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分 类:科学教养
书 名:《妈妈教的数学》(Math Learned From Mum)
作者:孙路弘
定价:42.90 元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责编:陶亚雯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页码:181
字数:153 000
ISBN: 978-7-213-07664-0
[目录]
引言:每位妈妈都能锻造一个有价值的人
回:家里有一杆秤
物体的轻重是容易让孩子理解量化作用的切入点,而能够眼看到、动手尝试、直接体会并感受,更可以促进孩子理解数字的威力。寓教于乐就是来自生活的教育。
第二回:指尖上的数学
从数学的历史发展来看,十进制成为常用的计算体系应该与人类有10个手指有关。数字诞生在手指上,指尖上当然有美妙的数学。
第三回:粗心到底是什么
想当然地认为他应该会这个,他应该有积极主动的行为来重复检查。但儿童心理学让我了解到,孩子的本性越淳朴,就越不喜欢重复性的动作。如果妈妈换一个方法让孩子去做,那么主动性和被动性将会发生变化。
第四回:默想是智力发展的敌人
说出来的任何内容都是对自我意识的,是建立在自我思维的水平之上的。这就相当于为自己制造了双核的计算机处理器,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肯定能够单核的处理器。
第五回:应用题的关键难点
从孩子早期接受数学概念的能力来看,语言理解是基础的一关,也是初的难点。培养孩子对数学词汇的熟悉、理解,并渐渐形成认知。这样,当孩子再遇到应用题时,题意理解这一关就可以轻松跨过了。
第六回:从手指开窍出大脑智慧
对孩子来说,指尖上的数学并不是登堂入室的学术任务,而是启迪心智、启发思维、启动乐趣的探索过程。调动孩子运用手指参与不同形式的计算、数数和清点,都是大脑发育阶段合适、贴切的活动。
第七回:发烧是多少度
儿童心理学在谈到记忆力的时候有这样的解释:对一个事物的记忆来自于头脑中对这个事物的集中时间,集中的时间越长,对这个事物记忆的时间也就越长。
第八回:孩子懂了吗?妈妈怎么知道
做题并不能验证孩子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情况。作为妈妈,能够用来检验孩子对数学概念掌握情况的方式,就是观察或者询问。
第九回:满分学生没有未来
至今我从心里乐于教数学,热衷于辅导孩子数学,并能够快速找到孩子学习数学时卡住的原因,这些能力都应该归功于妈妈与我的交谈——面对考试卷子的交谈。
第十回:不会做题,只有三个可能
发现孩子有完全不会的题目时,父母要明确帮助孩子的目标是什么。不是替孩子把题目做出来,而是帮助他找到一条清晰的通路,理清楚题目的情况,弄明白题目希望他完成什么,或者鼓励他提出自己的疑问。
后记
蔡校长写给读者的话:生活处处皆数学
保教授写给读者的话:为未来浇灌数学之树
王博士写给读者的话:妈妈——早期智慧的培育者
测试题答案
●成长之初,孩子的脑海中并没有“数学”这个概念,而当他们发现父母、老师教的数学难以理解时,“数学”就渐渐变成“可怕”的东西,当心理上出现了本能地抗拒,探索数学的乐趣也就成为空谈。本书作者孙路弘,学数学出身,更是“中国奥数人”。他首度将数学启蒙与儿童心理学高度结合,运用“兴趣激活”的方式推动孩子智力自然发展。他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感受”数学,由此衍生通透、牢固和全面的数学思维。
●作者公开幼年成长日记,还原妈妈对自己进行数学启蒙的生活场景,总结其中的数学教学方法;帮助每位妈妈都能够“零门槛”带领孩子进入数学的天地!
●妈妈大的成功并不是教会了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把孩子追求知识的原始动机培养出来,这种求知的原始动机驱动孩子的一生。
l 从初中起就表现出的数学能力,并立志当数学老师。
l 如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四年后的1985年,响应国家号召,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书。中国的教师节也是从那年开始的。
l 不仅在课堂上授业解惑,也通过文字的形式来传播思想,把图书当作介绍数学学习方法的工具。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提供数学教育心得,运用微信跨国际沟通,教授加州、伦敦以及悉尼的学生。
l 在将数学中的方法论运用到教育方面也颇有心得。请关注作者即将出版的作品:《爸爸教的数学》《妈妈这样教数学》。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温馨的亲子插画风格,瞬间勾起了我许多童年回忆,也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了期待。拿到书的那一刻,沉甸甸的质感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印刷的纸张也很好,即使孩子翻来覆去地看,也不用担心很快就会损坏。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温暖的色调,配上生动有趣的插图,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非常适合小孩子。虽然书名叫“妈妈教的数学”,但我自己作为一位初为人母的读者,也从中受益匪浅。它并没有提供一堆死板的习题,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生活化的角度去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我常常在想,我们小时候的数学学习,是不是太过于强调公式和计算,而忽略了数学的本质?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数学就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从数数、分类、形状,到简单的加减,都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巧妙地融入孩子的日常。我迫不及待地想和我的宝贝一起探索书中的世界,不仅仅是为了教会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借此机会,与他建立更深层次的亲子连接,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而自然的事情。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阐述了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它并没有将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而是强调了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独特优势。我深受触动,因为它让我意识到,我的陪伴和引导,才是孩子学习路上的最宝贵财富。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解决孩子在数学学习上的一些困惑。他的好奇心很强,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疑问,但有时候,我发现自己很难用他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解释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为什么桌子是方形的?一共有几只小鸟?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一旦深入追问,我就会发现自己语言的匮乏。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及时雨一般,为我提供了许多灵感。它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辅书籍。我发现,原来数学可以如此有趣,如此贴近生活。书中关于“玩中学”的理念,让我耳目一新。它鼓励家长将数学融入到孩子日常的游戏和活动中,比如用积木搭高塔来理解“高”和“矮”的概念,或者用各种形状的玩具来学习几何图形。这让我意识到,强制性的灌输往往适得其反,而引导孩子在玩乐中自主探索,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观察力”的培养方法,它强调了孩子通过观察来认识世界,而数学思维正是建立在细致的观察和逻辑推理之上。这让我开始反思,我平时是不是太过于关注孩子的“结果”,而忽略了他们“思考的过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一步步地告诉我,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我的孩子,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引导他走向数学的世界。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好妈妈”的定义进行了重新解读。我一直以来都以为,作为一位好妈妈,就应该事事亲力亲为,将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然而,这本书却告诉我,真正的“好妈妈”,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它强调的不是“教”,而是“引导”,不是“给予”,而是“启发”。我非常赞同书中关于“放手”的观点。有时候,我们过于担心孩子出错,反而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本书鼓励家长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犯错,然后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更能够锻炼他们的抗挫能力。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这本书并没有把数学教育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将其融入到一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它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数学游戏,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任务。这让我开始意识到,我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比我教给他的具体知识更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数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亲子教育的书,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教育视野,也让我对“成为一位好妈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对“早期教育”这个概念感到有些模糊,总觉得它应该包含很多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技巧。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最朴实、最贴近生活的方式,阐述了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数学思维的启蒙。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将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联系起来,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数学无处不在。