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

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藤永保,林芸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亲子关系
  • 教育
  • 儿童心理
  • 家庭教育
  • 0-3岁
  • 育儿经验
  • 行为习惯
  • 亲子沟通
  • 蒙特梭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世纪摆渡人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ISBN:9787543311862
商品编码:2973458646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1-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

定价:10.00元

作者:(日)藤永保 ,林芸

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1-06-01

ISBN:97875433118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工具书>百科全书

内容提要


何谓“育儿”?一般认为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有的人以为,只要照顾婴儿的衣食住行,期待他长大,就可以了。其实,育儿并不是如此简单的事。的确,平常只是照料婴儿的衣食住行,除此以外,匀们还做了许多其他的事,只是没有察觉到罢了,所以才会出现上述的简单的回答。
一般家庭中,照料孩子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孩子也能够顺利地成长。因此,我们忽略了育儿所包含的重要意义。这可说是精神上的盲点,所以编辑部将本的书名取为《育儿盲点50题》,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稍微了教育儿上的盲点。本书并不是要找出以往育儿书籍的缺点。只是以这些盲点为线索,让大家仔细思考育儿的问题。
本书引进于日本,作者是从事多年研究的育儿专家。他针对家长认为是正确的培养教育方法,从理论到事例详尽地说明该教育其实是盲点,用盲点为线索,分50个方面进行说明,让大家仔细思考育儿的问题。

目录


1 母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生产、育儿建立的
2 肚子里的胎儿敏感地受到母亲情绪的影响
3 育儿用的奶粉和母乳在营养上的差异
4 “婴儿只要静静躺着就好了”是错误的想法
5 婴儿一生下来就可以看得到东西
6 纸尿布虽然很方便却会延迟排泄自立
7 婴儿出生半年内建立与母亲的联系
8 儿童味觉的发展重要的就是断奶期的体验
9 初生的婴儿先了解人而非物
10 正确回应婴儿笑容能使婴儿顺利成长
11 智能不仅受到遗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12 不需太早养成一个人睡的习惯
13 婴儿本身也喜欢音乐
14 辅助步行器对于步行训练没有帮助
15 1岁之后还不会走路也不要焦急
16 幼儿无法笔直走路也无法集中注意力走路
17 不必勉强矫正孩子的好恶但营养不能偏差
18 看似语言发展迟缓的男孩事实上智能相当发达
19 小孩学狗“汪汪”叫也毋需担心
20 幼儿的自慰不是异常行为但父母也要反省
21 吸吮手指并非是父母的情爱不足
22 孩子的口吃是由家人与身边的大人造成的
23 睡眠时间较短或不睡觉的孩子只要有精神就毋需担心
24 孩子的说话方式会因父母的考试及多样的经验而发展
25 对自己性别自觉的步就是知道自己是什么
26 非常害怕会造成困扰,但恐惧教育也是必要的
27 孩子的集中力很短暂但会集中精神在有兴趣的事情上
28 通过游戏丰富创造力、提高运动能力
29 乘车时让孩子站立也算是体贴亲之心
30 儿童杀生不见得是残酷
31 幼儿不了解上下、前后、左右
32 虽然拼命催促也无法让孩子展现行动
33 不应该因为不遵守约定而责备孩子
34 即使是相同的量与数幼儿却会因外观的不同而混淆
35 大人对颜色的执着会阻碍孩子对色彩感觉的培养
36 3-4岁的孩子无视于言语的指导
37 小孩子容易记住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东西
38 幼儿不可能同时注意许多事物
39 4岁以前的孩子独自过马路是很危险的
40 幼儿的交能意外事故在大人陪同下经常发生
41 儿童不见得完全了解大人所进行的交通安全教育
42 儿童的视野狭窄
43 不可以因孩子说谎就认为他是爱说谎的孩子
44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动作、父母要注意平常的行动和礼貌
45 孩子会把字写反并不表示无能力或异常
46 “洗澡时的算术”有助于对数的了解
47 看太多大人电视节目的孩子比较容易悲观
48 幼儿认为动的东西和人类一样都是活的东西
49 儿童的身体成长较快但是生存力较低
50 即使IQ提高也不能放任不管
结语

