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工程建设实务
定价:30.00元
作者:康忠学,杨万全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61471371
字数:
页码:1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通信工程建设实务》内容包括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勘察与设计、光缆线路工程、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通信设备安装工程、FTTH组网与施工技术、通信工程建设监理等。
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了解通信工程建设流程、掌握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内容、熟悉管理方法和手段、了解相关管理文件的编制。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及质量评价:介绍勘察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会审、设计文件质量评定、通信线路工程和移动通信网工程的设计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标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通信工程建设概述
1.1 通信网的构成
1.2 通信网中的主要硬件设备
1.3 通信线路中的主要设备
1.4 通信网中的配套设施
1.5 通信工程项目划分
第2章 通信工程建设管理要点
2.1 编制项目建议书
2.2 可行性研究
2.3 设计阶段
2.4 施工准备阶段
2.5 施工阶段
2.6 验收阶段
第3章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及质量评价简介
3.1 勘察、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
3.2 设计会审
3.3 设计文件质量评定
3.4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标准
3.5 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标准
第4章 通信线路工程
4.1 通信杆路工程
4.2 光缆工程
第5章 基站建设
5.1 站址选择及机房要求
5.2 基站防雷与接地
5.3 铁塔及基础建筑
5.4 交流引入
5.5 电源系统
5.6 空调
5.7 动力环境监控
5.8 基站设备安装
5.9 系统测试和网络优化
5.10 工程验收
第6章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通用原则
6.1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流程
6.2 安装环境检查
6.3 工具仪表准备
6.4 技术资料准备
6.5 进场设备、材料检验
6.6 电缆走道、槽道安装
6.7 机柜位置确定
6.8 机柜、机座安装
6.9 机架、子架安装
6.10 线缆布放、绑扎及成端
6.11 设备测试
第7章 FTTH组网原则与施工技术
7.1 FTTH的系统架构
7.2 FTTH的网元设置
7.3 ODN拓扑结构和组网原则
7.4 FTTH建设场景策略分析
7.5 ODN配置原则
7.6 FTTH工程施工
附件 FTTH工程质量控制表
第8章 通信建设监理概述
8.1 监理基础常识
8.2 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机构
8.3 监理工作流程
8.4 工程验收
8.5 监理大纲、规划及实施细则编制
附录1 施工单位常用表格
A1 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
A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A3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A4 一工程报验申请表
A5 工程款支付申请表
A6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
A7 工程临时延期申请表
A8 费用索赔申请表
A9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
A10 工程竣工报验单
……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着实吸引人,封面采用了哑光质感,色调沉稳,印着一行行简洁有力的书名和作者信息,让人一看就觉得内容扎实可靠。内页纸张选择了偏米黄色的那种,既能保护视力,又透着一股老派的专业气息,这种细节处理在如今充斥着亮白纸张的出版物中显得尤为可贵。刚翻开目录,我就被它清晰的逻辑结构所折服。从基础理论的梳理,到具体工程实施的步骤分解,再到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剖析,脉络清晰得像一张精确的拓扑图,让人心中对全局有了初步的把握。比如,在谈及信号传输的物理层设计时,作者并未陷入过多的数学公式的泥潭,而是用大量贴近实际施工场景的案例来阐述原理,例如某次山区光缆铺设中遇到的复杂地质条件对衰减的影响,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印证理论”的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让人感觉不是在啃一本枯燥的教材,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娓娓道来他的多年心得。特别是关于设备选型和现场调试的那几章,描述得极为细致,连不同品牌设备的接口兼容性问题都考虑到了,这对于初入行的新手来说,简直就是一份无价的实战指南,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和试错成本。全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图文并茂的布局使得复杂的工程流程得以直观呈现,那些自绘的系统架构图和施工剖面图,线条流畅,标注精准,即便是初次接触该领域的人也能迅速捕捉到关键信息。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本技术参考书的定位,它更像是一部浓缩了数十年行业精华的“实战百科全书”。我尤其欣赏它对于“项目收尾与交付”环节的详尽论述。许多同类书籍往往在系统开通的那一刻就戛然而止,留下大量后续的文档归档、资产管理和验收标准等“繁琐”事务无人问津。但这本书却将这些被称为“行政工作”的部分,提升到了与技术设计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竣工资料模板,包括了所有必要的竣工图绘制规范、测试报告的结构要求,甚至连用户培训材料的建议大纲都有涉猎。这对于项目经理和初级工程师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软性”的交付环节往往因为不熟悉标准流程而导致项目款项回收延迟或客户关系紧张。此外,书中对“变更管理”流程的梳理也极为到位,清晰界定了设计变更、范围蔓延和需求升级的界限,并给出了如何量化变更成本和时间影响的实用工具,这种严谨的流程管理思想,对于提升工程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评分初读此书时,我对其在“合规性与标准化”方面的严谨程度感到惊讶。在当前技术迭代速度极快的背景下,很多书籍的内容很快就会过时,但这本书似乎有意避开了那些追逐短期热点的部分,转而聚焦于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具有长期指导价值的核心工程规范和标准体系。书中对于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的引用非常精准,每一项技术要求都标注了其法源依据,使得读者在执行过程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例如,在涉及高空作业和设备吊装的部分,作者不仅引用了最新的安全生产法条文,还结合了多个法院判例分析了违规操作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这种将技术要求与法律风险捆绑在一起的叙述方式,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工程实践的审慎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讨论技术方案时,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可持续维护”和“可扩展性强”的通用设计,而非那些“一步到位”但后续维护成本高昂的“花哨”方案,这体现了一种深思熟虑的、面向未来的工程哲学。对于希望建立长期、稳定运营网络的建设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坚实的基石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为一个跨区域的骨干网络升级项目感到焦头烂额,手头的资料大多是碎片化的行业标准和厂商手册,不成体系,急需一本能够串联起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参考。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它最让我称赞的一点,在于它对“风险预控”的强调,这往往是教科书里一带而过,但在实际建设中却决定成败的关键环节。书中用好几个章节专门讨论了从勘察设计阶段的电磁干扰排查,到材料采购环节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再到施工高峰期的安全文明施工规范。例如,它详细分析了在城市地下管廊施工中,如何预先评估现有燃气、给水管线的分布,并制定出最优的钻探和定位方案,这一点远比泛泛而谈的“注意安全”要有力度得多。此外,书中对新技术的融合描述也十分到位,特别是对软件定义网络(SDN)在接入网部署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介绍了其优势,更客观地指出了当前部署中的集成难点和运维挑战。这种平衡的视角,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洞察力,让人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能保持一份清醒的现实主义。读完这部分内容,我立刻组织了团队,借鉴书中的风险矩阵分析方法,对我们项目中的高风险节点进行了重新评估和加固,效果立竿见影。
评分说实话,我对技术类的书籍通常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一本冷冰冰的“操作手册”。然而,这本书在叙事风格上做出了非常成功的突破,它成功地找到了学术深度与工程实践之间的黄金分割点。它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活,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在传授绝活,而非一位教授在宣讲理论。比如,书中提到在进行室外机房的防雷接地设计时,作者引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接地如同房屋的地基,地基不稳,再好的设备也只是空中楼阁”,这种贴近生活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技术概念的理解门槛。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简直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书中列举了大量因微小工艺缺陷导致的严重故障案例,比如某次因连接器压接力度不足导致的间歇性丢包问题,并配有清晰的显微照片对比,让人触目惊心。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职业精神的熏陶。它教会的不是“如何做”,而是“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到极致”。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对于培养未来通信工程师的工匠精神,无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