比如,在做饭的时候,可以教孩子认识不同的形状和数量;在玩玩具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分类和排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为孩子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套死板的教学计划,而是提供了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论。它鼓励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灵活运用书中的方法。这让我感到非常有信心,因为我知道,我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是独特的。这本书就像一本“生活数学百科全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我开始更加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和兴趣,试图从中挖掘出可以与数学相结合的元素。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孙路弘先生,他的名字在我看来就代表着一种智慧和经验。我一直都很欣赏那些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且能够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传达给读者的教育专家。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的标题吸引住了——“妈妈教的数学”,这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更为柔和、更为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而不是那种冰冷、程式化的教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书中并没有出现大量艰涩的数学术语,也没有枯燥乏味的公式推导,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将数学概念融入到亲子互动和日常生活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学故事”的讲述方式。它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爱上数学。这比直接给他们讲道理,效果要好得多。我之前一直担心,自己数学基础不够好,可能教不好孩子。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高的数学造诣,而是你如何去引导孩子发现数学的乐趣,如何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它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我也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数学启蒙者”。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孩子早期教育的妈妈,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科学引导孩子数学启蒙的书籍。当我看到“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它可能就是我要找的那一本。书中的内容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教你如何去“逼迫”孩子背诵公式,而是强调了“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数学教学理念。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数学游戏”的设计,这些游戏不仅有趣,而且能够有效地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书中介绍的用积木搭建不同形状的模型,或者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数量的比较和统计,都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告诉我们,要让孩子爱上数学,首先要让他们觉得数学是好玩的,是有趣的。我还会经常翻阅书中关于“数学观察力”的章节,它引导我如何去发现孩子身边的数学元素,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思考。这让我觉得,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责任,更是一种乐趣。
评分我一直相信,最好的教育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而在这其中,妈妈的角色至关重要。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了下来。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它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了妈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有趣、自然的方式,教会孩子数学。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鼓励妈妈们不要害怕自己的数学知识不够“高深”,而是要学会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数学,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解释数学。书中的许多例子都让我觉得非常贴切,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如何引导孩子认识数字和价格;在公园玩耍时,如何让孩子发现形状和规律。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数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温柔的方式,引导我成为孩子心中那个“好妈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风格非常吸引人,那种温馨的插画风格,让我觉得它一定充满了爱和智慧。我一直认为,早期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而非“灌输”。这本书的理念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它强调的是如何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日常活动,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而不是死记硬背。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学探索”的章节,它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比如,通过观察天上的云朵来认识不同的形状,或者通过数数路边的行人来理解数量的概念。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更能够让他们在玩乐中掌握知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数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亲子沟通和教育理念的书。它让我明白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的“好妈妈”。它所传达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理念,让我深有体会,因为我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爱和引导。
评分我一直坚信,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数学启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实用又具有启发性的家庭教育书籍。当我看到“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时,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共鸣。书中的内容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压力,反而让我感到一种轻松和愉悦。它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阐述了如何将数学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数学乐趣”的营造方法。它鼓励家长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比如讲故事、玩游戏、做手工等,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数学可以如此有趣,并非像我小时候那样枯燥乏味。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强调了“陪伴”的重要性。作者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享受学习的乐趣。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本增进亲子关系的书籍。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一个以孩子为中心,以乐趣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评分我是一个对育儿教育非常重视的妈妈,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地搜寻各种优秀的育儿书籍。当我看到“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了。这本书的理念非常新颖,它强调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观点,并且将数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我最欣赏的是,它并没有将数学教育描绘成一个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将其融入到孩子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书中的许多例子都让我觉得非常生动有趣,比如,通过数数家里的玩具来教孩子认识数字,或者通过玩拼图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这些方法不仅能够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还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还会经常翻阅书中关于“培养数学思维”的部分,它引导我如何去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数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妈妈的书。它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对未来的育儿之路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