作者介绍


工具书>百科全书

文摘


工具书>百科全书

序言


工具书>百科全书


《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揭示新手父母的常见困惑,解锁科学育儿新思路 初为人父母,欣喜之余,往往也伴随着无尽的迷茫与焦虑。面对呱呱坠地的生命,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而新手父母们常常因为缺乏经验,在育儿的道路上磕磕碰碰,甚至不自觉地跌入一些“育儿盲点”,这些盲点如同一团团迷雾,阻碍着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 《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正是一本为所有渴望成为合格父母、却又深陷育儿迷思的家长们精心打造的指南。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育儿模板,而是以一种温和而深刻的方式,剖析了50个新手父母最容易忽视、最容易产生误解的育儿“盲点”。它不是一本教条式的理论书籍,而是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育儿导师”,通过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以及权威专家的科学解读,引导家长们走出思维误区,建立起科学、理性、富有爱的育儿观。 本书为何名为“肓儿教室”? “肓儿”二字,取自“病入膏肓”之意,在这里,我们并非要强调育儿的“绝症”,而是借用“膏肓”之穴,寓意那些最隐蔽、最不易察觉,但一旦触及便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育儿“穴位”。“教室”则象征着一个学习、交流、反思的空间。本书的目标,便是希望通过“肓儿教室”的集体学习,帮助家长们识别并解决那些潜在的育儿问题,避免“病入膏肓”的境地,让育儿之路更加顺畅、安心。 本书将如何帮助您? 1. 精准识别“育儿盲点”: 本书将50个育儿盲点进行分类归纳,涵盖了从孕期准备、新生儿护理、喂养习惯、睡眠规律、早期启蒙、行为习惯养成、情绪管理、亲子沟通,到家庭教育观念等方方面面。每一个盲点都配以生动的情景描述,让家长能够轻易地对照自身情况,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困惑与误区。 例如,在新生儿护理方面, 许多家长可能对宝宝的黄疸、脐带护理、甚至洗澡方式存在过度担忧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看似“小事”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正确应对策略。 在喂养方面, 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的选择,辅食添加的时机与方法,都会让新手父母头疼不已。本书将提供基于最新营养学研究的科学建议,帮助家长做出最适合自己宝宝的选择。 在睡眠问题上, “抱睡”、“奶睡”的利弊,如何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都是热门话题。本书将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宝宝睡眠的规律,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 孩子的不良习惯如何纠正?零食的界限在哪里?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如何把握?这些都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书将提供一套以鼓励和引导为主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与责任感。 情绪管理方面, 如何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有效安抚?如何避免在孩子面前失控?本书将强调情绪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沟通技巧。 亲子沟通上, 许多家长苦恼于“说不通孩子”,或者不知道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效交流。本书将教授建立良好亲子沟通模式的方法,让家庭对话更加顺畅。 家庭教育观念上, 溺爱与严苛的两极,如何平衡?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创造力?如何应对来自长辈的育儿“建议”?本书将引导家长形成更成熟、更健康的教育观。 2. 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每一个盲点背后,都隐藏着科学的育儿原理。本书不仅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提供清晰、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都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儿童发展心理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由权威专家团队审阅,确保其科学性与有效性。 例如,当讨论到“分离焦虑”这一盲点时, 本书不会简单地告诉家长“不要怕”,而是会从宝宝的心理发展阶段出发,解释分离焦虑是正常现象,并提供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策略,帮助宝宝逐步适应与父母的分离,例如“告别仪式”的建立、“延迟满足”的练习等。 对于“过度保护”的盲点, 本书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阐述过度保护对孩子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心理韧性的负面影响,并提供鼓励孩子尝试、允许犯错的实践方法。 关于“权威式管教”的争议, 本书会深入剖析其可能带来的心理创伤,并倡导“民主式”或“引导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 3. 倡导“无声的爱”与“觉醒的育儿”: 本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无声的爱”。爱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更是情感的连接、精神的支撑、以及对孩子成长的耐心等待。我们提倡家长用“觉醒”的态度去育儿,这意味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审视自己的行为,理解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被传统的观念或片面的信息所裹挟。 “无声的爱”体现在细微之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次温柔的拥抱,一个包容的微笑。