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体育博士文丛: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
定价:28.00元
售价:19.6元,便宜8.4元,折扣70
作者:王梅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811007725
字数:
页码: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中国体育博士文丛: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是篇由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书籍。该论文以实验的形式呈现,《中国体育博士文丛: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共分六部分,涉及文献综述、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硅橡胶植入后对周围关节软骨的影响。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硅橡胶植入可以作为修补关节软骨缺损的一种方法,植入硅橡胶可延缓由于关节软骨缺损导致的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缺损如果不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将在短期内形成骨关节炎。本研究所采用的硅橡胶可作为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材料。I型前胶原mRNA可能可以作为早期0A的分子标志。
1 文献综述
1.1 正常关节软骨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1.1.1 关节软骨细胞与潮线
1.1.2 基质成分
1.1.3 水分
1.1.4 胶原
1.1.5 蛋白多糖
1.1.6 非胶原蛋白与糖蛋白
1.1.7 脂质
1.2 正常关节软骨的营养与代谢
1.3 软骨损伤的病因及病理
1.4 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的研究进展
1.5 硅橡胶的应用进展
1.6 既往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的研究工作
1.7 小结
2 前言
3.1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 材料和试剂
3.3 实验步骤
3.3.1 动物模型
3.3.2 实验分组
3.3.3 检查指标
3.3.4 标本取材
3.3.5 大体观察
3.3.6 石蜡标本制作
3.3.7 苏木素一伊红染色
3.3.8 甲苯胺蓝染色
3.3.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3.10原位杂交染色
4 结果
4.1 大体观察
4.2 X线观察
4.3 镜下观察
4.3.1 正常关节软骨
4.3.2 滑车关节软骨
4.3.3 髌骨关节软骨
4.3.4 关节软骨I,II,III型前胶原mRNA的合成
4.3.5 关节软骨I,II,III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4.3.6 硅橡胶植入对脑、心、肝、肾组织的影响
4.3.7 硅橡胶植入对膝关节内滑膜的影响
5 讨论
5.1 硅橡胶植入后关节软骨的变化
5.2 硅橡胶植入后的固定情况
5.3 硅橡胶植入对软骨前胶原mRNA合成的影响
5.4 硅橡胶植入对软骨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5.5 胶原蛋白合成与前胶原mRNA合成之间的联系
5.6 硅胶植入对脑、心、肝、肾组织的影响
5.7 硅橡胶植入对滑膜组织的影响
6 结论
附图及说明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
致谢
王梅,1975年1月出生,湖北武汉市人,医学博士,现就职于武汉体育学院。1992年考入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1997年获学士学位。1997~2000年在武汉体育学院师从扈克文教授,专业为运动医学,研究方向为运动损伤,获得硕士学位。2000~2003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于长隆教授,专业为运动医学,研究方向为运动创伤防治,并获博士学位。参编的著作有:《体育生物学医学基础研究与进展》,合译的著作有:《骨科基础科学:骨关节肌肉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主要参与的课题有:《人工材料修补关节软骨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运动员应激损伤机理和调控方法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项目)、《中国运动员生理、心理、营养常数调查》(国家科技部课题)。现为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教学并进行运动损伤、医务监督的研究。
这套《中国体育博士文丛》的选题眼光着实不错,每一次翻阅都能找到一些前沿又实用的研究成果。这次拿到的是关于运动损伤修复方面的,光看书名就觉得十分有分量,“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这无疑是瞄准了当前运动界,乃至社会大众都普遍关注的关节损伤问题。我们知道,关节软骨一旦受损,修复的难度是很大的,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甚至需要手术,而术后的恢复期也漫长而痛苦。所以,任何能够提出有效、创新的修复方案的研究,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本书的出现,恰恰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我尤其期待看到实验研究的具体设计,比如采用了哪种类型的硅橡胶,其生物相容性如何,植入后的稳定性怎么样,以及在动物模型上进行的实验效果评估,包括软骨的再生情况、功能恢复程度等等。作者是否能够通过严谨的实验数据,证明硅橡胶在修补关节软骨方面的确切疗效,这是我最想知道的。而且,作为博士文丛,想必其学术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理论基础扎实,方法学可靠,数据分析科学,这对于我这样关注体育健康和医学前沿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知识财富。
