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报告(2016)/中国体育发展报告系列
定价:54.00元
作者:肖林鹏,孙荣会,陈洪 等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64426095
字数:
页码: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报告(2016)/中国体育发展报告系列》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上篇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内容、方法、细则和流程等进行了介绍。其次,中篇对2015年底开展的示范性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工作进行具体介绍;后,下篇对2015年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调研情况进行解读,主要从发展概况、基础条件、组织管理、活动开展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目录
上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
1 俱乐部评估的背景
2 俱乐部评估的目的
2.1 开展评估是主动转变职能的体现
2.2 开展评估是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俱乐部的抓手
2.3 开展评估是俱乐部健康有序发展的促进剂
3 俱乐部评估的基本依据
3.1 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理论
3.2 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实践
3.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实践
3.4 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规定
4 俱乐部评估的宗旨与原则
4.1 评估宗旨
4.2 评估原则
5 俱乐部评估的方法
5.1 功效系数法
5.2 两次记分法
5.3 层次分析法(AHP)
5.4 综合评估法
5.5 逻辑框架法
5.6 人工神经网络法
5.7 评估模型方法
6 俱乐部评估的指标体系
6.1 评估的整体框架
6.2 评估的指标体系
6.3 评估指标解读
7 俱乐部评估实施细则
7.1 评估指标使用说明
7.2 评估实施说明
7.3 青少体育俱乐部评估实施办法(示例)
7.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申报书(示例)
中篇: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定
8 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定的指标体系
8.1 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界定
8.2 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定的指标体系
9 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定实施方案
9.1 评定目标
9.2 评定时间
9.3 评定程序
9.4 评审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9.5 评定实施细则
9.6 评定实施说明
9.7 评审通知
9.8 评定结果
下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
10 俱乐部发展概况
10.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情况
10.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分布情况
10.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单位情况
10.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项目情况
11 俱乐部的基础条件
11.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注册登记情况
11.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人员情况
11.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场地设施资源情况
11.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费资源情况
12 俱乐部的组织管理
12.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情况
12.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规章制度情况
13 俱乐部的活动开展
13.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活动项目情况
13.2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会员情况
14 俱乐部的发展能力
14.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情况
14.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接受捐赠和资助情况
14.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收形式情况
14.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和募捐情况
14.5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外宣传与交流情况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上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
1 俱乐部评估的背景
2 俱乐部评估的目的
2.1 开展评估是主动转变职能的体现
2.2 开展评估是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俱乐部的抓手
2.3 开展评估是俱乐部健康有序发展的促进剂
3 俱乐部评估的基本依据
3.1 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理论
3.2 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实践
3.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实践
3.4 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规定
4 俱乐部评估的宗旨与原则
4.1 评估宗旨
4.2 评估原则
5 俱乐部评估的方法
5.1 功效系数法
5.2 两次记分法
5.3 层次分析法(AHP)
5.4 综合评估法
5.5 逻辑框架法
5.6 人工神经网络法
5.7 评估模型方法
6 俱乐部评估的指标体系
6.1 评估的整体框架
6.2 评估的指标体系
6.3 评估指标解读
7 俱乐部评估实施细则
7.1 评估指标使用说明
7.2 评估实施说明
7.3 青少体育俱乐部评估实施办法(示例)
7.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申报书(示例)
中篇: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定
8 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定的指标体系
8.1 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界定
8.2 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定的指标体系
9 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定实施方案
9.1 评定目标
9.2 评定时间
9.3 评定程序
9.4 评审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9.5 评定实施细则
9.6 评定实施说明
9.7 评审通知
9.8 评定结果
下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
10 俱乐部发展概况
10.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情况
10.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分布情况
10.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单位情况
10.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项目情况
11 俱乐部的基础条件
11.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注册登记情况
11.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人员情况
11.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场地设施资源情况
11.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费资源情况
12 俱乐部的组织管理
12.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情况
12.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规章制度情况
13 俱乐部的活动开展
13.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活动项目情况
13.2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会员情况
14 俱乐部的发展能力
14.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情况
14.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接受捐赠和资助情况
14.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收形式情况
14.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和募捐情况
14.5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外宣传与交流情况
后记
这本书的封面上“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报告(2016)”几个字,立刻引起了我作为家长和体育爱好者的浓厚兴趣。青少年体育是国家未来的基石,而俱乐部的角色更是至关重要。我一直很想了解,在2016年,中国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究竟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的阶段?它们在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培养体育人才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是否存在一些值得推广的成功模式?又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挑战?我期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如,俱乐部是如何招募和培训教练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能够兼顾趣味性和专业性?家长在俱乐部运作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资金来源是否多元化,能否保障俱乐部的持续运营?更深层次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更完善、更具活力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生态系统的思考,或许还能引发一些关于政策制定和行业规范的讨论,让更多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体育产业动态的研究者,我对于《中国体育发展报告系列》中的每一份报告都相当重视。特别是这份关于“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报告(2016)”,它切入了一个非常关键且具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我期待报告能够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例如,当年俱乐部数量、会员规模、地域分布、项目种类等硬性指标,从而勾勒出当时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全景图。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报告能够深入分析俱乐部运营的内在逻辑,比如市场化运作的程度、盈利模式的多样性、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关系,以及商业资本的介入情况。了解这些,对于我理解中国体育产业的结构性变化,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探索新的商业机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如果报告能对不同类型俱乐部(例如,专业体育输送型、全民健身普及型、素质教育导向型等)进行分类研究,并对比它们的特点和成效,那就更加理想了。
评分说实话,我只是一个普通孩子家长,对体育也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家孩子现在也到了可以开始接触一些课外体育活动的时候了,我总想着让他多运动运动,将来身体好。可是,市面上各种体育培训班、俱乐部眼花缭乱,到底哪个好,哪个适合我家孩子,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这本书既然是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我想它应该能给我一些指导吧?比如,怎么去判断一个俱乐部是不是正规的?教练有没有资质?训练内容是不是科学,不会把孩子累坏了?费用是不是合理?有没有什么安全保障措施?我最希望的是,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具体的建议,让我知道怎么给孩子选择一个真正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体育俱乐部,而不是交了钱,孩子也受累,家长还担心。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从事青少年体育培训工作的教练,我深切体会到,一个规范、健康的俱乐部体系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意义。这份《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报告(2016)》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迫切想知道,在2016年,我们这个行业当时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是场地设施不足?还是教练人才短缺?亦或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我希望报告能基于深入的调研,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改进教练培训体系,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体育人才,如何创新俱乐部的运营模式以提高其可持续性。同时,我也关心在当时,哪些地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模式较为成熟,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能够帮助像我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为更多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服务。
评分我最近对中国体育产业的非职业化发展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与青少年群体相关的部分。这本书的题目——《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报告(2016)》——正是我所关注的焦点。我非常好奇,在2016年,中国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整个体育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被定义的?它们与学校体育、职业体育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关系?报告是否涉及了俱乐部在体育人口扩大、健康生活方式推广以及早期体育人才发掘等方面的贡献?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报告能够深入剖析这些俱乐部在运营过程中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包括其收入来源、成本构成、市场营销策略等,以及这些模式在当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更全面地理解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逻辑和未来潜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