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常用电子元器件400问
定价:46.00元
作者:刘修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0303775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常用电子元器件400问》以问答的形式,分别介绍了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声元件、压电元件、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管与IGBT、晶闸管、继电器、电子管、LED数码显示管、三端集成稳压器和光电耦合器的基础知识、内部结构、特性曲线、主要技术参数、选用与替换,以及用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和DT9205型数字式万用表检测其性能等内容。
内容提要
《常用电子元器件400问》以问答的形式,分别介绍了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声元件、压电元件、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管与IGBT、晶闸管、继电器、电子管、LED数码显示管、三端集成稳压器和光电耦合器的基础知识、内部结构、特性曲线、主要技术参数、选用与替换,以及用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和DT9205型数字式万用表检测其性能等内容。
目录
章 电阻元件
1.1固定电阻器………………………………2
1.2电位器……………………………………11
1.3敏感电阻器………………………………16
第2章 电容元件
2.1普通电容器………………………………36
2.2电解电容器………………………………50
2.3可变电容器………………………………55
第3章 电感元件
3.1电感器……………………………………62
3.2变压器……………………………………75
第4章 电声元件
4.1扬声器与蜂鸣器…………………………90
4.2耳机与耳塞………………………………101
4.3传声器……………………………………108
4.4压电陶瓷片………………………………118
第5章 压电元件
5.1石英晶体谐振器…………………………124
5.2陶瓷滤波器………………………………133
5.3声表面波滤波器…………………………140
第6章 半导体二极管
6.1二极管基础知识…………………………148
6.2普通二极管………………………………156
6.3稳压二极管………………………………161
6.4发光二极管………………………………167
6.5变容二极管………………………………174
6.6光电二极管………………………………179
6.7肖特基二极管……………………………186
6.8快恢复二极管……………………………191
6.9整流桥堆…………………………………196
第7章 半导体三极管
7.1三极管基础知识…………………………202
7.2普通三极管………………………………210
7.3光电三极管………………………………222
7.4达林顿三极管……………………………229
第8章 场效应管与IGBT
8.1场效应管基础知识………………………234
8.2结型场效应管……………………………245
8.3绝缘栅型场效应管………………………252
8.4绝缘栅双极晶体管………………………263
第9章 晶闸管
9.1晶闸管基础知识…………………………276
9.2单向晶闸管………………………………284
9.3双向晶闸管………………………………293
9.4其他晶闸管………………………………301
0章 其他器件
10.1继电器…………………………………308
10.2电子管…………………………………321
10.3数码显示管……………………………331
10.4三端集成稳压器………………………337
10.5光电耦合器……………………………349
参考文献……………………………………361
附录
附录A 常用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364
附录B 常用三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370
附录C 常用场效应管的主要技术参数……373
附录D 常用晶闸管的主要技术参数………376
附录E 电磁炉常用IGBT的主要技术参数…378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在内容编排上的严谨与用心。不同于市面上很多泛泛而谈的入门书籍,它显然是为那些真正想在电子元器件领域深耕的读者准备的。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到相对复杂的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作者似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知识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阐述每一个元器件的物理原理时,都力求深入浅出,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公式。比如讲解晶体管的工作机制时,作者会结合实际的电路图和工作波形进行对比分析,这对于我这种偏爱实践操作的“动手派”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读完关于电源管理芯片的章节后,我感觉对电源纹波和效率这些曾经让我头疼的概念豁然开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怎么做”,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连贯性和学习的效率。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框架,让人在面对复杂的电子产品时,不再感到茫然无措,而是能够自信地去解析其内部的电子“脉络”。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脉络,它并没有采用简单地按字母顺序罗列元器件的方式,而是显然经过了系统性的思考,将功能相近、应用场景互补的元器件进行捆绑讲解。例如,在讲解传感器接口时,相关的信号调理电路,如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就会被放在一起讨论,并且会深入剖析不同类型运放(双极性、CMOS输入等)在低噪声和高精度应用中的权衡。这种“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的组织方式,极大地方便了读者进行知识的迁移和组合应用。每次我需要查阅某个特定功能模块的设计时,都能顺藤摸瓜地找到一整套相关的器件知识,而不是零散的片段。这种全局观的构建,对于提升电子系统设计能力至关重要。它不是教你认识每一个零件,而是教你如何利用这些零件去搭建一个可靠的系统,这一点,我认为是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既能满足初学者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的需求,又能让具备一定基础的工程师找到新的视角和参考。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传统的无源和有源器件,而是用相当的篇幅探讨了现代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新型器件,比如MEMS传感器和一些光电器件的基本原理和选型考量。这表明作者紧跟技术发展的前沿,确保了本书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阅读体验中,我感觉作者在内容的选择上做了大量的取舍,专注于那些在当前电子产品设计中出现频率最高、影响最核心的元器件,避免了因追求大而全而导致的深度不足。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聚焦策略,使得全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但又不会让人感到知识的堆砌,而是每翻一页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认知边界在被轻轻推开,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和学习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是太“对味儿”了,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有一种与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面对面交流的感觉。作者在解释一些技术细节时,常常会穿插一些业界公认的“潜规则”或者说是一些行业内的经验之谈,这些内容是教科书里绝对找不到的“干货”。举个例子,在讨论电解电容的选型标准时,除了标准的耐压和容值,书中还非常细致地提到了等效串联电阻(ESR)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在某些高频场合,ESR比容值本身更关键。这种实战导向的叙述,让原本抽象的参数变得鲜活起来,直接与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联系了起来。我特别喜欢那种带着点儿幽默和自嘲的语气,它让原本严肃的电子技术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对于一个渴望从理论迈向实用的学习者来说,这种融入了大量实战经验的讲解,比纯粹的理论推导要有效得多,它像是一本实战手册,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参考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非常高,这是衡量一本专业技术书籍是否用心制作的关键指标。许多关于元器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剖析,如果仅仅依靠文字描述,很容易产生歧义,但这本书配的插图和示意图都恰到好处,每一个关键结构都被清晰地标注和放大。特别是对MOSFET的栅极驱动和热效应的分析部分,配上的热成像简化图,瞬间让抽象的“热阻”概念变得可视化了。此外,书中对一些专业术语的定义和解释也做得非常到位,几乎没有出现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描述。作者似乎预判到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惑点,并在关键节点及时插入了补充说明或者脚注,这使得阅读过程中的“卡壳”现象大大减少。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的工具书而言,这种清晰直观的视觉辅助,直接决定了其使用频率和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