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俄罗斯钢琴学派作品选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毛波, 王玮立, 黄晓东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2176961 |
| 出版年份: | 2016年1月1日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330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56元 |
| 实际重量: | 456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毛波,男,1966年出生,四川自贡人。四川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自贡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四川省钢琴学会理事。在27年的高校音乐教学工作中,先后有论文十余篇刊登在《钢琴艺术》等学术刊物上;作为分册主编主持了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材《钢琴》(册)的编写工作;参与了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张大千音乐修养研究》以及盐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川南盐场音乐形态研究》的研究;主持四川理工学院学科建设培育项目《川南盐场地域音乐文化研究》。
王玮立,男,1980年出生,四川自贡人。四川理工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双硕士学位,自贡市音乐家协会键盘学会副会长。曾留学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师从东欧钢琴家沙斯基教授和室内乐演奏家涅科娜萨瓦教授。曾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年轻的白俄罗斯”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出版有《钢(风)琴即兴伴奏·自弹自唱教程》《歌曲伴奏谱》(全国中小学音乐新课标教材)、《音乐欣赏(中国部分)》《钢琴演奏技术与教学理论研究》等多部教材及编著。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曾担任2011“李斯特纪念奖”香港一钢琴公开赛四川赛区等多项钢琴赛事的评委。
黄晓东,男,1976年出生,四川江油人。现任四川理工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自贡市音乐家协会键盘学会会长;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五篇。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一项、参研省级教改项目一项、参研多项校级教改与科研项目;参编了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材《钢琴》(册)。曾受聘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担本、专科学生的钢琴课教学。2012年获得“长江钢琴杯”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联盟钢琴比赛指导教师;2013年获得2013“肖邦纪念奖”香港钢琴公开赛“钢琴导师奖”。
序言
作者简介
波尔特尼扬斯基
钢琴奏鸣曲乐章
格林卡
“朝康”主题变奏曲
孩子们的波尔卡
安东·鲁宾斯坦
F大调旋律
鲍罗丁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巴拉基列夫
升f小调波尔卡
练习曲“花园”
柴可夫斯基
夜曲(Op.10 No.1)
降B大调随想曲(Op.19 No.5)
杜姆卡(Op.59)
里亚多夫
八音盒
前奏曲
小圆舞曲
阿连斯基
固定低音
布鲁门菲尔德
g小调练习曲“在海上”(Op.14)
格拉祖诺夫
练习曲“夜”(Op.31 No.3)
拉赫玛尼诺夫
幽默曲(Op.10 No.5)
波特凯维茨
金发少女
梅特涅尔
a小调钢琴奏鸣曲“回忆”(Op.38 No.1)
两首“童话”
斯坦钦斯基
F大调快板(Op.2)
普罗科菲耶夫
d小调托卡塔(Op.11)
哈恰图良
舞曲
托卡塔
卡巴列夫斯基
F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I
回旋曲
前奏曲(Op.5 No.4)
肖斯塔科维奇
三首幻想舞曲(Op.5)
谢德林
音诗
作品简介
《俄罗斯钢琴学派作品选(教学版)》按照作曲家年代排序,囊括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各个重要作曲家,如安东·鲁宾斯坦、格林卡、里亚多夫等,所选择的曲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内容涵盖钢琴演奏中从易到难各种程度,如初级的《孩子们的波尔卡》,中级的《金发少女》,《三首幻想舞曲》等。每首作品还撰写了简要的作品演奏指南,既简洁又通俗易懂,在教学中的实用性较强,也给教材使用者留下很多二度处理的空间。适合各高校音乐使用。
购买这本书的体验,让我对学术教材的出版质量有了新的认识。从物流收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出版社的严谨态度。包装得非常到位,确保了书本在运输途中不会受到丝毫损伤,拿到手时,书页边缘平整如初,这对于注重细节的学习者来说,是小小的确定的幸福。更重要的是,随书附带的任何辅助材料——如果存在的话,都会设计得非常实用,而不是那种聊胜于无的凑数之物。我特别欣赏这种对知识传递的认真态度,它传达出的信息是:我们希望你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这种专业性和对读者的尊重,是无法用简单的价格来衡量的。总而言之,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考研用书,不如说是一份为期数月甚至数年的系统性学习规划蓝图,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乐谱,更是一条通往精湛技艺的、被精心铺设好的路径。拥有它,无疑让我的备考之路踏实了许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那种微微的哑光处理,拿在手里阅读时既不会反光,又有一种老派的厚重感,让人心生敬畏。特别是封面上的字体排版,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感,非常考究,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确实下足了功夫。我个人对这种用心制作的教材是非常有好感的,毕竟学习音乐,尤其是钢琴这样需要长期投入精力的学科,拥有一本赏心悦目的工具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做得很合理,五线谱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和声进行和快速的琶音段落,也能一目了然,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反复研读乐谱的学子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装订工艺看起来非常牢固,即使是经常需要摊开平放,或者在琴边被咖啡渍不小心弄脏,估计也不会轻易散页,这种耐用性对于考研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过程来说,无疑是加分项。从外观上看,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远超一般教学用书的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选曲角度和编排逻辑,着实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教学思路。我翻阅了其中关于李斯特练习曲的部分,发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曲目,而是围绕着俄罗斯学派特定的技术难点和演奏风格,进行了精心的梯度划分。从最初的音阶和琶音的纯技术练习,过渡到更复杂的八度连奏和八度跳跃,每一步的衔接都像是精心设计的阶梯,引导学习者稳步提升。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编者似乎非常理解考生的困境,他们没有选择那些过于晦涩难懂的“冷门”曲目来炫技,而是聚焦于那些既能考察基本功,又符合主流音乐学院考核标准的曲目,这种务实精神在教材中是十分宝贵的。读着这些乐谱,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那些俄罗斯钢琴大师们对学生近乎苛刻但又充满智慧的教导方式,那份对声音的极致追求和对技术细节的锱铢必较,都渗透在了每一行五线谱之中。它教的不只是“怎么弹”,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弹”。
评分作为一本面向考研的教材,它对于理论知识的穿插和解释,处理得非常巧妙,避免了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将其融入到实践演奏的语境中。例如,在某几首巴赫的复调作品选段后,附带的小注就简洁而精准地解释了对位法的核心概念,并且立刻指出在当前乐句中如何通过力度和触键来凸显“模仿”与“交织”的听觉效果。这种“即学即用”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很多其他教材可能会把技术讲解和理论背景分割开来,导致读者在实际操作中脱节,但这本书显然避免了这种弊端。它真正做到了工具书的角色——随时可以查阅、随时可以对照,而且每一次查阅都能带来新的启发,让你对作品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指法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作曲家意图和学派风格的深度认同上。对于需要撰写研究性论文的考生来说,这些细微的讲解简直是现成的论据支撑。
评分这本书的‘新’在哪里,我觉得体现在它对传统俄罗斯学派的当代解读上。我们知道,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演奏风格,比如拉赫玛尼诺夫式的宏大叙事感、涅高兹式的力量与诗意结合,是极具辨识度的。但如何在现代的录音技术和演奏环境下,准确地传达这种“神髓”,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模仿或僵硬的复刻,是一个难题。这本书的选材和注释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开放性。我注意到,在一些著名的炫技段落旁,注释不再是老一套的“用力弹奏”,而是更细致地探讨了如何在保持力量感的同时,确保音色的颗粒度和清晰度,这显然是适应了现代音乐会审美的需求。它既保留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引导我们用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和演绎这些经典作品,让它们在今天的音乐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不是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这种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感觉作者群是真正走在时代前沿的教育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