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电路理论基础 |
| 作者 | 王勇,龙建忠,方勇,李军 |
| 定价 | 58.00元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156976 |
| 出版日期 | 2005-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44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522Kg |
| 内容简介 | |
| 《电路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内容包括:电路分析导论,电路元件,线性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线性电路的输入/输出时域分析,线性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和s域分析,双口网络,图论及线性电路矩阵分析法,有源滤波器分析和设计。书中还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PSpice、EWB等EDA工具在线性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并在相关章节的复习思考题中提供了相应的练习。 《电路理论基础》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自动控制、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的教材和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章 电路分析导论 1.1 引言 1.2 电路模型和集中参数假设 1.3 电路的基本变量和关联参考方向 1.4 功率和能量——电路的复合变量 1.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电荷守恒公理 1.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能量守恒公理 1.7 特勒根定理 1.8 总结与思考 1.8.1 总结 1.8.2 思考 习题1 第2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分类 2.1 二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描述 2.1.1 二端电阻 2.1.2 二端电容 2.1.3 二端电感 2.1.4 *二端忆阻元件 2.2 独立电源 2.3 基本信号 2.3.1 复指数信号 2.3.2 单位阶跃信号 2.3.3 单位斜坡信号 2.3.4 单位冲击信号 2.4 多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其描述 2.4.1 多端电阻 2.4.2 多端电感 2.4.3 多端电容 2.5 电路元件的基本组与器件造型的概念 2.6 电路分类 2.7 总结与思考 2.7.1 总结 2.7.2 思考 习题2 第3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3.1 电阻电路等效分析法 3.1.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3.1.2 电阻的三角形连接与星形连接 3.1.3 电阻电路等效分析法应用示例 3.2 支路电流法 3.3 节点分析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总结与思考 3.5.1 总结 3.5.2 思考 习题3 第4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4.3.1 戴维南定理 4.3.2 诺顿定理 4.3.3 定理使用的技巧 4.4 互易定理 4.5 对偶原理 4.6 大功率传输定理 4.7 总结与思考 4.7.1 总结 4.7.2 思考 习题4 第5章 电路的时域分析 5.1 一阶电路分析 5.1.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1.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1.3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5.1.4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 第6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第7章 三相电路 第8章 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第9章 双口网络 0章 图论及LTI电路系统的矩阵分析法 1章 滤波器设计 2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前言 章 电路分析导论 1.1 引言 1.2 电路模型和集中参数假设 1.3 电路的基本变量和关联参考方向 1.4 功率和能量——电路的复合变量 1.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电荷守恒公理 1.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能量守恒公理 1.7 特勒根定理 1.8 总结与思考 1.8.1 总结 1.8.2 思考 习题1 第2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分类 2.1 二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描述 2.1.1 二端电阻 2.1.2 二端电容 2.1.3 二端电感 2.1.4 *二端忆阻元件 2.2 独立电源 2.3 基本信号 2.3.1 复指数信号 2.3.2 单位阶跃信号 2.3.3 单位斜坡信号 2.3.4 单位冲击信号 2.4 多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其描述 2.4.1 多端电阻 2.4.2 多端电感 2.4.3 多端电容 2.5 电路元件的基本组与器件造型的概念 2.6 电路分类 2.7 总结与思考 2.7.1 总结 2.7.2 思考 习题2 第3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3.1 电阻电路等效分析法 3.1.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3.1.2 电阻的三角形连接与星形连接 3.1.3 电阻电路等效分析法应用示例 3.2 支路电流法 3.3 节点分析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总结与思考 3.5.1 总结 3.5.2 思考 习题3 第4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4.3.1 戴维南定理 4.3.2 诺顿定理 4.3.3 定理使用的技巧 4.4 互易定理 4.5 对偶原理 4.6 大功率传输定理 4.7 总结与思考 4.7.1 总结 4.7.2 思考 习题4 第5章 电路的时域分析 5.1 一阶电路分析 5.1.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1.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1.3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5.1.4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 第6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第7章 三相电路 第8章 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第9章 双口网络 0章 图论及LTI电路系统的矩阵分析法 1章 滤波器设计 2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
