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VCD、DVD原理与维修
:14.80元
售价:10.1元,便宜4.7元,折扣68
作者:史新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040197938
字数:
页码:1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VCDDVD原理与维修》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与CEAC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联合推出的认证课程教材,与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助理工程师认证课程配套。
n 《VCDDVD原理与维修》主要内容有:VCD、DVD机基础知识简介,激光头和机械结构,VCD机、DVD机的工作原理和维修等。《VCDDVD原理与维修》每一章都设有与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内容相符的大量习题。
n 《VCDDVD原理与维修》为CEAC电工电子类认证课程指定用书,可供电子类初、中级维修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岗位培训和维修人员学习使用。
这本书在讲解VCD和DVD的格式差异时,处理得相当到位,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我过去一直把两者混为一谈,认为DVD只是VCD的升级版,但书中清晰地阐述了MPEG-1和MPEG-2编码标准在压缩效率、视频分辨率以及音轨配置上的根本区别。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色差分离”和“亮度/色度”处理的部分。在VCD章节,它详细讲解了PAL制式下如何实现模拟信号的复原;而在DVD部分,则重点阐述了数字域的YUV色彩空间,以及它如何通过更高效的采样率(如4:2:0)来达到更高的画面质量。对于一个想深入了解影音传输链条的人来说,这种对不同世代标准的细致对比分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我明白技术升级并非简单的马力提升,而是底层算法和信号处理哲学的演进。这种基于标准规范的解读,远比那些只谈“画质更好”的宣传口号来得可靠和有深度。
评分从排版和资料的详尽程度上看,这本书的编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我尤其欣赏它附带的那些实物图和电路原理图的清晰度。很多技术手册的图纸模糊不清,参数标注混乱,读起来非常吃力。而这本教材中的核心电路板布局图,每一条走线、每一个芯片的型号都被标注得一清二楚,甚至是那些贴片元件的尺寸和方位都有参考意义。更别提它还收录了几个主流播放芯片组的数据手册摘要,虽然不是完整的Datasheet,但足以让有一定电子基础的读者快速定位到关键寄存器和控制信号。这对于进行更深层次的固件分析和定制化维修来说,提供了极佳的参考基准。可以说,它不仅是一本维修指南,更是一份难得的、针对特定设备的硬件参考资料汇编,极大地节省了我四处搜集碎片化资料的时间。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兼容性与未来趋势”这个话题时,显得尤为老道和超前。当VCD/DVD市场逐渐被蓝光和流媒体取代的今天,一本讨论这些“老”技术的书,如果只是墨守成规地讲解原理,很快就会失去价值。然而,作者巧妙地将VCD/DVD的结构、纠错算法,乃至数据流的封装方式,作为理解后续更复杂数字存储格式(如BD)的基础。它花了不少篇幅讨论了伺服控制系统的演进,以及如何通过软件升级来应对新型光盘介质的反射率变化。这种将基础知识与技术迭代相结合的视角,让这本书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它告诉我,扎实的底层原理学习,是应对未来任何新技术挑战的基石。因此,即便我不再频繁使用VCD或DVD播放机,这本书中关于数字信号恢复、伺服控制和错误校验的知识,依然对我理解任何基于旋转介质或高速串行通信的技术,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评分说实话,我对维修的兴趣远大于理论深究,尤其是面对那些时不时“挑食”的DVD机。我家里那台用了快十年的DVD播放机,前段时间开始频繁出现区域码错误和碟片识别困难的问题,我原以为是激光头老化了,打算直接换新机了事。但偶然翻到这本书的维修实战部分,简直是醍醐灌顶。它没有仅仅停留在“激光头坏了”这种笼统的判断上,而是深入探讨了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在错误校验和纠错中的作用。书中针对几种常见故障,比如“无法读取刻录盘”、“花屏”、“声音断续”等,提供了详细的症状分析路径。它清晰地指出,很多时候问题并非出在光头上,而是电源部分纹波过大导致的解码错误,或者数据通路上的电容失效引起的信号衰减。我按照书中提供的图示,用万用表测量了几个关键点的电压,果然发现了一个滤波电容的参数明显偏离了标准值。更换后,那台老机器竟然恢复了昔日的活力!这种成就感,比单纯购买新设备要强得多,这本书真正教会了我如何“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地更换昂贵的部件。
评分这本《VCD、DVD原理与维修》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光盘技术一知半解的电子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救星”!我一直对VCD和DVD播放机内部那些精密的机械结构和复杂的信号处理流程感到好奇,但市面上大多数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集成电路图和时序波形,看得我头晕眼花;要么就是极其简略的故障排除小册子,只告诉你“换了这个电容”了事,完全没有解释“为什么”要换。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非常亲民。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电路图,而是从最基础的光学原理讲起,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激光如何读取凹坑和平台,以及信号是如何被调制和解码的。特别是关于伺服系统的那几章,作者详尽地剖析了音圈电机、主轴电机以及对焦系统的协同工作机制,让我这个曾经对“寻轨”和“循迹”功能一头雾水的人,终于明白了它们是如何在微米级别上精确控制激光头的。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一个拆解工具,对光驱内部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迫不及待想找个旧机器拆开对照着看一看,那种将抽象原理与实体结构联系起来的满足感,是其他技术书籍无法给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