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GB 19079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标准释义
定价:80.0元
作者:冯连世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06678728
字数:59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冯连世主编的《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 术要求系列标准释义》共分3章,**章绪论回顾了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编制和发 展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系列标准中 的26个部分进行释义,阐释标准中的重要条款,方便 用户获得相关方面的信息;第三章为26个系列标准的 原文。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使用《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 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的人员,也可供体育经营相 关领域的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看起来像是解读国家标准的书,着实让我这位常年混迹健身房和体育馆的业余爱好者感到一丝好奇,但我的阅读体验却主要集中在那些与我日常运动息息相关,却又经常被忽略的“幕后”细节上。比如,我一直觉得学校操场的塑胶跑道闻起来有点刺鼻,但这本书显然不会告诉我如何调配出那种味道,它更侧重于这种跑道在设计阶段需要满足的摩擦系数、回弹性标准,以及在长期使用后如何通过检测来判断其是否依然“达标”。我更关注的是,当我去游泳馆换衣服时,更衣柜的通风要求是否符合规范,淋浴区的防滑处理是否达到了某个特定的等级——这些细节,才是直接影响我安全和舒适度的关键。坦白说,我更期待看到的是关于新型运动场馆材料的介绍,比如新型的草皮技术或者更高性能的室内木地板,能让我了解一下我们所使用的设备背后那些严谨的科学依据。这本书如果能多加入一些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比如“不符合标准A”的场馆和“符合标准B”的场馆在用户体验上的具体差异,那读起来会更有代入感,也更能体会到标准背后的价值所在。目前看来,它更像是一本给场馆管理者或工程师的“操作手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使用者来说,除非遇到设施损坏需要投诉,否则这些深奥的条文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跑者,我真正渴望的是一本能帮助我提升训练效率和科学性的读物,而不是关于“建筑结构承重要求”的百科全书。当我拿起一本名字带有“技术要求”的书时,我本能地会期待它能深入解析空气动力学在自行车头盔设计中的应用,或者不同温度湿度下,室内篮球场的湿度控制如何影响篮球的弹跳高度和球员的体能消耗。想象一下,如果书里能有一章专门讨论,在不同海拔高度下,户外运动场地的照明亮度标准应该如何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视觉疲劳,那才真正能触动我这个经常进行户外长距离训练的人。现在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内部参考资料,充满了对安全系数、材料认证和维护周期的详细规定。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关于运动生理学和环境科学交叉领域的知识,比如如何通过优化场馆设计来促进运动员的恢复,或者如何利用自然采光来减少场馆的能耗,同时又不影响运动表现。这种对“运动体验优化”的侧重,远比那些关于消防通道宽度或者无障碍设施坡度的规定更能激起我的阅读兴趣。
评分说实话,我对那些充满了法律条文和技术参数的指南通常敬而远之,我更喜欢那种故事性强、能引发思考的文本。如果这本书能以一种更具批判性的视角来审视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我会更感兴趣。比如,探讨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满足“基本”的安全标准,而不是一味追求最高级的“技术要求”;或者,分析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场馆,在面对现代化的改造需求时,如何在保护其文化价值和满足新标准之间找到平衡点。我希望能读到一些关于“标准制定背后的社会博弈”,了解为什么某些参数被设定为这个数值,而不是其他,这背后是否有行业垄断或利益集团的影响。对于我这个热爱运动的普通人来说,我更关心的是,这些冰冷的标准是如何最终转化为我能够接触到的、有温度的公共服务的。如果这本书能增加一些访谈,采访那些在恶劣条件下坚持运营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分享他们“变通”和“执行”标准的心得,那无疑会是一部更有血有肉的作品。
评分我一直以为,衡量一个体育场馆好坏的标准,更多在于它的“氛围感”和“专业度”,比如草坪的平整度、观众席的视野布局、以及赛事的组织能力。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期待它能深入剖析这些“软性”指标如何量化,如何纳入一个标准体系。例如,对于一个高水平的田径场,除了跑道材料,它的风速屏蔽设计是否也应被纳入考察范围?在篮球馆中,地板的吸震系数固然重要,但观众席的声学设计如何影响裁判的判断和球员的专注度?这本书似乎将重点完全放在了硬件设施的“物理”合规性上,而忽略了构成“体育体验”的那些更为精妙和复杂的环境要素。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套全面的评价系统,它不仅要求设施本身安全可靠,还要能够促进高水平运动表现的发挥,并为大众提供愉悦的健身环境。缺乏对“使用体验”的深入探讨,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在我的认知中大打折扣,它更像是一套政府验收的清单,而非指导优化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名称听起来非常“官方”和“权威”,这让我联想到了一系列复杂的图表和晦涩的术语,但我的阅读偏好更倾向于那种能激发灵感的、关于未来运动趋势的探讨。我热衷于了解,在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未来的体育场馆该如何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健康数据,并动态调整场馆内的微气候。例如,一个智能化的足球场,是否能根据场上球员的运动负荷,自动调整喷灌系统的水量和频率,以维持最佳的草皮状态?这本书如果能跳出传统的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学范畴,去探讨如何将“数字化”和“个性化服务”纳入到场馆标准中,那将会是一次革命性的尝试。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份描绘“未来运动生活场景”的蓝图,而不是一份罗列“现有设施验收规范”的清单。对于我们这些走在科技前沿的体育爱好者来说,那些关于传感器布局、数据接口规范等前瞻性内容,才是我真正想从中获取的宝贵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