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发现中国印记系列 师法造化夺天工 绘画/徐小蕾
定价:35.00元
作者:徐小蕾
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301482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师法造化夺天工》中国绘画,广义地来讲,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由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绘画图案和样式,有的被绘制在陶器上、有的在青铜器上、有的在砖瓦上、有的在墙壁上,其中*常见的还是在绢和纸上。从真正独立意义的*张帛画——马王堆帛画开始算起,中国绘画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发展,辉煌灿烂。本书以历史时间为脉络,从民间、院体、文人画体系中,挑选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绘画作品,讲述它们背后的创作过程、流传经历,以飨读者。
目录
作者介绍
徐小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一部馆员,从事书画藏品典藏与研究。参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收藏集萃》《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等著作的编写。现为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情有独钟的爱好者,尤其痴迷于那些经过岁月沉淀、凝聚着匠人心血的物件。这本《师法造化夺天工》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徐小蕾老师的画作功力深厚,无论是人物的传神描绘,还是器物的精细刻画,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她并没有简单地复刻,而是赋予了这些古老的技艺以新的生命,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曾经辉煌但如今已渐行渐远的传统手艺。我尤其被书中对丝绸、陶瓷、漆器等工艺的描绘所吸引。看着画中那些一丝不苟的工匠,感受着他们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我仿佛能听到丝线在织机上跳跃的欢快声响,能闻到窑炉中陶瓷烧制时独特的烟火气,能触碰到温润如玉的漆器表面。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制造”的起源,它不是简单的批量生产,而是源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精湛技艺的不懈追求。
评分这本《师法造化夺天工》简直是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匠人精神和他们精妙的技艺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著,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绘画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将那些失传的技艺和智慧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面前。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古代建筑的部分,那些精密的榫卯结构,那些巧夺天工的斗拱,在徐小蕾老师的笔下变得不再是冰冷的图纸,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故事。当我看到书中描绘的古代工匠们如何凭借双手和智慧,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建造出如此宏伟壮观的建筑时,我真的感到无比震撼和敬佩。这种“师法造化,夺天工”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作品集,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它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印记”的真正含义。
评分我是一个喜欢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一直在寻找能够激发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的书籍。《师法造化夺天工》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的福音。它的绘画风格非常吸引人,色彩鲜艳而不失古韵,人物造型生动有趣,很容易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国古代的智慧和创造力传递给孩子们。我曾经给我的孩子讲过书中关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部分,他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自己动手尝试用简单的材料模仿。书中对于古代农业、天文、医药等领域的描绘,也让孩子对我们祖先的智慧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中国有什么”,更是告诉孩子“中国人是如何创造的”,这种启迪性的内容,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至关重要。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自然观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师法造化夺天工》正是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来解读了这种思想。它并没有直接去讲述哲学理论,而是通过描绘古代劳动人民如何“师法造化,夺天工”,来展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无论是古代的水利工程,还是精妙的农耕技术,亦或是对动植物的观察与利用,都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尊重。徐小蕾老师的画作,将这些过程描绘得既宏大又细腻,让人感受到一种浑然天成的力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古代天文历法的部分,那些古人如何观察星辰,如何计算节气,如何将这种对自然的认知融入到生产生活中,简直令人惊叹。这本书让我觉得,真正的“夺天工”,并非人力胜天,而是融汇于天。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和艺术都有些了解的读者,我总是对那些能够连接古今、展现文明脉络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师法造化夺天工》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或艺术作品,而是通过绘画这一媒介,将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技艺,以及与之相伴的工匠精神,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徐小蕾老师的画笔,如同穿越时空的使者,带领我们去领略那些令人惊叹的“中国印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古代科技和发明创造的描绘,比如古代的计时工具,古代的交通工具,甚至是古代的军事器械。这些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中国人民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那种源远流长的创新基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