本书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这些“无声的爱”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觉醒的育儿”则强调家长自身的成长。本书鼓励家长反思自己的原生家庭经历,识别自己可能从上一代继承的育儿模式,并有意识地进行优化。它也鼓励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保持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方式。 4. 强调“陪伴”的力量: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而感到愧疚,认为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本书将强调高质量陪伴的重要性,即便是短暂的陪伴,如果充满关注和互动,也能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书中将提供各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将陪伴融入日常生活,例如睡前故事时间、周末的亲子阅读、一起动手制作美食、或是简单的户外散步。这些看似平凡的时刻,却是建立深厚亲子关系的关键。 5. 构建积极的家庭氛围: 育儿并非是父母单方面的责任,而是整个家庭的共同课题。本书也将探讨如何营造一个积极、和谐、支持性的家庭氛围,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从中受益。 这包括如何处理夫妻育儿观念的差异,如何让祖辈参与到育儿中来,以及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安全感。 本书的独特价值: 面向普通父母的实用性: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每一个案例都贴近生活,让普通父母也能轻松理解和运用。 前瞻性与时代性: 本书紧跟时代发展,关注当下育儿领域的热点问题,例如电子产品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新时代父母的焦虑等。 强调“为什么”: 除了提供“怎么做”,本书更注重解释“为什么这样做”。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能帮助家长更深刻地认识育儿的本质,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启发式引导,而非强制灌输: 本书更像一个引路人,通过提问、解析、启发,引导家长主动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强行灌输某种单一的育儿模式。 谁适合阅读《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 即将成为父母的准爸妈: 提前储备育儿知识,避免走弯路。 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新手父母: 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育儿的各种挑战,需要科学指导。 对现有育儿方法感到困惑或瓶颈的家长: 渴望突破,寻找新的育儿思路。 希望提升亲子关系,建立更健康家庭氛围的家长: 关注育儿的长期发展与家庭幸福。 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早期教育感兴趣的读者: 获得更系统、更深入的知识。 《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是一本真正能够陪伴您走过新手育儿阶段的“良师益友”。它不会让您在育儿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而是点亮前行的灯塔,教会您辨识风浪,掌握航向,最终安全、快乐地抵达育儿的彼岸,见证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生命茁壮成长。本书希望能成为您在育儿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让您在每一次的尝试中都充满信心,在每一次的付出中都收获喜悦。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有幸读到这本《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我为人父母的旅程中,及时地为我点亮了一盏盏曾经晦暗不明的路灯。坦白说,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自认为在育儿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功课,也看过不少育儿书籍,对各种育儿理论和实践都略知一二。然而,《育儿盲点50题》却以一种极其精妙且直击人心的方式,让我意识到,原来在育儿这条看似熟悉的道路上,我竟然遗漏了这么多至关重要的细节。书中的每一个“盲点”,都仿佛是我曾经在育儿过程中不经意间擦肩而过,又或者被我习惯性地忽略掉的细节,它们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如同一根根细微的刺,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孩子的心灵成长,也影响着亲子关系的走向。作者的笔触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理解和同理心,仿佛能看到我内心深处的困惑和挣扎,然后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为我一一剖析。例如,书中关于“过度保护”的讨论,我曾经一直认为这是对孩子爱的表现,是让他们远离危险的必要手段。但读完这一章节,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过度的保护,反而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承担责任、以及建立自信的机会。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行为,那些自以为是“为你好”,实则可能阻碍孩子成长的“爱”,真的让我感到一丝羞愧,但也更加庆幸,还能在这本书的引导下及时调整。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将复杂的育儿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盲点”,让读者可以逐个击破,而不是被海量的信息淹没。每一个盲点都配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并将其与自己的育儿实践联系起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自我对话,一次对育儿理念的深度审视,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个更懂育儿、更懂孩子的父母的决心。

