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智慧的女人不生气
:28.00元
售价:20.4元,便宜7.6元,折扣72
作者:汪建民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63934607
字数:270000
页码:2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事例,精心编写了此书,以此告诉广大女性读者不生气的女人会有哪些特点。比如不生气的女人会争气,金不自生,财要靠挣;不生气的女人聚人气,人脉财脉,聚人聚财;不生气的女人有朝气,活力四射,财聚钱来。不生气的女人气,柳暗花明,财源广进;不生气的女人自信,信心满腔,黄金万两;不生气的女人坚强,久经挫折,方能拢财。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细细品读本书,并认真思考,相信女性朋友们会从中受益良多,从而更加有助于追求幸福人生、财富人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看清前进的道路,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开辟捷径。
汪建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北大MBA研修班毕业,管理类图书策划人,曾编辑出版《总经理管人用人的21种手段》《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老板》《一本手册管公司》、《领导培养下属的100条铁律》等管理类畅销书,深受读者朋友喜爱。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情绪容易波动的人,尤其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时,总是会不自觉地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一份详尽的“情绪使用说明书”。它没有那种空泛的、不切实际的“要开心哦”的口号,而是深入剖析了我们为什么会生气,生气的背后隐藏着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期待。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她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案例,比如家庭琐事、职场冲突,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共鸣点。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情绪的能量转换”那一章节,它教我如何将那些本该用于争吵和内耗的能量,巧妙地引导到自我提升和解决问题上去。以前,我常常因为别人的一个无心之言而耿耿于怀一整天,现在我学会了在“反应”之前先按下“暂停键”,审视一下这个情绪是不是我自己的投射。这种内观的练习,虽然需要持之以恒,但带来的内心平静感是任何外在物质都无法比拟的。它真的让我意识到,控制情绪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掌控艺术。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亲密的朋友,在我情绪低谷时,温柔而坚定地把我拉出来,告诉我,你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的情绪管理书籍那样侧重于理论框架,而是更像是一篇精心打磨的散文集,夹杂着哲学思辨和生活观察。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超然物外却又洞察人性的视角。她很少直接给出“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比喻和故事,引导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比如,书中将“愤怒”比作一座没有及时清理的火山,如果不去疏导,最终只会带来毁灭性的喷发。这种诗意的表达方式,让原本枯燥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起来,也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和内化。我记得有一部分内容专门探讨了“被冒犯感”的来源,揭示了我们很多时候生气的点,其实是因为对方触碰到了我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自我价值感。理解了这一点后,很多外界的噪音就自动被过滤掉了。我开始用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人际关系中的摩擦,不再将每一次冲突都视为对个人的全面否定。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具有疗愈性,读起来让人心绪沉静,仿佛在幽静的茶室里,与一位智者进行了一场深层次的对话。它提供的不是速效药,而是深层的心灵重塑,让我对“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智慧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如何优雅地应对自己的不完美和外界的纷扰。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主题的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会贩卖“成功学”的廉价鸡汤。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论证逻辑非常严谨,作者似乎对人类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回路有着近乎生物学的理解。我最欣赏的是,它没有将“不生气”塑造成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而是将其定义为一种高效能人士必备的生存技能。书中大量引用了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解释了杏仁核如何劫持前额叶皮层,让我们做出冲动的决定。这种结合科学实证的写作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它教会我的关键一点是:情绪是信息,而不是命令。当你感到愤怒时,不要立即行动,而是把它当作一个信号灯,提示你“这里有信息需要处理”。我开始在工作中运用书中提到的“延迟反应矩阵”,发现决策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团队间的协作也变得更加顺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情绪管理从“软技能”提升到了“硬实力”的层面,让我看到,真正有力量的人,不是那些从不激动的人,而是那些能驾驭自己激动情绪的人。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原谅”和“放下”的全新定义。过去,我总觉得“不生气”等于要强行压抑自己的不快,或者必须百分之百地原谅那些伤害我的人。这本书彻底打破了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它强调,不生气,首先是对自己的负责,而不是对他人的宽恕。作者非常犀利地指出,我们之所以久久不能释怀,往往是因为我们沉浸在“受害者”的角色里,用愤怒来维持对事件的控制感。书中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情绪切割练习”,教导读者如何清晰地将“事件本身”与“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分离开来。我尝试着去练习,效果立竿见影。以前,别人一句批评就能让我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现在,我能清晰地分辨出:“这是他对我的看法,不代表我这个人存在的全部价值。”这种区分能力,让我的自我边界变得异常清晰和坚固。这本书不是教人做“老好人”,而是教人如何做“清醒的局外人”,在不被情绪裹挟的情况下,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线性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个自助工具箱。每一章都提供了一种特定场景下的应对策略,从处理伴侣的长期抱怨,到应对突发的公共场合的羞辱感,都有对应的“心锚”和“预案”。我尤其喜欢它引入的“情绪的生命周期”概念。很多时候,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试图阻止情绪的自然消退过程,强行去“修复”它,反而延长了它的存活时间。作者倡导的是“顺势而为”,允许情绪像潮水一样来去,但我们只需要站在岸边观察,而不是被卷入其中。我最近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我的第一反应依然是强烈的愤怒,但这一次,我没有立即付诸行动。我运用了书中的一个“五秒钟呼吸锚定法”,仅仅是这五秒,就足以让我从冲动状态切换到理性思考模式。结果我做出了一个远比我最初设想的要温和且有效的处理方案。这本书没有给我“不生气”的咒语,它给了我一个“处理生气的工具箱”,并且工具箱里的每一个工具都设计得非常实用、经久耐用,真正体现了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