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2006)

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200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 著
图书标签:
  • 饲料工业
  • 标准
  • 汇编
  • 2002-2006
  • 农业
  • 畜牧业
  • 质量控制
  • 技术规范
  • 行业标准
  • 参考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40398
商品编码:2969306576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2006)

定价:160.00元

售价:108.8元,便宜51.2元,折扣68

作者: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5066403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上、下册出版已近四年,受到广大读者和饲料工业同行的欢迎。为了及时反映2002年至现在标准的制修订状况,现出版《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2006》。供读者使用。
  《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2006》汇集了2002年5月7~2006年2月底批准发布的饲料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11 3项。其内容包括:综合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产品标准、饲料原料标准、*标准、其他相关标准等。在附录中列出了“饲料工业现行标准目录”(截至2006年2月底),已转化的标准项目及其转化前、后的标准编号对照表,已废止标准的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2002版汇编中仍在执行的标准不在本汇编内,请读者对照使用。
  业经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修改单内容,均体现在具体的标准文本中。
  本汇编是饲料企业、饲料质检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饲料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各级饲料标准化管理部门及认证机构相关人员的参考书,将为他们在开展工作时查阅相关标准提供方便。

目录


一、综合标准
 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号修改单
 GB/T 18823-2002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GB/T 18823-2002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号修改单
 NY 929-2005 饲料中锌的允许量
 NY932-2005 饲料企业HACCP管理通则
二、检测方法标准
 GB/T 8381.2-2005 饲料中志贺氏菌检测方法
 GB/T 8381.3-2005 饲料中林可霉素的测定
 GB/T 8381.4-2005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测定 薄层色谱法
 GB/T 8381.5-2005 饲料中北里霉素的测定
 GB/T 8381.6-2005 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谦刀菌烯醇的测定 薄层色谱法
 GB/T 8381.7-2005 饲料中喹醇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8381.8-2005 饲料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8381.9-2005 饲料中氯霉素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8381.10-2005 饲料中磺胺喹(口恶)啉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8381.11-2005 饲料中盐酸氨丙啉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3080-2004 饲料中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3080.2-2005 饲料添加剂 蛋氨酸铁(铜、锰、锌)鳌合率的测定 凝胶过滤色谱法
 GB/T 13085-2005 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比色法
 GB/T 13091-2002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GB/T 13882-2003 饲料中钻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4698-2002 饲料显微镜检查方法
 GB/T 14699.1-2005 饲料 采样
 GB/T 14700-2002 饲料中维生素B1的测定
 GB/T 14701-2002 饲料中维生素B2的测定
 GB/T 14702-2002 饲料中维生素B6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三、产品标准
四、饲料原料标准
五、饲料添加剂标准
六、其他相关标准
七、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史纲要》 内容简介 《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史纲要》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中国饲料工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历程的学术著作。本书旨在为理解中国饲料工业的演变轨迹、关键节点、内在驱动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宏观而精细的视角。作者深入挖掘了不同历史时期政策导向、科技进步、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影响等诸多因素对中国饲料工业产生的影响,力求呈现一部客观、全面、富有洞察力的行业发展史。 第一章 奠基与探索:新中国饲料工业的初步建立(1949-1978) 本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饲料工业如何从零开始,为满足国家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而进行的艰辛探索。重点介绍了这一时期饲料生产的主要特点:以满足自给自足为目标,简单粗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区域性强。在这一阶段,国家主要依靠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逐步建立起一些基础的饲料加工厂和研究机构,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也分析了当时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对饲料工业发展带来的限制。 第二章 改革的曙光:市场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1979-199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饲料工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章详细阐述了这一时期饲料工业的市场化进程,包括: 政策松绑与市场活力释放: 国家对饲料生产的管制逐渐放松,允许个体、集体和外资进入,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 技术引进与吸收: 通过对外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中国饲料工业在加工设备、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规模化与专业化起步: 市场需求的增长促使饲料企业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并开始向特定畜禽品种提供专业化饲料。 质量意识的萌芽: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关注饲料的质量和营养,质量检测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上日程。 面临的挑战: 尽管发展迅速,但这一时期也存在技术落后、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准入不规范等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章 腾飞与整合:规模扩张与产业升级(1991-2001) 进入90年代,中国饲料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本章深入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几个关键特征: 爆发式增长: 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畜牧业的现代化,导致对饲料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 外资涌入与跨国合作: 大量国际知名饲料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饲料工业的国际化。 企业兼并与重组: 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行业进行大规模的兼并和重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开始形成,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科技创新与产品多元化: 科技进步体现在预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的普及,以及针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动物的精细化饲料产品开发。 标准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国家和行业开始重视饲料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和动物健康。 行业协会的作用凸显: 行业协会在信息交流、政策建议、规范自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 规范与提升:应对挑战与走向成熟(2002-2006) 本书将重点分析2002年至2006年这一时期中国饲料工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特点。这一时期,中国饲料工业在经历了前期的爆发式增长后,开始进入一个更加注重质量、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应对入世后的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内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进口饲料的冲击。 