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态水域与生态养殖
定价:78.00元
售价:53.0元,便宜25.0元,折扣67
作者:潘洪强,潘莉,潘文新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116200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潘洪强、潘莉、潘文新*的《生态水域与生态养殖》介绍的技术体系在生产实践运用,淡水养殖业将能实现科学合理利用水生资源,水生资源循环利用的*佳效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国际通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养殖水体排放达太湖流域排放标准,为保护太湖水域的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生态水域与食品安全“双赢”,生态环境效益佳,产品质量效益高,渔业技术经济效益*大化,提升渔业技术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目录
作者介绍
潘洪强,男,1952年出生,现任常州市现代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级**工程师(二级岗位)。36年在基层一线从事渔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授予国家发明权6项;参加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三项;出版*作三部;荣获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一项、范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一项、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一项、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一项;荣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清新的绿色调,配上几只自由自在的鱼儿,让人一看就联想到生机勃勃的水环境。我一直对大自然中那些被精心维护的水域很感兴趣,比如那些恢复了活力的湿地,或者是一些社区参与的河流治理项目。我希望这本书能介绍一些真实的案例,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讲解,而是能够看到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比如,在进行生态修复的时候,会涉及到哪些技术手段?如何评估修复的效果?有没有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而且,对于“养殖”这个部分,我特别想了解,在强调“生态”的前提下,养殖模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是会更注重生物多样性吗?还是会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有没有关于减少抗生素使用、或者利用自然饵料的案例?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对如何在一个更可持续的框架下利用水资源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保护”或者“利用”的二元对立上。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它会是一本关于如何在家中打造小型生态水景的书,比如在阳台上养几盆水生植物,或者是在室内建造一个迷你瀑布。我一直觉得,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创造一点点自然元素,能让心情愉悦不少。所以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它们需要什么样的光照和水质,以及如何保持水体清洁的小技巧。同时,对于“生态养殖”的部分,我也希望它能有一些趣味性,比如介绍一些比较特别的观赏鱼或者小型水产品,以及它们的饲养方法。是不是可以教读者如何用比较简单易行的方式,在自家的小环境中模拟出一些自然的水生态系统?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动手实践的灵感,让我能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一点点“亲水”的乐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
评分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城市水生态修复的课题,所以对“生态水域”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城市水体修复的案例研究,特别是那些能够提升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并且对城市居民有益的项目。比如,如何将废弃的工业用水域改造成生态公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规划和保护现有的河流和湖泊?对于“生态养殖”的部分,我也希望它能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比如在城市空间内发展垂直农场式的水产养殖,或者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进行养殖,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指导,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的研究和实践中。
评分我对水下世界一直充满好奇,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鲸鱼,它们都在这个神秘的水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潜入这些生态水域的深处,了解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生命是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我想知道,在这些水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没有一些关于生物修复的技术,能够利用微生物或者特定物种来净化水质?而“生态养殖”的部分,我也希望它能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比如,通过模拟自然水域的环境,来培育出更健康的、更具营养价值的水产品,而不是仅仅追求产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展现出水域生命的奇妙之处,并且启发我们如何更尊重、更自然地与它们相处。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了一些科幻小说里的设定,想象着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是如何与水环境和谐共处的,或者是在开发新的星球时,如何建立起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我其实挺喜欢这种宏大叙事的科幻风格,所以抱着这种期待来阅读,希望书中能探讨一些关于未来水资源利用的哲学思考,以及技术上的前沿探索。比如说,有没有可能利用某种先进技术,在极度干旱的地区创造出可持续的水域?或者是在外太空建立起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态养殖基地?当然,我知道这可能离现实比较远,但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挑战我们对于现有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认知。那些关于“生态”的理念,是否可以被放大,在更广阔的尺度上进行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