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学(第二版) 9787313059369

观赏植物学(第二版) 978731305936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童丽丽 著
图书标签:
  • 观赏植物学
  • 园艺
  • 植物学
  • 园林
  • 花卉
  • 植物分类
  • 植物形态
  • 植物生理
  • 园艺技术
  • 植物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059369
商品编码:2972951837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观赏植物学(第二版)

定价:43.00元

售价:29.2元,便宜13.8元,折扣67

作者:童丽丽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3130593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观赏植物学(第2版)》(作者童丽丽)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观赏植物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7章,章为概论,对观赏植物学的定义,观赏植物 的分类、作用、栽培历史等作了简要叙述;第2至第5章采用实用分类法,按观赏植物的观赏部位,分为观花、观叶、观果、观茎干、观芽5大类,对 它们作了具体详尽的介绍,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第6章介绍了常见的草坪及地被植物;第7章结合实际案例诠释了观赏植物在景观营造中的具体应用。
  《观赏植物学(第2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 对性和先进性,突出了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培养。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园林、园艺、环境艺术、城市规划、林学、生态学、旅游等专业使用,也可供 其他相关人员参考。


目录

1 概论
1.1 观赏植物学的含义及观赏植物的栽培历史
1.2 观赏植物的作用
1.3 观赏植物的分类
1.4 观赏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2 观花植物
2.1 观花植物的定义及分类
2.2 常见的一二年生观花植物
2.3 常见宿根观花植物
2.4 常见球根观花植物
2.5 常见水生观花植物
2.6 常见岩生观花植物
2.7 常见花灌木
2.8 常见观花乔木
2.9 常见观花藤本
3 观叶植物
3.1 观叶植物的定义与分类
3.2 草本类观叶植物
3.3 多浆类观叶植物
3.4 木本类观叶植物
3.5 竹类观赏植物
3.6 棕榈类观赏植物
4 常见的观果植物
4.1 观果植物的定义及分类
4.2 草本类观果植物
4.3 木本类观果植物
5 其他观赏类植物
5.1 观茎干类植物
5.2 观芽植物
6 常见的草坪及地被植物
6.1 草坪与地被植物的定义
6.2 常见的草坪植物
6.3 常见的地被植物
7 观赏植物在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7.1 观赏植物在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原则
7.2 观赏植物造景与配置的基本形式
附录 中国部分城市市花和市树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深入植物世界的探索:观赏植物学(第二版)之外的植物学画卷 本书旨在拓展读者对植物世界的理解,聚焦于那些未被《观赏植物学(第二版)》深入探讨的领域,为植物学爱好者、园艺从业者以及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个更为广阔和深入的知识框架。我们不再局限于观赏价值的视角,而是从植物的生命历程、生态适应、分子机制以及人类文化中的复杂角色等多个维度,重新审视这个绿色王国。 第一部分:植物的生命奥秘——从细胞到系统 本部分将深入植物生命活动的微观和宏观层面,探究构成植物生命力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精密结构与功能动态 不同于仅关注形态描述的教科书,本章将重点解析植物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动态功能。例如,叶绿体如何通过精密的蛋白组装和光合天线系统,实现对不同光质的捕获和能量转换效率的最大化。我们将探讨液泡在细胞膨压调节、营养物质储存以及次生代谢产物隔离中的关键作用,并剖析细胞壁的复杂多层结构(初生壁、次生壁、中胶层)如何实现机械支撑与生长塑性的完美平衡。此外,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类固醇)与环境因子(光照、温度、重力)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将是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本章关注植物形态的形成过程,即形态建成(Morphogenesis)。我们将详细阐述芽原基的形成机制,侧重于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如形成层)的活动调控。发育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如ABCDE模型在花器官发生中的应用和变异,以及染色质重塑在决定组织命运中的角色,将被引入。对于非对称生长、枝条分杈模式(如对生、互生、轮生)的数学模型和植物激素梯度控制,也将进行详尽的分析。 第三章:植物的繁殖策略与遗传变异 本书将超越传统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分类,探讨植物在不同生境下进化出的多样化繁殖策略。我们会深入研究传粉生物学的复杂交互作用,包括植物如何通过花蜜、花粉的化学信号精确“引诱”特定的传粉者,以及对异交与自交的遗传调控网络。对于生殖隔离机制、群体遗传学中的基因流,以及植物育种中如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来加速重要性状的改良,也将有系统性的介绍。 第二部分:植物与环境的互动——生态适应的智慧 本部分将视角转向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它们如何应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 第四章:植物生理生态学:环境胁迫的应对机制 环境的波动是植物生存的最大挑战。本章将细致分析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干旱、盐碱、极端温度、重金属污染)的生理和分子适应机制。例如,干旱胁迫下,植物如何通过调节气孔导度、合成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以及激活特定基因表达来维持水分平衡。对于光合作用在逆境下的保护机制(如光抑制和非光化学猝灭NPQ),也将进行深入探讨。 第五章:植物群落结构与生态位分化 本章从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植物的生存竞争。我们将讨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群落演替的理论模型,以及植物如何通过资源分配(根冠比)和化感作用(Allelochemicals)来占据特定的生态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热带雨林、沙漠、高山草甸)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将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第六章:植物的防御与互惠关系 植物并非被动的存在,它们拥有复杂的化学防御系统和信号网络。本章将剖析植物如何识别植食性昆虫或病原菌的信号(如鞭毛蛋白、几丁质),并启动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或局部防御反应。同时,我们将关注植物与有益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例如根瘤菌固氮过程的分子机制,以及菌根真菌网络在植物间物质传输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植物的化学世界与应用前沿 本部分关注植物体内产生的复杂化学物质,及其在药物开发、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中的潜力。 第七章: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与生物合成途径 植物体内数以万计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萜类、酚酸)是其防御和信号传导的基石。本章将系统梳理三大类次生代谢产物的核心生物合成途径(如莽草酸途径、甲羟戊酸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并重点介绍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在模式植物或酵母中重组这些复杂途径,以实现高附加值化合物的定向生产。 第八章:植物生物技术的前沿进展 本章聚焦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我们将详细介绍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在植物改良中的应用),如何实现对作物重要性状的精准调控。同时,对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解析植物复杂性状(如抗逆性、次生代谢物积累)中的整合应用,也将进行深入的阐述。 第九章:植物在非传统领域的应用拓展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超越传统的农业和园艺领域,探讨植物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新角色。这包括植物在生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中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吸收与转化能力,植物基生物材料的开发(如纤维素纳米晶体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以及利用植物作为生物传感器监测环境变化的潜力。我们还将回顾植物在传统医药体系中的应用案例,并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解析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 通过上述九个维度的深入探讨,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且紧跟科研前沿的植物科学图景,它为读者提供了超越单纯“观赏”范畴的、对生命科学的深刻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各种植物,特别是那些能够给生活增添色彩和情调的观赏植物充满好奇。市面上关于花卉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深入浅出、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却不多。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介绍观赏植物的分类、栽培、养护以及应用的书籍,最好还能包含一些不同地域、不同季节适宜种植的品种推荐。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净化环境的绿色植物,也对如何通过植物来美化家居空间、营造舒适的居住氛围很感兴趣。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那将是对我巨大的帮助。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观赏植物知识娓娓道来,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