饲料安全问题的凸显: 一系列饲料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饲料安全的高度关注,国家对饲料质量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环保压力的增大: 饲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环保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行业内部开始出现分化,大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巩固市场地位,中小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科技创新驱动: 营养科学、动物行为学、生物技术等前沿科学在饲料研发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功能性饲料、绿色饲料等成为研发热点。 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饲料生产管理开始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国家政策引导: 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扶持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饲料工业朝着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例如,对饲料添加剂的限制和规范,对无公害饲料生产的鼓励等。 市场格局的演变: 市场竞争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品牌、质量、服务和技术等多元化竞争。 第五章 展望与思考:中国饲料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章基于前几章的分析,对中国饲料工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思考。 绿色化与可持续化: 强调发展环保型饲料,减少饲料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低排放饲料。 智能化与信息化: 预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饲料生产、研发、销售和追溯体系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精细化与定制化: 满足不同动物、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养殖模式的精细化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生物技术与功能性饲料: 关注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饲料,如免疫增强型、抗病型、促生长型饲料。 品牌建设与国际竞争力: 鼓励中国饲料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走向世界。 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 探讨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饲料安全追溯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保障食品安全。 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强调饲料工业与养殖业、屠宰加工业等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史纲要》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本书对于饲料行业的从业者、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关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深入理解饲料工业的发展脉络,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规律,迎接未来的挑战,为中国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单是翻阅一下目录就让我对它的分量有了初步的认识。作为一名长期在饲料行业一线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我深知标准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在2002-2006年这个关键时期,中国饲料工业正经历着快速的变革与发展,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层出不穷,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涉及饲料原料质量控制、添加剂使用规范以及成品饲料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标准。我期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清晰、系统化的操作指南,让我能更好地把握行业动态,规避潜在的风险,并与时俱进地更新我的工作流程。例如,我对其中关于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以及饲料霉菌毒素限量等标准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畜禽健康和食品安全,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把控的环节。如果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些标准背后的科学依据和技术要求,那就更值得称赞了。总的来说,我希望它能成为我工作中一本随时查阅、信赖有加的工具书。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这类汇编性质的书籍抱着一丝疑虑,总觉得它们可能过于枯燥,内容会比较滞后。然而,当我偶然翻到《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2006)》这本书时,我被它的编排和内容所吸引。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某些技术手册那样,只罗列条文,而是似乎尝试着为这些标准赋予更深的背景和意义。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饲料营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质量等级划分的部分,我个人认为,这对于提升饲料的科学配比和营养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记得在2000年代初期,很多小型饲料厂在配方设计上存在不少误区,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了养殖效益。如果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出当时最权威、最科学的营养标准,并辅以相关的检测方法,那对于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贡献。而且,我注意到它涵盖的时间段正好是中国饲料业蓬勃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出台的标准,往往凝聚了当时的先进经验和智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踏入饲料研发领域的新手,对于行业内的各种规范和标准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听闻《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2006)》这本书,我抱着学习的态度来了解一下。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和功效评估的标准。我知道,添加剂是现代饲料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同时又要确保其安全,一直是我研究的重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当时关于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各类添加剂的标准,包括它们的允许使用范围、最大添加量以及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或者通过图表形式清晰地展示不同标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那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饲料添加剂的系统认知,从而在未来的研发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这本《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2006)》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中国饲料工业在那个转型时期所经历的探索与规范。我一直在关注行业内的历史发展脉络,特别是那些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和标准。2002-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饲料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节点,许多以前模糊不清的边界,在这个时期开始变得清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饲料生产许可、产品标识以及质量追溯等管理性标准的内容感到好奇。我设想,这些标准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的规范化,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时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这些标准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这对于我研究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理解当前一些行业问题的根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市场监管人员,我一直致力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而饲料安全是整个食品链源头的第一道关卡。因此,一本权威的《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2006)》对我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我最为关注的是书中关于饲料微生物限量、非法添加物检测以及污染物限量等方面的标准。我记得在那个时期,市场上存在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追求利润,在饲料中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威胁到公共健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列出当时最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为我们一线执法人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标准执行效果的案例,或者对过往的违规行为进行分析,那将更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式,更加有效地打击违法行为,为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饲料市场贡献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