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PRO作曲法:故事情境+音樂科學,梅垣ルナ LUNA UMEGAKI 易博士出版社

圖解PRO作曲法:故事情境+音樂科學,梅垣ルナ LUNA UMEGAKI 易博士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梅垣ルナ LUNA UMEGAKI 著
图书标签:
  • 作曲
  • 音乐理论
  • 音乐创作
  • 编曲
  • 故事情境
  • 音乐分析
  • 流行音乐
  • 音乐技巧
  • 梅垣ルナ
  • 音乐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艺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易博士出版社
ISBN:9789864800513
商品编码:2978560333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8-06-28
页数:176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具体描述

书名:圖解PRO作曲法:故事情境+音樂科學,把半途卡住的殘稿通通變成高完成度的賣座歌曲

作者:梅垣ルナ LUNA UMEGAKI

出版:易博士出版社

语种:繁體中文

页数:176 页

装帧:平装

ISBN:9789864800513

出版日期:2018-06-28

「洛克人ZERO」、「火影忍者」動漫遊戲音樂家教你作曲套路

就算沒靈感也能擁有源源不絕的創作質量,變身實力派!

「無意間哼出很酷的旋律,可怎麼寫都乾乾瘦瘦的、好像少了什麼……」

「做的曲子被說平平、被嫌沒亮點、沒到位……,究竟做到哪裡才叫完成?」

作曲好比用旋律、和弦、節奏說一個情感豐沛、有餘韻的故事。超人氣動漫遊戲作曲家梅垣ルナ教你結合故事和作曲技術,將作曲變成可以明確感受情境、具體對應為音樂符號的歷程。從設定主題的創作動機,依據想說一個怎樣的故事,設定各音樂段落的情境、曲風調性,然後著手和弦、旋律、前奏間奏尾奏、配歌詞等每一個部分,讓歌曲有起承轉合。完成的收尾階段再檢視音色組合和整體和弦進行的效果,調整強弱輕重修潤細節凸顯亮點。*後,質量豐滿有層次感又有一致性的歌曲完成!

以下以未來感電音POP風示範作曲過程:

Step1構思曲子的組成

描述一個人走出低潮的勵志故事(創作動機)→律動感、音色鮮明的電音POP風(決定曲風)→在A段提出問題,B段為問題所苦,C段面對問題並解決(設定段落作用)

Step2譜寫主題的和弦進行與旋律

A段陷入迷惘→B1走不出困境→B2B3有脫離困境的預感→C1C2走出困境時的昂揚情緒→C1C2C4持續高昂情緒→C3為反覆加上變化

Step3將旋律配上歌詞

配合四字成語修改部分旋律

Step4譜寫前奏/間奏/尾奏

Intro1以C調多利安調式營造別於其它段落的開頭→Intro2作出節奏感以預告曲子正式開始→Interlude利用節奏停拍為全曲添增變化→Ending以具有結束印象的一度延音結尾

Step5修飾和弦進行

修飾Step2的和弦,Step5利用持續低音和弦、切分音、V-I進行、重配和弦、引伸音等多種技巧雕琢和弦進行

Finish 一首4分多鐘的曲子完成了!

節奏和副旋律部分利用音效類(SE)和合成背景音色,營造太空漂浮感

(詳細解說請見本書Image4)

【本書內容特色】

●一次學會五種曲風:溫柔抒情Ballade風、BOSSA NOVA風、繽紛活潑的POP風、未來感電音POP風、輕快感傷POP風

●分析曲子的構成:擬定動機設定情境、決定曲風、配置段落作用

●具體的發展步驟:譜寫主題的和弦進行與旋律、將旋律配上歌詞、譜寫前奏/間奏/尾奏

●完成階段的細節處理:修飾和弦的進行方式、節奏和副旋律的強調和變化

●符合現代多元化的作曲方式,全書採五線譜+Piano Roll譜例示範

●Free Download專業示範樂曲MP3+MIDI 人聲配音完成曲

【專業推薦】

呂聖斐 跨界 電影/流行/爵士 音樂人

徐逢均 BonBonMusic音樂學習媒合平台創辦人?

樂手巢YSOLIFE 線上音樂媒體

本書以科學的手法拆解作曲的藝術,為有志作音樂的讀者開啟了一條捷徑!──跨界 電影/流行/爵士 音樂人? 呂聖斐

當你翻開這本書,也推翻了作曲途中總會遇到的藩籬。──BonBonMusic音樂學習媒合平台創辦人? 徐逢均

本書把作曲技巧融入「故事」的概念,讓難以完成的作曲工作變得簡單有趣!──線上音樂媒體/樂手巢YSOLIFE

【日本讀者見證推薦】

這本書示範的五首,各各都是教本.典範級的曲子!作者成功顛覆重配和弦只用在爵士上的既定印象,在流行樂曲中也相當好用

作者將他的發想過程完整呈現出來,並具體示範各種手法.技巧,是一本受用無窮的好書!