评分

我一直对植物的生命力感到惊叹,尤其是那些能够在严酷环境中顽强生长,并且还能绽放出美丽花朵的观赏植物。我一直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些“生命奇迹”的奥秘,比如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又演化出了哪些独特的特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观赏植物的进化论、分类学方面的深入探讨,不仅仅是介绍常见的花卉,更希望能够接触到一些比较冷门但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了解它们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也对植物与人类互动的故事很感兴趣,比如历史上哪些植物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或者它们在文化、艺术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知识,拓宽我的视野,让我对观赏植物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叫做《观赏植物学(第二版)》,书号是9787313059369。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眼前一亮,不是那种普通的学术书籍封面,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艺术化的表现手法,主色调是一种柔和的绿色,搭配着几株栩栩如生的花卉插画,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拿在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细腻,触感很舒适,这让我对内文的印刷质量充满了期待。翻开扉页,作者的名字和出版社的信息清晰明了,尤其是“第二版”的字样,预示着这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可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这对于我这样希望获取最新知识的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了解这本书到底在观赏植物学领域能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美的享受。我尤其喜欢这种将学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出版理念,它打破了人们对科技类书籍可能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用一种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知识,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评分

我对观赏植物的兴趣,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次旅行中,我被一个精心设计的花园所吸引,那里有各种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卉,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从那时起,我便开始留意身边的花草树木,也尝试在家中养殖一些绿植。然而,我发现自己对植物的认识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层面,很多时候只是凭借感觉去打理,效果并不理想。我急切地希望能找到一本专业的书籍,能够系统地讲解观赏植物的科学知识,比如它们的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专业知识上的空白,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更好地照料它们,并发挥它们最大的观赏价值。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近期搬进了一个新家,并且有一个朝南的大阳台,我一直梦想着将这个空间打造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花园。我对于植物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常见的盆栽,比如绿萝、吊兰,但我渴望更进一步,能够认识和栽种更多样化、更具观赏性的植物,让我的阳台四季都有景可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各种观赏植物的生长习性,比如它们对光照、水分、土壤以及温度的需求,这样我才能根据阳台的具体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植物。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植物繁殖、修剪、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技巧,让我能够科学地照料它们,让它们茁壮成长。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园艺路上的启蒙老师,带我进入一个充满生机与色彩的美丽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