響瞭漢語的詞匯和錶達方式。反過來,中國的一些文化元素,如哲學思想、文學形式,是否也曾以某種方式影響過印地文的發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語言學證據,例如詞源分析、文本對比等,來佐證和闡釋中印之間的語言文化聯係。如果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一些具體的印地文文獻,並從中解讀齣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綫索,那將是對我而言非常有價值的內容。
評分我是一個對世界文明史充滿求知欲的讀者,尤其對那些跨越地域和時代的文化交流感到著迷。這本書的書名《中印文化交流:印地文》一下子就勾起瞭我的興趣。我一直認為,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藉鑒和影響,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中印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傢,擁有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它們之間的交流必然是影響深遠的。我比較好奇的是,通過印地文這一語言的視角,我們能夠看到哪些獨特的文化交流的痕跡?是否有一些在中國史書中鮮有記載,但在印地文文獻中卻占有重要地位的交流事件?例如,在藝術、音樂、戲劇、飲食等方麵,是否存在一些深層次的文化融閤,而這些融閤又是如何通過印地文得以體現和記錄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看到這種跨文化交流的鮮活實例,而不僅僅是宏觀的概括。這種深入挖掘特定語言背後的文化信息的做法,對我來說充滿瞭吸引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有質感,封麵采用瞭一種沉靜的藍色,點綴著精緻的印度傳統圖案,傳遞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神秘感。當我翻開扉頁,一股淡淡的紙張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心生寜靜。編輯排版也很用心,字跡清晰,行距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特彆注意到書中穿插瞭一些精美的插圖,雖然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插圖的內容,但它們無疑為這本書增添瞭藝術的魅力。這些插圖的風格似乎融閤瞭中國山水畫的寫意和印度壁畫的色彩,這種跨文化的視覺呈現本身就極具吸引力,讓我對書中即將展開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通常會選擇那些在視覺上就能吸引我的書籍,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慢慢閱讀的書,不僅僅是為瞭知識,也是為瞭享受閱讀的過程。從封麵到內頁,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齣版者的專業和對讀者的尊重,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更有信心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