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歌曲基础常识、合唱基本知识等内容进行 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分别列出幼儿歌曲及幼儿合唱歌 曲的经典练习曲目,并对曲目的训练和演唱给予指导 提示。 颜铧,雷小云主编的《声乐简明教程(下 第5版学前教育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适合幼儿师范 本专科学校、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 为早幼教在职人员培训教材。
第一章 幼儿歌曲基本常识
第一节 幼儿歌曲的歌词特点
第二节 幼儿歌曲的旋律特点
第三节 幼儿歌曲的体裁特点
第二章 合唱基本知识
第一节 合唱艺术简述
第二节 合唱的类型
第三节 合唱的声部
第四节 合唱团的人员配置
第五节 合唱的队形
第六节 合唱指挥基本素质与姿势
第七节 常用指挥图示
第三章 幼儿歌曲选编
第一节 初级曲目
1.爱唱什么歌
2.快乐小舞曲
3.我是一朵小花
4.“对不起”,“没关系”
5.干净歌
6.划船
7.好孩子要诚实
8.快乐的歌唱家
9.你还在睡觉?
10.时间像小马车
11.我和小树来比赛
12.小弟弟,早早起
13.小鼓响咚咚
14.小鸟把我夸
15.小鸭嘎嘎
16.高高兴兴过六
17.跳绳
18.小弟弟,我来教你跳舞
19.围着小树做游戏
20.新年好
21.滑滑梯
22.种瓜
23.打电话
24.看星星
25.你的名字叫什么
26.蜻蜓
27.小手拍拍
28.音乐是好朋友
29.春天
30.玛丽有只小羊羔
31.小白鹅
32.小蝌蚪
33.小雨沙沙
34.火车开啦
35.刷牙
36.小花伞
37.小蜻蜓
38.小雪花
39.音阶歌
40.企鹅迎宾
41.洗手擦脸
42.小朋友想一想
43.什么乐器在歌唱
44.我是一颗甜果果
45.大鹿
46.快和我来把舞跳
47.小花和小树
48.讲卫生
49.小青蛙
50.我的朋友就是你
51.小小雨点
52.数鸭子
第二节 中级曲目
1.大家来歌唱
2.我是中国娃娃
3.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4.读写和算
5.小伞花
6.幼儿园里好事多
7.每人伸出一只手
8.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9.郊游
第四章 合唱作品选编
第一节 二声部合唱
1.歌声与微笑
2.卖报歌
3.学习雷锋好榜样
4.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5.清晨,我们踏上小道
6.老师我想你
7.康定情歌
8.灯碗碗开花在窗台
9.牧童之歌
10.*美丽
11.让世界充满爱
12.一对对,虫儿飞
13.乘着歌声的翅膀
14.葡萄园夜曲
15.孤独的牧羊人
第二节 三、四声部合唱
1.丢手绢,找朋友
2.快乐的节日
3.读书郎
4.猜调
5.嘀格调
6.茉莉花
7.月光光
8.玛依拉
9.沂蒙小调
10.太阳进行曲
11.雪绒花
附录一:练习曲
1.音区统一练习
2.连音练习
3.顿音练习
4.扩展音区练习
附录二:中外名家谈歌唱
参考文献
我是一个偏爱通过实际案例来巩固所学知识的学习者,而这本教材在例证的使用上展现了极高的实战价值。它提供的练习曲目选择非常巧妙,既涵盖了经典声乐作品的精选片段,也包含了大量针对特定技术难点的专门训练材料。更棒的是,很多练习曲目后面都附带有非常简短但精准的“关键点提示”,这些提示往往能一语道破练习的精髓所在,避免了我们自己反复摸索却不得要领的尴尬境地。例如,针对某个特定的颤音练习,书中不仅给出了乐谱,还用不同的粗细线条标示出了手指或气息运动的力度变化,这种细致的视觉指导是很多传统教材所缺乏的。此外,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的演绎注意事项也做了简要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却非常精辟,能帮助我们建立起对不同音乐语汇的初步认知。这种“理论指导—实例演示—要点提炼”的闭环结构,使得知识的吸收和转化效率大大提高,真正体现了“教程”的实用性。
评分从整体的教学设计理念来看,这本书体现了一种面向未来教育趋势的前瞻性。它似乎充分考虑到了当代学生,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它不只是教授如何唱得好,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一种“教学思维”。例如,在讲解一些常见的发声误区时,作者不仅指出了错误在哪里,还常常会反问一句:“如果你是指导者,你会如何向一个初学者解释这个概念?”这种设置无疑是在引导读者进行角色转换和教学设计。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鼓励探索和个性化发展,它提供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框架,而不是一套不可逾越的教条。它鼓励我们在掌握了基础规范之后,去发掘和发展自己独特的声音色彩和表现力。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态度,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让我感觉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学期用书”,更像是一份长期的专业伴侣。
评分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和拓展深度也令人赞叹。尽管它定位为“简明教程”,但其内容绝非肤浅。在一些核心的技术章节末尾,作者往往会增加一个“延伸阅读与思考”的小栏目,这虽然不是硬性要求,但对那些渴望深入探究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这些延伸部分虽然没有在正文中详细展开,但它给出了明确的学术方向和重要的参考人物或流派观点,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发现自己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书上的练习,而是会主动去查阅那些被提及的经典文献和研究报告,从而对声乐科学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这种由浅入深,由基础技巧到学术思辨的过渡被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避免了初学者被过多理论吓退,同时也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读者铺平了道路。总而言之,这本书在“简明”与“深刻”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既是入门的阶梯,也是通往更广阔声乐世界的导览图。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质感,封面采用了素雅的淡蓝色调,搭配着清晰易读的字体,让人在众多教材中一眼就能注意到它的专业性。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丝毫没有拥挤感。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声乐学习的学生,我最担心的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到位。它将复杂的声音原理和技巧分解成了一步步清晰的指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抓到重点。比如,关于气息支撑的那一章,作者没有用空泛的术语来描述,而是结合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简短的练习步骤,让我能立刻在实践中体会到正确发声的感觉。而且,书中的插图和示意图质量极高,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帮助理解声乐技巧的关键辅助工具,比如对口腔共鸣腔体的剖析图,细致入微,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视觉上传达出一种严谨而不失亲和力的专业态度,让人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这在同类教材中是相当难得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极为严密和连贯,这一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它不像某些教程那样零散地堆砌技巧和练习曲,而是像一条精心铺设的轨道,引导学习者由浅入深,稳步攀升。我注意到它在处理不同声部特点和不同风格演绎时,所采用的递进逻辑非常科学。它没有急于展示高难度的技巧,而是先花大量篇幅夯实基础,确保每一个音准、每一个元音的准确性都达到标准。比如,在讨论到高音处理时,它会首先回顾气息调节和喉位稳定的基础要点,然后才引入具体的练习方法,这种“温故而知新”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我个人尤其欣赏作者对音乐性和技术性平衡的把握,它清晰地告诉我们,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每一个技术练习背后都有其音乐上的目的性。这种深层次的教学理念,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机械模仿,而成为了一种有目标、有方向的艺术探索,让人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唱歌”,更是在理解“音乐”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