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 跟孩子好好谈谈钱
作 者: 曹振焕
I S B N :9787564090777
出 版 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01
印刷时间:2014-07-01
字 数:字
页 数: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g
定价:32元
编辑
这本《跟孩子好好谈谈钱》是韩国*的财务咨询师曹振焕的经典之作。他认为,钱,可载舟,亦可覆舟;家长们应该让孩子正确面对钱、使用钱、赚取钱。书中重点介绍了父母一定要教给孩子的8个经济习惯,即协商要果敢,签约要谨慎;时刻谨记:金融亦是商品;有钱人靠正职挣钱,而不是投资;投资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人生计划与金钱计划同时确立;等等。翻开本书,让韩国*的财务咨询师曹振焕和你一起跟孩子好好谈谈钱。
目录
CHAPTER 01 教给孩子终身受用的和钱有关的知识
要学的不是经济学知识,而是与钱相关的知识
会挣钱不如会管理钱
千万不要把孩子送到金融公司的经济教室
当今经济教育的两个致命问题
付出,孩子就能更幸福吗
CHAPTER 02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八个经济习惯
协商要果敢,签约要谨慎
时刻谨记,金融亦是商品
有钱人靠正职挣钱,而不是投资
投资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人生计划与金钱计划同时确立
贷款即欠债,欠债总是不好的
保险不是理财,而是与“危险事故”相关的费用
孩子的梦想和未来,比退休金更重要
CHAPTER 03 与其教孩子制作零花钱账本,不如教他们如何管理存折
父母们都误解了零花钱的意义
只记录零花钱的账本,还不如不写
父母怎样教孩子管理零花钱
为孩子准备的三个存折
CHAPTER 04 只有父母懂了,才能教给孩子
父母必须懂的关于金钱的知识
我们家在韩国属于中产家庭吗
使用家庭账本,当然比不用更好
控制支出*为简单的方法
CHAPTER 05 孩子的经济习惯与父母相似
目标不明确的经济教育会害了孩子
不是有钱人,也能成为孩子的经济导师
父母需要弄清“拥有”和“消费”的概念
从我们的家庭现状出发
不要让孩子长大有钱了,成为暴发户
结语 用一生和孩子一起思考的经济习惯
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真正的经济教育只有在家庭中实现!在《跟孩子好好谈谈钱》一书中,作者曹振焕强调经济教育的核心不是在于省多少钱,购买什么产品等,而是在遇到与金钱有关的问题时怎样做出选择!这是习惯和态度的问题,在学校和金融公司是没法学到的。
父母不能为孩子代劳。所以,父母就要教孩子怎样慎重地将有限资源以合理的方式使用在更合适的地方,并帮助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这就需要父母学习必要的经济常识和培养良好的经济习惯。
最近,我读了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叫做《跟孩子好好谈谈钱:教给孩子的8个经济习惯》。这本书的书名就直击痛点,现在的父母们多少都有些回避和孩子谈论金钱话题,觉得“谈钱伤感情”或者“孩子还小不懂”,但实际上,从小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习惯,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这本书从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角度出发,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故事和实际操作的建议,让我这个做家长的受益匪浅。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延迟满足”的讲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年代,很容易养成即时享乐的习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很少体会到为了达成目标而努力等待的意义。书中通过一些小小的“挑战”,比如让孩子设定一个想要的东西,然后通过储蓄、完成家务等方式来“赚取”购买它的机会,让我看到了培养孩子耐心和毅力的可行性。我尝试着在家里复刻了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给孩子设立了一个“梦想基金罐”,每次他做完一件有挑战性的家务,或者在学校表现出色时,就可以往里面投钱。一开始他还有些不理解,但慢慢地,他开始意识到,想要的东西不是唾手可得的,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强调了“预算”的重要性。以前我总觉得让孩子做预算太复杂了,但他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其实可以从非常基础的层面开始。书中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表格和工具,让孩子能够记录自己的收入(零花钱、压岁钱等)和支出。通过这个过程,孩子可以直观地看到钱都花在了哪里,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可选项。我记得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通过制定预算,发现自己花了太多钱在零食上,于是她主动要求减少零食的开支,把省下来的钱用来买她一直想要的一本书。这个例子让我深有感触,原来孩子们并非不懂得取舍,只是需要有人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实践。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教孩子如何“花钱”,更强调了“赚钱”的观念。它鼓励家长引导孩子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创造价值,从而获得收入。这可以是帮家里做家务,也可以是利用自己的特长提供一些小服务,比如帮邻居遛狗,或者在社区里提供打印服务。我个人觉得,这种“靠自己双手赚钱”的体验,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让孩子明白,金钱的获取并非易事,也让他们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书中的一些“创业小点子”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家中创造更多让孩子参与的“小项目”。
评分这本书所倡导的“慈善与分享”的理念,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强调个人理财能力的同时,书中并没有忽视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的培养。它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将一部分金钱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或者支持有意义的公益项目。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经济能力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很多具体的方法,比如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捐款计划中,或者鼓励他们将自己不再需要的玩具捐赠出去。这种从小培养的分享意识,我相信会让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更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书中对于“投资”概念的讲解,也让我这个对投资一窍不通的家长看到了希望。它并没有涉及复杂的金融术语,而是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比喻,比如“种下一颗种子,等待它长成大树”,来解释复利和长期投资的意义。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投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甚至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模拟投资的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对未来的财务规划产生初步的认识,也能帮助家长克服对投资的恐惧心理,开始为家庭的长远未来做打算。
评分读完《跟孩子好好谈谈钱》,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的打破了我之前对“谈钱”的固有观念。这本书让我明白,与孩子谈论金钱,并非一件严肃到令人窒息的事情,反而可以成为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成长的绝佳机会。书中有很多小练习和互动环节,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这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我记得有一个关于“消费陷阱”的小故事,让我和孩子一起讨论了商家的营销策略,以及如何避免冲动消费。这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教育,更是思维方式上的引导,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理财”本身。 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省钱”或者“赚钱”,它更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一种“经济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让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时,能够更理性地分析利弊,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书中提出的“机会成本”概念,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让孩子理解这个概念,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和资源,更能让他们学会珍惜每一个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思考“如果我把这笔钱花在这里,就不能买那件东西了,哪个更重要?”这样的问题。
