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俗谚大智慧
:28.00元
作者:何福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50246447
字数:128000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俗谚”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在亦庄亦谐中尽显人生智慧,若人们能从浅白的语言中汲取经验教训,则会深受裨益。
目录
推荐序
自 序
上篇 俗谚俗谚,放心实践
01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02 人到难处莫加言,马到险处莫扬鞭
03 山外青山楼外楼,学习永远没尽头
04小孩不能惯,一惯定有乱
05干将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使捕鼠
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0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0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09自重不可自大,自谦不可自卑
10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1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2争问题肚量要宽,拉烈马缰绳要长
13看得破,跳得过
14恩不可忘得太净,仇不可记得太深
15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6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1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经过不知难
18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9壶小易热,量小易怒
2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1勤学又勤问,不怕头脑笨
22远水不救近火,远不如近邻
23嘴乱易惹祸,树大易招风
24赚钱有数,生命爱顾
25铁生锈则坏,人生妒则败
下篇 俗谚俗谚,斟酌实践
26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2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8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9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30大匠无弃才,寻尺各有施
31不撒大网,不得大鱼
32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33仙拼仙,害死猴齐天
34外贼易挡,家贼难防
3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6好马不吃回头草
37有雨无雨听龙王爷的,有病无病听郎中哥的
38志大才疏事难成,志坚勤学虎添翼
39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40是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41莫说人家短,莫道自己长
42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43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44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
45论辈没论岁
46穷人无富
47聪明人嘴藏在心里,愚蠢人心摆在嘴里
48鸡蛋里挑骨头——找碴儿
49医不死病,死病无医
书目索引
人名
内容提要
“俗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从沙石里淘出的金子,亦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珍贵无比。它虽然语意浅白,却根植于生活,带有时代的烙印,沉淀其中的人生智慧更令我们受益匪浅。
本书汇集49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谚,分为“放心实践”与“斟酌实践”两篇,旨在通过推敲、研究,进而探索出俗谚蕴含的哲理与智慧,帮助更多的读者了解俗谚真谛,以期运用自如,而又恰到好处。
文摘
全新正版图书
作者介绍
何福田
字心耕,号布衣。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三一学院荣誉博士。曾任台湾淡江大学教授、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务长、台湾彰化师范大学院长、台湾屏东师范学院校长、台湾玄奘大学校长。现任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文教董事、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监事长、新人类文明文教基金会董事、泰北建华综合高中顾问等。
何教授以研究教育、社会民俗为平生志趣,曾出版有关教育与学校行政、师范教育与教师进修、生命教育、华人侨教、社会与家庭教育、三适连环教育等图书40余册,主持研究《台湾华语文教育发展史》项目并撰写论文50余篇。
初拿到这本《小俗谚大智慧》,就被它朴实无华的书名吸引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太多厚重的理论和繁复的学说让人望而却步,而“俗谚”二字,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一种源自民间、贴近生活的亲切感扑面而来。我一直认为,那些流传千古的俗语,绝非空穴来风,它们是祖辈们在漫长岁月中,通过无数次的实践、观察和反思,凝结出的生活经验和处世哲学。这本《小俗谚大智慧》想必就是一座宝库,里面藏着无数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珍珠。我期待着它能带领我重新审视那些耳熟能详却又被忽略的俗语,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理解古人是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洞察世事,是如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一种与过往智慧的对话,让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得一份宁静与启迪,重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那份接地气、有人情味的生活智慧。
评分说实话,起初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以为不过是收集了一些民间顺口溜而已。然而,《小俗谚大智慧》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俗语,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俗语置于更广阔的生活背景和更深刻的哲学思考之中。书中对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俗语,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挖掘和解读,让我看到了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多重含义,以及跨越时空的智慧。比如,关于“变化”的俗语,书中并没有简单地讲“世事无常”,而是通过多个生动的例子,阐释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以及人类在这种变化面前应有的态度和策略。这种解读方式,让我不再将俗语视为陈旧的经验,而是看作充满生命力的智慧结晶。它提醒我,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既要保持警惕,也要学会适应,更要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处世之道。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刻师,将平凡的石头雕琢成了精美的艺术品,让我看到了俗语背后蕴含的巨大价值。
评分一直对那些看似粗浅实则蕴含哲理的俗语情有独钟,总觉得它们是“大道至简”的生动体现。翻开《小俗谚大智慧》,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智慧长廊。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扇窗户,透过它,我能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是如何用最朴素的语言,去解释世界的运行规律,去指导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关于人情世故的洞察,关于自然规律的总结,关于为人处世的告诫,都以一种极其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某句关于“交友”的俗语,看似简单,却道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深刻道理,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如何审慎选择同伴,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又如,某句关于“耕种”的俗语,寥寥数语,却概括了顺应天时、辛勤劳作才能获得丰收的经验,这其中蕴含的朴素的辩证法,以及对自然的敬畏,都让我深思。这本书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用最亲切的语言,与我分享他的人生感悟,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最平凡的事物之中,而《小俗谚大智慧》这本书,正是将这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以一种极其亲切、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接地气的叙事风格,仿佛是邻家老奶奶在摇着蒲扇,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她的人生经验。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理论,只有一句句质朴的俗语,以及对这些俗语精辟独到的解读。这些解读,不仅仅是对字面意思的解释,更是对俗语背后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社会经验和人生智慧的升华。例如,书中关于“合作”的俗语,让我看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的重要性。这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尤为珍贵。又比如,关于“坚持”的俗语,更是强调了毅力和恒心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让我深刻理解到,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小俗谚大智慧》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用最朴素的语言,教会我如何在生活中洞察事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评分我一直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润物细无声”的智慧深深着迷,那些根植于民间,经过岁月沉淀而愈发闪耀的俗语,便是其中最耀眼的存在。这本书《小俗谚大智慧》,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类智慧的渴求。《小俗谚大智慧》没有那些冗长晦涩的理论,而是将无数精炼的俗语,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在夜空中,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和解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一个俗语的阐释,它们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剖析,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揭示出俗语背后蕴含的深层逻辑和普适价值。当我读到某个关于“节俭”的俗语时,我不仅看到了古人对物质的珍视,更体会到了一种“惜福”的生活态度,这在当下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比如,某些关于“耐心”的俗语,不仅仅是鼓励人们等待,更是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在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坚持。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