?

?Image 1 溫柔優美的抒情Ballade 風~春天的腳步漸漸來臨的意象

step 1 構思曲子的組成

step 2 譜寫主題的和弦進行與旋律

2-1 曲子開頭呈現初春乍暖還寒的意象

2-2 對溫暖春天的期待越來越多

2-3 一大片櫻花盛開的風景

2-4 表現出心中的意象,而非季節感

step 3 將旋律配上歌詞

step 4 譜寫前奏/間奏/尾奏

4-1 譜寫前奏

4-2 譜寫間奏

4-3 譜寫尾奏

step 5 修飾和弦進行

5-1 修飾前奏的和弦

5-2 修飾旋律A的和弦

5-3 修飾旋律C的和弦

5-4 修飾旋律D的和弦

final step 完成!

?Image 2 可愛甜美的BOSSA NOVA 風~新婚妻子等待丈夫下班回來的意象

step 1 構思曲子的組成

step 2 譜寫主題的和弦進行與旋律

2-1 以直率的樂句表現日常生活的片段

2-2 營造出想念丈夫的心情

2-3 表現充滿幸福的心情

2-4 在重複的副歌上加上變化

2-5 譜寫帶來結束預感的段落

step 3 將旋律配上歌詞

step 4 譜寫前奏/間奏/尾奏

4-1 譜寫前奏

4-2 譜寫間奏

4-3 譜寫尾奏

step 5 修飾和弦進行

5-1 修飾前奏的和弦

5-2 修飾旋律A的和弦

5-3 修飾旋律B的和弦

5-4 修飾旋律C的和弦

5-5 修飾旋律D的和弦

5-6 修飾尾奏的和弦

final step 完成!

Image 3 色彩繽紛、輪廓分明又活潑的POP 風~在煩惱之中仍能找回開朗心情的意象

step 1 構思曲子的組成

step 2 譜寫主題的和弦進行與旋律

2-1 煩惱在腦海裡不斷打轉的意象

2-2 煩惱時焦躁的意象

2-3 表現出努力重新出發的心情

2-4 回想當時在煩惱深淵的自己

step 3 將旋律配上歌詞

step 4 譜寫前奏/間奏/尾奏

4-1 譜寫前奏

4-2 譜寫間奏

4-3 譜寫尾奏

step 5 修飾和弦進行

5-1 修飾前奏的和弦

5-2 修飾旋律A的和弦

5-3 修飾旋律C的和弦

5-4 修飾旋律D的和弦

5-5 修飾尾奏的和弦

final step 完成!

?Image 4 平易近人又有未來感的電音POP 風~走出困惑邁向未來的意象

step 1 構思曲子的組成

step 2 譜寫主題的和弦進行與旋律

2-1 在迷惘之中的主角

2-2 打不破困境的意象

2-3 帶來脫離困境的預感

2-4 製造走出困境的意象

2-5 表現出歡喜的感覺

2-6 在重複的副歌上加上變化

step 3 將旋律配上歌詞

step 4 譜寫前奏/間奏/尾奏

4-1 譜寫前奏①

4-2 譜寫前奏②

4-3 譜寫間奏

4-4 譜寫尾奏

step 5 修飾和弦進行

5-1 修飾旋律A的和弦

5-2 修飾旋律B的和弦①

5-3 修飾旋律B的和弦②

5-4 修飾旋律C的和弦

final step 完成!

?Image 5 節奏輕快而悲傷的POP 風~一個男人決定孤獨度過人生的意象

step 1 構思曲子的組成

step 2 譜寫主題的和弦進行與旋律

2-1 在孤獨的黑暗中受挫的意象

2-2 在不同環境也無法改變的心情

2-3 下定決心孤獨地生活

2-4 進一步確定自己對孤獨的體認

step 3 將旋律配上歌詞

step 4 譜寫前奏/間奏/尾奏

4-1 譜寫前奏

4-2 譜寫過橋(短間奏)

4-3 譜寫間奏

4-4 譜寫尾奏

step 5 修飾和弦進行

5-1 修飾前奏的和弦

5-2 修飾旋律A的和弦

5-3 修飾旋律B的和弦

5-4 修飾旋律C的和弦①

5-5 修飾旋律C的和弦②

final step 完成!