不得不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营造》,这是一本从美学和哲学的角度解读园林的奇书。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介绍亭台楼阁、花木配置的图鉴,但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作者深刻地阐释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核心思想,将道家的“虚实相生”和禅宗的“空寂之美”融入到造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特别是关于“借景”和“对景”的描述,作者引用了大量诗词典故,使得文字本身就具有了园林的韵味,读起来仿佛能感受到苏州园林中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空间转换带来的那种诗意。书中对“框景”的分析尤其精彩,如何通过一扇窗户或一个花窗,将远处的山景收纳入有限的空间内,达到“一山之内,包容天地”的境界,这种对东方审美的精妙提炼,令人叹为观止。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园林的,更是关于中国人如何与自然相处的智慧结晶。
评分这本《宇宙的奥秘与未解之谜》简直是智慧的结晶!我从翻开第一页起,就被作者那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深深吸引住了。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科普读物,仅仅罗列事实,而是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探寻黑洞的边界、暗物质的踪迹,甚至是多维宇宙的可能性。书中对引力波的解释,细腻到让人仿佛能亲手触摸到时空涟漪的震颤,即便是涉及到相对论这样高深的理论,作者也总能找到最贴合生活经验的比喻,比如用一个蹦床上的保龄球和弹珠来形象地描述质量对时空结构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费米悖论”时的那种深沉的哲学反思,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学推导,而是一次对人类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深刻拷问。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头顶的星空多了一份敬畏,少了一份无知,那种知识被点亮的感觉,是任何娱乐方式都无法比拟的。这绝对是适合所有对浩瀚宇宙心存好奇的探索者的必备良书,每一个章节都值得反复咀嚼回味。
评分关于《人工智能伦理与未来社会治理》,这本书带来的冲击感是巨大的,它更像是一份发人深省的警示录而非单纯的技术指南。作者没有沉溺于炫酷的算法描述,而是将焦点放在了“算法黑箱”的透明度、数据隐私的边界,以及通用人工智能(AGI)一旦实现,人类的价值体系将如何重构等尖锐问题上。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责任分配”的讨论,当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时,责任该由程序员、用户还是AI本身承担?这种思辨性的探讨,促使我不得不跳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思维,去审视技术进步背后的伦理成本。作者的论证逻辑清晰,引用了大量国际法规和哲学思想作为支撑,使得这本书的观点既有学术深度,又具备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任何身处或即将进入信息时代的个体而言,这本书都是一次必要的“思想体检”,让人不得不正视我们正在加速奔向的未来图景。
评分《现代金融市场行为学导论》这本书,说实话,刚拿到手时我还有些担心,毕竟金融学对我来说总有点高不可攀的味道。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却异常巧妙,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切入,探讨“羊群效应”在股市中的具体表现。作者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比如“郁金香狂热”到近代的互联网泡沫,清晰地展示了人类非理性决策如何扭曲市场价格。这种由现象回归理论的路径,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发现,很多以往无法理解的金融新闻背后的逻辑,在读完关于“前景理论”和“损失厌恶”的章节后,豁然开朗。它教会我的不仅是关于股票和债券的知识,更是一种审视集体决策的批判性思维。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前半部分是基础概念和心理学铺垫,后半部分则是应用于衍生品和风险管理的实操思考,非常适合渴望理解市场脉搏的非专业人士。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书架时,无意中又拿起了《古罗马帝国的兴衰与遗产》,这本书的厚重感和内容的广博性,每次都让我震撼。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线罗列,作者对于罗马法制体系、军事制度的构建,以及其对后世西方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极其透彻的剖析。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元老院权力斗争”那几章,作者像是身处历史现场,将那些权臣、皇帝的狡诈与智慧描摹得入木三分,读起来简直比任何史诗小说都更加跌宕起伏。书中穿插的精美地图和建筑复原图,极大地弥补了文字的抽象性,让庞大的罗马疆域和宏伟的斗兽场仿佛触手可及。当然,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相对来说比较典雅厚重,对于初次接触西方史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点耐心去适应那种严谨的学术语境,但一旦沉浸其中,你会发现,那些沉睡在历史尘埃中的细节是如何共同铸就了一个统治世界上千年,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强大帝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