评分这本书让我最受益匪浅的一点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倾听”孩子关于金钱的想法。以前我总是习惯性地替孩子做决定,或者直接告诉他们“不可以”。但这本书强调,我们应该耐心听取孩子对于金钱的疑问和想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引导。比如,当孩子想要买一个昂贵的玩具时,我们不能直接否定,而是可以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它?你觉得它值这个价钱吗?有没有更便宜的替代品?”通过这样的对话,孩子不仅能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需求,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种“对话式”的沟通方式,让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书中关于“设定财务目标”的章节,也给了我很多具体的指导。它不仅仅是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什么,而是引导他们将目标具体化、量化,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步骤。比如,如果孩子想买一辆新的自行车,那么就需要计算出自行车的总价,然后根据自己的零花钱和储蓄计划,来计算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攒够钱。这种将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的方法,不仅让孩子看到了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让他们学会了规划和执行。我发现,当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时,他们的执行力会大大增强,也更能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对于“风险意识”的培养,也让我觉得非常及时和重要。在物质丰富的当下,孩子们很容易被各种“诱惑”所吸引,比如电视广告、朋友的攀比等等。书中通过一些小故事,向我们揭示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陷阱”,比如过度消费、不必要的借贷等等。这让我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风险意识,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如何避免损失,更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审慎地做出每一个决定。我开始尝试和孩子讨论一些关于“承诺”和“责任”的话题,让他们明白,每一次消费,都是一次承诺,而每一次储蓄,都是对未来的负责。 而且,这本书让我深刻地理解到,金钱教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贯穿孩子成长的过程。书中并没有提供所谓的“万能秘籍”,而是强调了“陪伴”和“引导”的重要性。它鼓励家长将金钱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成长。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较不同品牌的价格;在制定旅行计划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预算问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让孩子在实践中真正地掌握金钱的规律,并形成受益终身的经济习惯。
评分《跟孩子好好谈谈钱》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家庭教育和金钱的关系。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理财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负责任品格的书。书中提到的“家庭财务会议”的概念,让我眼前一亮。我从未想过,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像一家人一样讨论家庭的财务状况,以及如何共同为家庭的目标努力。这种开放和坦诚的沟通方式,不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也能够让他们从小就建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书中关于“消费决策”的讨论,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我如何引导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以及如何理性地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想要某件东西,并非因为他们真的需要,而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比如广告、同伴的攀比等等。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识别这些“虚假需求”,并做出更符合自身实际的消费选择。我开始尝试和孩子一起制定“购物清单”,并且在购物前,一起讨论清单上的每一项物品是否真的有必要购买。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让家长们能够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们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也给了我很多改进的方向。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零花钱管理”的小故事,主人公通过设定不同的“储蓄罐”,分别用于“日常开销”、“大额消费”和“应急备用”,让我觉得非常具有启发性。我尝试着在家中也为孩子设立了类似的“储蓄罐”,并且鼓励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每个罐子设定不同的目标。 而且,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还提供了很多可操作的实践方法。书中有很多具体的练习和表格,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比如,关于“预算制定”的表格,我发现它非常实用,能够帮助孩子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通过填写这个表格,孩子不仅能够学会如何记账,更能够学会如何分析自己的消费习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发现,当孩子开始主动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时,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在悄悄地提升。
评分《跟孩子好好谈谈钱》这本书,让我对“金钱观”的培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如何管理金钱,更是帮助他们建立一种积极、健康、负责任的金钱观。书中强调,金钱只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种工具,而不是人生的全部。它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去思考,金钱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用金钱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我开始尝试和孩子讨论一些关于“梦想”和“追求”的话题,让他们明白,无论拥有多少金钱,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生的价值本身。 书中关于“信用”的讨论,也让我觉得非常及时。在当今社会,信用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信用记录。这本书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向我们解释了“信用”的概念,以及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信用意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承诺,其实就是在建立他们的信用。比如,答应了孩子要带他去公园,就要说到做到;答应了孩子要给他买一本他喜欢的书,就要按时完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承诺,其实都在悄悄地塑造着孩子的信用观。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基础的“认识钱”开始,逐步深入到“储蓄”、“消费”、“投资”等更复杂的概念。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够轻松地接受。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关于“延迟满足”和“机会成本”的讲解,它们用非常生动的比喻,让孩子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我发现,当孩子开始理解这些概念时,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理性,也更加成熟。 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理财,它更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在面对金钱方面的问题时,这本书会引导他们去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寻找解决方案,以及如何从错误中学习。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之所以会犯错,并非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缺乏指导和实践。这本书提供的指导和实践机会,能够帮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并逐渐培养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