评分

《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的出现,简直就是我育儿道路上的“救星”!老实说,在当上父母之前,我总觉得育儿这事儿,凭着一股子“本能”和“常识”就能搞定,看了几篇育儿文章,感觉自己已经半个专家了。结果呢?现实总是狠狠地打脸。自从有了娃,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让我焦头烂额,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育儿能力。这本《育儿盲点50题》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育儿大门。它没有给我灌输那些遥不可及的“完美父母”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地指出了我在育儿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错误。书里提到的“50个盲点”,每一个都像是在说我自己的故事,让我忍不住拍着大腿说:“对!我就是这样!” 尤其是关于“无效沟通”那一章节,我一直以为自己和孩子有说有笑,关系很亲近,但读完之后才意识到,我很多时候只是在“说”,而没有真正地“听”,也没有真正地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书中列举的那些沟通误区,我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场景,真是太真实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批评,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改进方法,让我知道“原来我还可以这样做”。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一点点地引导我走出育儿的“迷雾”,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清晰、更有效的育儿方向。我真的太感激了,有了这本书,我不再是那个焦虑不安、手足无措的新手爸妈,而是充满信心地,朝着更科学、更合理的育儿方式前进。

评分

阅读《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的过程,就像是在玩一场“找不同”的游戏,只不过我找出来的不是图片上的细微差别,而是隐藏在我育儿习惯中的种种“错误”。我不得不承认,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确实存在着一些“育儿盲区”,而自己却浑然不觉。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这些隐藏的“盲点”一一揭示出来,让我惊叹于作者的洞察力。它不是那种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书,而是更侧重于“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做错了什么”,然后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找到更适合自己和孩子的解决方案。书中的每一道“题”,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测试,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育儿行为。例如,关于“期望值管理”的章节,我一直觉得孩子应该达到某个年龄段应有的能力,如果达不到就觉得是“偷懒”或者“不行”。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发展速度和方式都不同,我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支持,而不是用一个僵化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这种温和的提醒,让我感到被理解,而不是被指责。而且,书中的语言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轻松愉快,就像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样。我从中不仅学到了育儿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也让我对自己和孩子都更加宽容。

评分

《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这本书,真是一本让我“醍醐灌顶”的育儿宝典!在我看来,它最可贵之处在于,它没有将育儿描绘成一幅完美的画卷,而是坦诚地揭露了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坑”和“雷”,并且非常细致地分析了这些“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去规避。我之所以觉得这本书特别棒,是因为它能够触及到我内心深处那些不敢正视的育儿误区。比如,书中关于“过度干预”的论述,我曾经总是觉得孩子小,需要我时刻“盯着”,生怕他们出什么意外,结果现在看来,我的“关心”可能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探索欲和独立性。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虽然有些痛苦,但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书中的50个问题,每一个都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让我感觉作者非常了解我的困境,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了解决思路。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独立思考,寻找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方式。这让我感觉非常受到尊重,也更有成就感。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案例分析,它们都非常真实,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让我看到别人是如何走出相似的困境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育儿的知识,更是一种育儿观念的重塑,它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场完美的表演,而是一场充满爱、理解和成长的旅程。

评分

我必须要说,《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这本书,是近年来我读过的最“走心”的育儿书籍之一。它的标题就非常吸引人——“育儿盲点”,这一下就击中了多少父母的痛点。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努力,很用心,但有时候,正是因为“太用心”,反而可能进入了某些“盲区”,而自己却毫无察觉。《育儿盲点50题》这本书,就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能够精准地“把脉”,找到你育儿过程中潜在的问题。书中的每一个“盲点”,都配有详细的解释和案例,让你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犯了哪些错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情感需求”的论述印象深刻。我一直以为只要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就足够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多么重要,而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忽略了对孩子情感的细致体察和回应。这种“原来是这样”的顿悟,让我既有些懊恼,又感到庆幸。庆幸的是,我还有机会去修正。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充满了智慧和力量。它不会给你灌输一套固定的育儿模式,而是引导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育儿方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评分

