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话机 传真机维修技能“1对1”培训速成
定价: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韩雪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1349617
字数:
页码:2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话机·传真机维修技能“1对1”培训速成》根据该行业读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将电话机/传真机维修的从业技能要求、电话机/传真机的结构组成、电路特点、信号分析以及故障检修流程和检修方法等一系列知识点和技能,采用“1对1”培训的形式展开,力求通过对典型样机的实拆、实测、实修,将电话/传真机的结构原理、检修规范和检修方法呈现给读者。同时,本书收集、整理了大量电话机/传真机的维修实例资料,作为实训案例供读者演练,使读者通过学习和实训终精通电话机/传真机的实用维修技能。
《电话机·传真机维修技能“1对1”培训速成》根据电话渺传真机的结构组成作为章节划分的依据,知识内容和维修技能注重系统性。为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内容,本书充分采用图解的表现形式,将实操的演示通过多媒体设备全程记录,并以实物照片的形式呈现,对于电路的分析、讲解和故障查找则采用图示、图例的形式清晰表达,全书形象直观,易学易懂。
《电话机·传真机维修技能“1对1”培训速成》可作为专业技能考核认证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各职业技术院校的实训教材,同时也适合从事和希望从事电器维修的人员以及业余爱好者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速成方式掌握一门手艺的人来说,这本书的“1对1”培训理念贯彻得非常到位,给人的感觉就是高效、精准。它仿佛预设了学习者的时间非常宝贵,因此每一页内容都力求信息密度最大化。我注意到书中大量使用了流程图和决策树的结构来描述故障诊断过程,比如,当电话机出现无拨号音时,读者可以根据流程图一步步向下排查:先测铃流电压,再测内线阻抗,最后确定是听筒模块还是主板问题。这种结构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的判断过程,避免了盲目试错。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几乎没有文学性的修饰,全是技术术语和操作指令,这对于技术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可以确保理解不产生偏差。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似乎针对性地优化了某些常见故障的维修路径,比如某些特定年份生产的市话终端设备,它给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捷径”来绕过复杂的软件自检流程,这显然是来自于长期的实践积累,是教科书无法提供的“秘籍”。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似乎非常注重“安全操作规范”的教育,这种基础却又极其重要的内容,往往在其他速成教材中被一笔带过,但在这本书里却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它不仅涵盖了基本的用电安全,还针对电话和传真机特有的信号线和供电系统,详细阐述了高压测试、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时需要注意的隔离措施。特别是关于传真机内部激光组件的安全处理部分,描述得格外细致,强调了对眼睛的保护以及对内部敏感电路的静电防护流程,这些内容非常专业且具有前瞻性。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修理的技巧,更是在潜移默化中被培养成一个懂得风险控制的专业人士。这种对职业素养的强调,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手册范畴,更像是一份行业规范指南,确保学习者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会因为疏忽而造成严重后果。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维修技术,最怕的就是理论脱离实际,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简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旁边手把手指导一样。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高深的电磁学理论,而是直接切入到“怎么用万用表测出哪里断路”这种实操层面。例如,在讲解传真机扫描单元的故障排除时,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并附带了“正常波形”和“异常波形”的对比图,这种直观的对比,比纯文字描述有效得多。更有价值的是,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经验之谈”和“注意事项”,比如“在更换激光头时,务必注意防静电,否则可能导致整个驱动板报废”,这种近乎“血泪教训”级别的提醒,是书本知识里学不到的。这些细节的积累,极大地缩短了从理论到实际操作的鸿沟,让读者在遇到真实故障时,能够迅速反应,而不是手忙脚乱。它教会的不仅仅是修理的方法,更是一种严谨、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从封面上就能感受到一种非常务实、直击要害的气息,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很符合技术手册的定位。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便于长时间翻阅和做笔记,这对于学习任何一门技术技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节。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划分上的逻辑性,从基础的电路原理到具体的故障排查流程,每一步的过渡都显得非常自然和有条理,不像有些教材那样,知识点堆砌在一起,让人无从下手。特别是关于一些老式模拟电话机内部的机械结构解析部分,插图清晰、标注准确,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理解那些复杂的齿轮联动和触点切换是如何工作的。这让我觉得作者在编写这本书时,是真正站在一个需要从零开始学习的读者的角度去构思的。而且,书中对一些常见元器件的识别和替换建议也十分详尽,甚至提到了在国内不同年代、不同品牌设备中可能遇到的特殊元器件,这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是很少见的,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实战经验。整体来看,这本书在形式和内容组织上都体现出一种严谨的工匠精神,让人愿意捧起它,投入时间去钻研。
评分我对比了好几本市面上的电子设备维修书籍,这本书在“配件与耗材管理”这块的深度是出乎我意料的。它不只是告诉你“哪里坏了换哪里”,还深入到如何经济、高效地采购和管理这些替换零件。比如,书中专门开辟了一章讲解了市场上常见替代件的性能差异,指出某些廉价的进口元件虽然参数一致,但在长期工作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上与原装件存在细微差别,并给出了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推荐。此外,对于一些即将被淘汰但市场上仍有存量的老旧机型,书中还提供了“自制替代元件”的方案,这在很多维修人员看来是最后的手段,但这本书却将其系统化、规范化了。这体现了作者不仅仅是维修人员,更是一位精明的技术管理者。对于一个想要独立开店或者建立小型维修站的人来说,这种对供应链和成本控制的关注,其价值可能比学会修理本身还要大,因为它关系到生意的长远盈利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