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28.50元
售价:20.0元,便宜8.5元,折扣70
作者:李玉冰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3-01
ISBN:9787109106444
字数:391000
页码:3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现代兽医工作者必须具备诊断动物疾病的技术能力和掌握临床使用的各种现代治疗技术。本教材是系统研究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实际应用的科学,面向我国现代兽医职业技术教育和兽医临床实际需要,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力求反映国内外有关新研究成果。
本书是为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审定。
我是一位正在创业的宠物店老板,开店以来,我一直致力于为我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其中,我发现很多客户在选择宠物时,对于不同品种的遗传病了解甚少,这常常导致他们后期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去治疗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疾病。《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这本书,恰好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短板。书中关于不同犬猫品种常见遗传病的介绍,让我能够清晰地向客户讲解,比如一些小型犬容易患的髌骨脱位,或者某些猫咪容易出现的肥厚性心肌病。我甚至学会了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体格检查,来初步筛查一些潜在的遗传风险。书中关于疫苗接种和驱虫的章节也特别详细,让我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建议,确保他们的宠物能够得到最科学的预防。我还会定期让我的店员阅读这本书,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为每一位来店的宠物和主人提供帮助。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评分我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最近在撰写一篇关于宠物健康的文章,需要深入了解兽医的诊断过程。《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极其丰富和专业的素材。我被书中对疾病诊断逻辑的严谨分析所震撼,它不仅仅是罗列症状,而是强调了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到辅助检查、最终确诊的整个思维过程。书中关于鉴别诊断的论述尤其精彩,它展示了兽医如何在多种可能性中,通过层层剥离,最终锁定病因,这种抽丝剥茧的智慧令我印象深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疑难杂症的案例分析,它们展示了兽医面对挑战时的专业判断和不懈努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兽医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疗,更是一种科学的探索和人文的关怀。它让我对兽医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意,也为我未来的写作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和灵感。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叹为观止。
评分这本《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本来是个对宠物完全陌生的普通上班族,家里突然捡到一只小猫,当时真的是手足无措。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第一眼就被书中清晰的图文结合所吸引,各种猫咪的常见病症,从最基础的观察猫咪精神状态、食欲、排泄情况,到更细致的毛发、皮肤、口腔检查,都讲得特别到位。我还记得里面详细讲解了如何正确测量猫咪的体温,用哪些工具,以及正常范围是多少,这对我来说是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书中还列举了许多实际案例,比如小猫突然呕吐怎么办,如何判断是否是肠胃炎,给出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检查和处理步骤,非常实用。我甚至学会了如何初步判断猫咪的疼痛程度,以及如何观察它们有没有发烧的迹象。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小白”变成了能够对自家猫咪身体状况有初步判断的人,感觉非常有成就感!而且,它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即使是新手也能轻松理解,这一点非常难得。它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认识并照顾我的小生命。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经验的宠物美容师,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外观上的诊断方面还算得心应手,但对于内在的疾病,总觉得力不从心。《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虽然我不是兽医,但书中的很多内容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带来的宠物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书中关于皮肤病的章节,不仅描述了各种病原体引起的皮肤病特征,还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刮片、伍德氏灯检查来初步判断,并且对不同药物的使用提出了建议。这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宠物进行日常护理,同时也能更准确地向主人传达宠物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建议他们及时就医。书中的一些关于宠物行为学的描述也很有帮助,比如一些狗狗出现攻击性行为,书中分析了其潜在的健康原因,比如疼痛或神经系统问题,这让我明白,有时候行为的改变可能源于身体的不适,需要兽医的专业介入。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和宠物之间的沟通桥梁更加坚实了,我能更早地发现潜在的问题,为宠物的健康保驾护航。
评分我是一名在校的兽医专业学生,最近在为期末的临床实践课程做准备,偶然间在图书馆发现了这本《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说实话,我们学校的教材虽然也全面,但总归有些理论性太强,很多时候感觉和实际操作之间隔了一层纱。这本书就完全不同了,它非常接地气,用大量的插图和流程图,把复杂的诊断流程变得一目了然。比如,书中关于犬瘟热的诊断,不仅仅是列出症状,还详细描绘了不同阶段的病变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血常规、生化检查、PCR等来确诊,并且特别强调了鉴别诊断的重要性,列出了容易混淆的其他疾病。我还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影像学诊断的那一部分,虽然篇幅不算特别长,但对X光片和B超的判读,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原则,并配有大量典型病例的图像,让我对如何从影像中发现异常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中还对一些常用诊断技术的操作技巧进行了详细阐述,比如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穿刺活检,如何正确采集血液样本等,这些细节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进入临床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宝藏。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让我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工作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