评分读到这本《中国体育博士文丛》中的《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运动员受伤后无奈的场景。关节软骨损伤,尤其是在高强度对抗性运动中,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职业病”。传统观念中,一旦软骨磨损严重,往往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甚至日常生活也会受到长久影响。而这本书的标题,则像是一道曙光,带来了“硅橡胶修补”这样充满科技感和希望的词汇。我十分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科学原理,能够让一种看似普通的材料——硅橡胶,在精密而脆弱的关节软骨修复领域发挥作用?它的生物力学特性是否能够完美契合关节的运动需求?在植入过程中,又需要克服哪些技术上的挑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详细的解答。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我想了解作者是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设想的。是采用了体外实验还是体内实验?如果是体内,那么动物模型的选择是否恰当?实验的对照组又是如何设置的?数据分析是否全面,结论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可能为运动损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更在于它所体现出的中国学者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物材料在医疗领域应用颇感兴趣的读者,我对《中国体育博士文丛》中的《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这本书感到非常振奋。关节软骨的再生能力极弱,是临床上一个棘手的难题,而运动损伤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硅橡胶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一直备受关注。本书的研究方向,将硅橡胶与关节软骨的修补结合起来,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富有潜力的尝试。我非常期待了解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材料“嫁接”到受损的软骨部位,并实现有效的修复。具体来说,我希望能看到关于硅橡胶材料本身的特性介绍,例如其弹性模量、表面形貌、孔隙结构等,这些是否经过特殊设计以促进软骨细胞的附着和增殖?实验研究的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详尽的材料制备、细胞培养、动物模型构建以及术后评估的细节。例如,是否采用了组织工程的理念,将硅橡胶作为支架,引导自体或异体软骨细胞生长?或者,硅橡胶本身是否具有某种促再生功能?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对中国体育科技和生物医学的进步充满了期待。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关注体育领域的前沿科技,特别是那些能够直接改善运动员运动表现、延长职业生涯,甚至造福普通大众健康的科研成果。《中国体育博士文丛》中的《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这个题目,瞬间就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关节软骨的损伤,尤其是对于需要频繁进行跳跃、跑动、急停等动作的运动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也常常导致他们过早退役。这本书所提出的“硅橡胶修补”,让我联想到这种材料在假肢、医疗植入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但将其应用于精细且功能复杂的关节软骨修复,其难度和创新性可见一斑。我最想探究的是,这项研究在实验层面是如何进行的。是否涉及到新型硅橡胶材料的研发?其生物相容性如何,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的风险?在实验动物身上,如何精确地模拟关节软骨的损伤,然后植入修复材料?术后的评估标准是什么?是否关注了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这本书的出现,不仅代表了中国学者在这一细分领域的努力,也可能为攻克运动损伤难题带来新的突破口。
评分在我的认知里,关节软骨的损伤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关节的健康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竞技水平。《中国体育博士文丛》推出的这本《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无疑触及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痛点。光是“硅橡胶修补”这个概念,就足够引人遐想,因为它暗示着一种非生物源性材料的介入,用于修复自身组织。我迫切地想要了解,作者是如何设计这种硅橡胶材料,使其能够有效地“扮演”关节软骨的角色?它是否具有足够的弹性来承受运动带来的冲击?它的表面是否经过处理,能够吸引和支持软骨细胞的生长?实验研究部分,我希望看到严谨的设计,比如作者如何创建可重复的关节软骨损伤模型,以及如何植入硅橡胶材料。更重要的是,关于实验效果的评价,我希望看到多维度的分析,不仅仅是病理学上的组织学观察,还应该包括力学性能的测试,以及动物模型在恢复期内的运动能力评估。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切实可信的实验证据,那么它对运动医学的贡献将是不可估量的,也代表了中国科研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