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詹姆逊文化批判思想研究
定价:42.00元
作者:周秀菊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11259882
字数:221000
页码: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詹姆逊文化批判思想研究》是对当代美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文化批判理论的系统梳理和研究。詹姆逊文化批判理论是探讨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路径的典型思想样本,包含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当代境遇问题。
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所作的新阐释,构成了其文化批判思想的方法论基础,这使其理论具有了高瞻远瞩的社会一历史视野;但在多元灵动的理论融合或话语杂糅中,其理论是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命力,还是疏离了马克思主义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目录
作者介绍
周秀菊,女,1967年6月出生,任教于石家庄学院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2008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师从哲学家陈先达先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2011年6月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获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等研究,先后参与和主持*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基金项目8项,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项,独著、合著和参与撰写了《制度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研究》、《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在中国》、《心路导向》、《好员工熟读(弟子规)》等著作,在《学习与探索》、《社会主义研究》、《理论界》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文摘
序言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在于它是否能真正打开我的视野,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文化”这个概念。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剖析深层结构的理论著作情有独钟,而詹姆逊的理论,在我看来,正是这样一种具有穿透力的思想武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看似自由多元的当代文化景观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不容忽视的权力运作和意识形态塑造。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处理詹姆逊的“整体性”观点的,以及如何将这种整体性的视角应用于对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比如,当我们在讨论一部电影、一首流行歌曲,甚至一个网络热点时,我们是否能够借助于詹姆逊的理论,看到它背后更深层的社会经济根源,以及它对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具备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和文化产品。
评分这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震撼。作者不仅对詹姆逊的代表性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地将这些理论置于更广阔的哲学、历史和社会语境中进行解读。我尤其佩服作者对詹姆逊“历史性”概念的阐释,他如何将历史视为一种可以被重塑、被叙述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如何影响着我们对当下和未来的认知。书中对“景观”和“空间”的分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物理空间,早已被资本主义的逻辑所渗透和塑造,而我们对空间的体验,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作者并没有回避詹姆逊理论中的复杂性和争议性,而是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到对这些思想的探索中来。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攀登一座思想的高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也每一步都带来了新的发现和领悟。这本书无疑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具启发性、也最具挑战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来审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作者在开篇就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论断,关于“全球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流行音乐的重复旋律到新闻报道的碎片化叙事,都似乎在呼应着某种深层的结构性力量。我被书中对“文化景观”的描绘深深吸引,那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我们每天都在其中穿行,却很少停下来思考它背后的运行机制。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理论资源,从马克思到福柯,从列维-施特劳斯到罗兰·巴特,但并非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汇贯通,为读者构建起一个理解詹姆逊思想的宏大背景。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后现代性”的解读,它不再是那种模糊不清、概念化的讨论,而是通过具体的文化现象,例如消费主义的泛滥、历史感的失落、以及身份的模糊化,来展现后现代主义的特质。这本书的论证过程非常严谨,逻辑性极强,仿佛在引领我进行一场思想的探险,不断地发现新的洞见和联系。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院派的严谨,又不失文学性的韵味。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智者与我进行的深度对话,他用精炼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解释得鞭辟入里。作者对詹姆逊思想的解读,展现了一种高度的专业性和批判性。他并没有简单地照搬詹姆逊的观点,而是深入到思想的骨髓,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和再创造。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詹姆逊关于“全球资本主义”的论述时,所展现出的宏观视野和微观洞察力。他如何将抽象的经济理论与具体的文化实践联系起来,是如何让读者深刻地理解,资本主义的逻辑并非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而是早已深入到我们的文化意识之中。书中对“政治的丧失”和“意识形态的幻象”的探讨,更是让我不寒而栗,它迫使我去反思,我们所习以为常的“自由”和“选择”,是否早已被精心编织的意识形态所操纵。这本书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它不仅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更激发了我对当下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更深入思考的动力。
评分这本《詹姆逊文化批判思想研究》的封面设计相当吸引人,一种沉静而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着烫金的字体,给人一种学术的庄重感。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浓厚兴趣,而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名字,在这个领域几乎是绕不开的丰碑。我尤其好奇的是,作者将如何梳理詹姆逊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他关于晚期资本主义、符号性、叙事以及全球化文化景观的论述,究竟是如何相互关联,又如何构成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批判框架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揭示詹姆逊思想的脉络,从他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到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现象的深刻洞察,再到他对意识形态、表征与文化生产的独特分析。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詹姆逊如何剖析电影、文学、建筑等文化产品,借此来阐释他的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此外,我也想了解作者对詹姆逊思想的评价,是赞赏其洞见,还是指出其局限性?这本书能否为我们理解当下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阅读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