全書音樂技巧索引

全書音檔說明


《旋律炼金术:从零构建音乐叙事》 作者: 艾莉森·里德 出版社: 蓝海文化 图书简介: 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有些作品如同灯塔,指引着听众穿越情绪的迷雾,抵达心灵的彼岸。而《旋律炼金术:从零构建音乐叙事》正是这样一部旨在揭示音乐构建核心奥秘的指南。本书并非简单的和弦进行手册,也不是僵化的配器技巧汇总,它聚焦于音乐作为一种语言——一种能与人类最深层情感共鸣的叙事载体——的本质。 本书的作者,艾莉森·里德,作为一位深耕于音乐心理学与跨媒体叙事领域的资深作曲家与理论家,以其独到的视角,将音乐创作解构为一系列可操作、可理解的“叙事模块”。她主张,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古典的交响乐、电影配乐,还是现代的电子乐或流行歌曲,其成功之处都在于其精准地捕捉并转化了人类经验中的特定情境与情感流变。 第一部分:音乐语言的语义学基础 本书的开篇,将引导读者跳出传统的五线谱思维,进入音乐的“语义学”领域。里德博士认为,音高、节奏和音色并非孤立的元素,而是承载特定意义的符号。 音高与空间感: 我们如何通过对调性的选择,来暗示一个场景是“广阔而空灵的”,还是“幽闭而压抑的”?本书详细剖析了大小调体系、调式(如弗里吉亚调式在营造异域感或紧张感中的应用)以及非传统音阶(如五声音阶或全音阶)如何直接影响听众对空间和环境的感知。特别探讨了微音程在唤起不安或迷离状态中的微妙作用。 节奏的脉搏与时间的感知: 节奏不仅仅是节拍,它是时间在音乐中的流动方式。里德分析了从巴洛克时期的精确律动到现代极简主义的无限重复,节奏如何操纵听众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内容包括如何使用复节奏(Polyrhythms)来模拟内在的冲突或多重事件的并行发生,以及如何通过微妙的“摇摆感”(Swing)来注入生命力和有机性。 音色与材质的触感: 声音的“质地”是叙事的关键。本书深入研究了乐器音色的象征意义。例如,大提琴的温暖厚重如何被解读为庄严或哀伤,而高频合成器的尖锐则常被赋予科技感或疏离感。作者提供了一套详尽的“音色词汇表”,帮助创作者精确地为自己的音乐情绪找到对应的听觉“材质”。 第二部分:情境映射:从抽象到具象的桥梁 叙事的精髓在于情境的构建。《旋律炼金术》将重点放在如何将非音乐性的概念——如天气变化、人物的内心挣扎、场景的物理环境——转化为可听的音乐结构。 “天气”的声学表达: 探讨了如何用快速的琶音和高音区的密集进行来模拟“暴雨”或“狂风”,而缓慢、低沉的持续音(Drone)则可以代表“浓雾”或“寂静的雪夜”。书中提供了分析经典电影配乐中对自然元素描绘的案例研究。 人物性格的音乐侧写: 介绍了一种被称为“主题动机转译”的技术。这不仅是为角色创作一个旋律,更是要将角色的核心特质(如傲慢、脆弱、坚韧)转化为音乐参数:傲慢可能对应于重复的、不和谐的强力和弦;脆弱则对应于不稳定的和声进行和轻柔的动态。 场景转换与空间流动: 音乐如何引导听众在不同的场景间平稳过渡或突然跳跃?里德详细介绍了转调技巧、衔接乐句的设计,以及如何使用统一的动机元素来维持听觉上的连续性,即使场景内容发生了剧烈变化。 第三部分:叙事弧线的搭建与动态张力控制 成功的音乐叙事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舞台剧,拥有清晰的起承转合。本书的后半部分专注于宏观结构的设计。 张力的建立与释放周期: 作者提出了一个“张力-惯性-释放”的模型,用于指导长篇作品的结构。张力(Tension)的积累并非线性,而是需要通过和声复杂度的增加、密度的提高和速度的变化来实现层次感的堆叠。释放(Release)则需要精心策划,避免平淡无奇。 情感的非线性发展: 真实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矛盾和多层次的。本书强调了如何使用复调和对位法来表现“希望中的绝望”或“平静下的愤怒”。例如,在主旋律悠扬时,用低音区持续的、不协和的对位声部来暗示潜藏的危险。 结尾的哲学: 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终结”——是明确的解决(Resolution),悬而未决的开放(Ambiguity),还是突然的截断(Abrupt Cut)。每种终结都承载着不同的哲学意味和对听众的期望管理。 结语:超越技法的直觉创作 《旋律炼金术》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创作者建立起一套强大的理论框架后,又能超越这些框架,回归到最纯粹的音乐直觉。它提供的是一套理解“为什么这段音乐有效”的工具,而非僵硬的“应该怎么做”的指令。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和案例分析,读者将被鼓励去探索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从而创作出真正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音乐叙事作品。本书是为所有渴望让自己的音乐拥有更深层次意义和更强大感染力的音乐人、电影制作人和创意工作者量身打造的深度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尝试用一些DAW软件进行编曲,但我的瓶颈在于,我常常在技术操作上耗费了过多精力,导致对音乐核心的思考被分散了。我需要一本能够指导我“思考”的指南,而不是一本纯粹的软件使用手册。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高级的“创作流程管理”框架。例如,在作曲的哪个阶段应该考虑节奏的律动感,哪个阶段应该专注于旋律的记忆点,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作品的自我批评和迭代。如果它能提供一套结构化的工作流程,帮助我将一个庞大的创作目标分解成可执行的小任务,那将极大地提高我的效率和成品质量。我需要那种能让我从“漫无目的的试错”状态,转变为“目标明确的构建”状态的方法论。这种系统性的指导,对于从爱好者向更专业水平迈进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