《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这本书,真的给我的育儿之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一直以为自己在育儿方面做得还不错,也看了不少书,也听了不少讲座,但这本书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很多自己都没发现的问题。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做”的书,而是“提醒你可能做错了什么”的书,这种反向的切入方式,反而更加具有警示意义。书中的50个“育儿盲点”,每一个都像是作者在和我一对一地对话,细致地剖析我可能存在的误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规矩的建立”这一部分。我一直觉得给孩子定规矩很重要,但书中指出,很多时候我们制定的规矩,可能过于死板,或者执行起来前后矛盾,反而让孩子感到困惑和抵触。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规矩的建立,更重要的是与孩子沟通,让他们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服从。这种细腻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而且,书中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就像在听一个有经验的长辈在分享育儿心得,没有丝毫的架子,充满了真诚和关怀。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给了我育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种心态的转变,让我更加平和、更加理性地面对育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当我翻开《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育儿书籍琳琅满目,很多都大同小异。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它没有像其他书籍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育儿理论,而是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角度,直击育儿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盲点”。书中的每一个“盲点”,都像是作者在我耳边轻轻提醒:“嘿,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这种方式非常温和,却又极其有效,让我忍不住开始审视自己的育儿行为。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过度鼓励”的讨论。我一直信奉“多鼓励孩子”,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过度的、不分青红皂白的鼓励,反而可能让孩子对赞美产生依赖,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这种 nuanced(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耳目一新。书中的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让我能够立刻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育儿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找到可以改进的方向。它没有给你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引导你去发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真的就像是我的“育儿导航仪”,为我指明了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区域,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应对育儿的种种挑战。

评分

《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过的最“干货”的育儿书籍之一。它没有冗长的理论,也没有空泛的道理,而是用极其精炼的笔触,直击育儿过程中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盲点”。当我看到书名时,就觉得非常有吸引力,因为我相信,作为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盲区”,而自己却浑然不知。这本书就像是我的“育儿体检报告”,精准地指出了我的“健康隐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界限感”的探讨。我一直以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是无边界的亲密,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建立清晰的界限,对于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书中提供的分析和建议,都非常具有实践性,让我能够立刻将其运用到日常的育儿中。它不是让你去改变整个育儿模式,而是从一些细微之处着手,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我曾经因为一些育儿问题而感到焦虑不安,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更有方向感了,也更加自信了。它让我明白,育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育儿盲点50题》,就是我学习过程中最得力的助手。

评分

不得不说,《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新手爸妈”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努力地在学习育儿知识,但总感觉在某些方面,自己好像总是“摸不着门道”。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育儿的道路上,为我指出了那些容易“翻车”的弯道。它没有给我灌输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而是从最接地气、最生活化的角度,揭示了我们可能存在的“育儿盲区”。比如,书中关于“过度解释”的讨论,我以前总是认为,多给孩子解释,他们就更容易理解。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过度的解释,反而可能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机会。这种颠覆性的认知,让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行为。而且,书中的50个“盲点”,都配有非常生动的案例,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并且清晰地看到,自己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犯着同样的错误。它不是让你感到羞愧,而是让你感到被理解,然后引导你去积极地改变。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育儿指导”,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育儿路上的种种挑战。

评分

《育儿盲点50题——肓儿教室》这本书,绝对是给我育儿知识体系带来一次“大洗牌”的佳作。我之前读过的育儿书,大多是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独特,它更侧重于“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做错了什么”。这种“反向思维”的方式,反而更能引起我的警觉和反思。书中的每一个“盲点”,都像是作者对我的一次“点拨”,让我茅塞顿开。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比较心理”的部分。我曾经总是忍不住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觉得这样可以激励他。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种比较,反而可能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并且扼杀他们独特的闪光点。这种深刻的剖析,让我既感到一丝惭愧,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修辞,但却充满了智慧和力量。它不是强硬地告诉你必须怎么做,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探索,去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方式。这本书,让我明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需要的不仅仅是爱,更重要的是理解、尊重和不断地自我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