我对“梅垣ルナ LUNA UMEGAKI”这个名字感到非常好奇,这本身就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和专业权威性。我希望能从她的视角中学到一些超越传统西方作曲体系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融合“故事情境”的维度上。我总觉得,最好的音乐往往是跨文化的,是能够触动人类共同情感的。这本书如果能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叙事技巧,并将其转化为普适的音乐语言,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更关注的不是如何写出某种特定风格的音乐,而是如何掌握一种可以灵活应用于任何风格的“底层逻辑”。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学会如何像一个“音乐建筑师”一样思考,考虑声音的空间感、层次感和时间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旋律的优美上,那么它对我音乐视野的拓宽,将是无价的。

评分

这本《圖解PRO作曲法》光看书名就让人感觉充满了实操性和启发性,对于我这种虽然热爱音乐,但总是在“想写点东西”和“不知道从何下手”之间徘徊的半吊子创作者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我一直觉得作曲这回事,要么是那种天生的天才,要么是得去学院里系统学习,而我两者都不是。所以,当我在书店偶然翻到这本书时,那种“图解”二字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它暗示着复杂的理论会被拆解成易于理解的视觉化步骤,这对我这种视觉学习者太友好了。我期待它能像一本操作手册,告诉我如何将脑海中那些模糊的旋律片段,用科学且有效的方法,构建成一首完整的作品。我特别好奇它如何处理“故事情境”与“音乐科学”之间的平衡,毕竟好的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堆砌,更需要情感的共鸣,而科学的方法又能提供坚实的骨架,让情感表达不至于飘忽不定。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真正跨越从“听音乐”到“创作音乐”之间的那道无形之墙,真正实现将灵感付诸实践的飞跃。这种期待感,让我觉得这笔投资绝对值得。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听了太多感觉千篇一律的流行歌曲,大家似乎都在用同一种和弦走向和相同的鼓点模式。那种“听一眼就知道下一句是什么”的疲劳感,让我对音乐的原创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买这本书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想寻找一条“出路”,一条能让我摆脱俗套,创造出真正有个人标签的作品的路径。我尤其关注那些强调“情境”的部分,因为对我来说,音乐的灵魂在于它所承载的故事和氛围。比如,如何用特定的音色、速度和调式,描绘出雨夜的萧瑟,或是初春的悸动?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清晰的“情境翻译表”,把情绪指标映射到具体的音乐参数上,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不是那种只教你C大调、Am和弦的入门教材,而是能深入挖掘音乐心理学,教我如何像一个导演一样,用声音来调度听众的情绪,这才是专业作曲家应有的能力。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拿出一个具体的画面,然后对照书中的方法,尝试“绘制”出它的声景。

评分

我一直认为,音乐理论的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得像是在背诵古老的咒语,充斥着各种我不认识的术语,让人望而生畏。这也是我从未真正深入学习作曲的重要原因。然而,这本《圖解PRO作曲法》的副标题和封面设计给我的感觉是,它试图打破这种壁垒,用一种更现代、更亲和的方式来传达这些“硬核”知识。我非常好奇,它到底是如何实现“图解”的?是会用流程图、思维导图,还是会用大量的视觉比喻来解释复杂的对位法或和声进行?如果它能成功地将枯燥的乐理知识包装成有趣的视觉谜题,那么学习过程本身就会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煎熬。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那些看起来高深莫测的作曲“法则”,其实背后隐藏着非常直观的逻辑和美学原理。如果这本书能让我体会到“啊,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那么它就真的成功了一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