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微知匯係列:樂旅文化
定價:20.00元
售價:13.6元,便宜6.4元,摺扣68
作者:耿雨,耿雨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10427633
字數:
頁碼:19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所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羅萬象,浩如煙海。文化既是人類社會曆史發展進化的成果,也是孕育人類輝煌未來的基礎。正是文化的一脈相傳,纔造就瞭人類社會今天的文明。掌握必要的文化常識,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所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羅萬象,浩如煙海。文化既是人類社會曆史發展進化的成果,也是孕育人類輝煌未來的基礎。正是文化的一脈相傳,纔造就瞭人類社會今天的文明。掌握必要的文化常識,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凶素。
《微知匯係列:樂旅文化》濃縮瞭古今中外的各方麵文化知識精粹,從天文到地理,從曆史宗教到禮儀習俗,從文學到書畫,從影視到體育,還包括地理常識、交通及通信和影視藝術等共計七個方麵。《微知匯係列:樂旅文化》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實用性於一體,讓讀者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裏,探索自然的奧妙,接受曆史的洗禮,感受文學藝術的熏陶,瞭解現代的科學技術。《微知匯係列:樂旅文化》既能豐富讀者的知識儲備,開拓文化視野,還能對日常生活起到提示作用。
章 地理常識
世界地理三大發現
世界四大航海傢
世界七大自然奇觀
中國五大草原區
世界十大港口
世界十大島嶼
世界三大熱帶雨林
世界三大草原
世界五大河流
世界三大運河
世界三大戈壁沙漠
世界古代七大奇跡
世界十大宮殿
世界六大未解之謎
七大洲四大洋
世界海洋之
世界瀑布之
世界河流之
世界火山之
世界各國的母親河
世界國傢公園
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
各國國名的由來
世界上小的10個國傢
稀奇古怪的國傢
五花八門的“海”
北美洲五大潮
中國的彆名知多少
中國行政區劃及省會
中國各省(自治區)名稱由來
中國五大淡水湖
中國五大鹹水湖
中國四大高原
中國六大古都
中國十大風景名勝
中國四大名園
中國三大皇傢園林
中國四大名亭
中國七大名泉
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名揚四海的五嶽
東南西北“四京”
中國的主要河流
中國名塔
蘇州四大古典園林
江南三大名樓
杭州西湖十景
“天下西湖三十六”
天下泉
長城八大雄關
明十三陵的來曆
古代部分城市的彆稱
中國古代地理小知識
中國曆朝都城
中國著坊
中國古代地理學傢
絲綢之路
茶馬古道
萬裏長城
長江三峽
巫山小三峽
天下奇山——黃山
第二章 天文常識
農曆與舊曆的分彆
農曆和陰曆是一迴事兒嗎
天乾地支
古人的計時工具
古人的計時方法
二十四節氣
我國古代天文學傢
外國天文學傢
2月份28天的由來
星期和禮拜的由來
為什麼天上會打雷、閃電
為什麼會下雨
為什麼會下雪
潮汐是怎麼迴事
為什麼白天看不見星星
天有多高
天為什麼是藍色的
星星是黃色的嗎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星座知多少
行星、恒星、衛星與彗星
早晨的太陽與中午的太陽
日暈、月暈是怎麼形成的
冥王星為何被開除
太白金星
哈雷彗星
北鬥七星
北極星
第三章 曆史及宗教
古代、近代、現代與當代
三皇五帝
春鞦五霸
戰國七雄
百傢爭鳴
熒書坑儒
文景之治
光武中興
三國鼎立
八王之亂
……
第四章 書畫藝術
第五章 影視藝術
第六章 交通及通信
第七章 體育活動
世界六大未解之謎
1.百慕大三角
在1945年12月5日,美國海軍5架“復仇者”式海上轟炸機,在返航途中竟消失在百慕大海區上空。飛機失蹤後,美國高軍事當局動員瞭空前規模的艦船和飛機,進行嚴密搜索,然而連一點殘片和油滴都未找到。但在這5架轟炸機失蹤後的數小時內,一個設在邁阿密的美國海軍航空基地卻收到瞭來自失蹤飛機的微弱信號。從此,這個地點被人們稱為“陷阱水域”。據記載,自20世紀以來已有上百架飛機和200餘艘艦船在這片“陷阱水域”失事或失蹤,下落不明的失蹤者已達數韆人。
2.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建造,巨石一塊塊壘上去,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接物,卻拼閤得天衣無縫,連極薄的J1片也插不進去。四條底邊相差不到20厘米,誤差不到韆分之一。錐角都是52度,這是自然形成的穩定的角。方錐體的形狀,迫使沙漠風暴不得不沿塔的斜麵或棱角緩緩上升,把風的破壞力化解到小。龐大的塔基奠定在地磁場磁力綫中心,隨地球運動而運動,所承受的振幅極其微弱,長年屹立不倒。古埃及人是怎樣開采這些巨大石塊,又用什麼運載和堆砌這些巨大石料的呢?這樣的建築工程需要5000萬人的勞力,建築金字塔的大量勞力從何而來呢?金字塔實在有著太多太多的神秘之處。
3.英國巨石陣
它位於英國古老而廣漠的南部維特郡索爾茲伯裏(Salsbury)。公元1130年,一位神父偶然發現瞭它,從此引起世人的注意。巨石陣的主體由幾十塊巨大的石柱組成,這些石柱排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巨石陣的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溝與土崗,內側緊挨著的是56個圓形坑。巨石陣不可思議的是石陣中心的巨石,這些巨石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噸,然而人們驚奇的發現,有不少重達7噸的巨石是橫架在兩根竪著的石柱上的。每年夏至這天,太陽升起的位置恰恰與一塊名為“黑爾”(Heel)的石頭排列成一條直綫。幾個世紀以來,沒有人知道巨石陣的真正用途,也沒有人知道是誰建造瞭巨石陣,而古老的傳說和人們的種種推測,讓巨石陣更增加瞭神秘的氛圍。
4.復活節島石像
復活節島是智利的一個小島,麵積為117平方韆米。島上矗立著600多尊巨人石像。一般高7-10米,重達30-90噸,有的石像一頂帽子就重達10噸之多。石像均由整塊的暗紅色火成岩雕琢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沒有腿,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異。所有石像都麵嚮大海,錶情冷漠,神態威嚴。遠遠望去,就像一隊準備齣徵的武士,蔚為壯觀。但是,石像雕於何時?如此高大的石像是用什麼辦法搬到海邊的?一些尚未完工的石像,又是遇到什麼問題而突然停瞭下來?仍然是未解之謎。
5.麥田怪圈
例“麥田怪圈”發生在1647年的英國,長滿麥子的麥田一夜之間齣現瞭有規律的圓圈形圖案。此後,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地都頻頻發現麥田怪圈,其中絕大部分是在英國。截至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約要齣現250個麥田怪圈,圖案也各有不同。但今人遺憾的是,350多年來,科學界對怪圈是如何形成的一直存在爭議。
6.神奇的龍捲風
龍捲風外貌奇特,它上部是一塊烏黑或濃灰的積雨雲,下部是下垂著的形如大象鼻子的漏鬥狀雲柱,具有小、快、猛、短的特點。龍捲風風速一般在每秒50至100米,有時可達每秒300米,超過音速。它像一個巨大的吸塵器,經過地麵,地麵的一切都要被它捲走;經過水庫、河流,常捲起衝天水柱,有時連水庫、河流的底部都露瞭齣來。同時,龍捲風又是短命的,往往隻有幾分鍾或幾十分鍾,多幾小時。龍捲風還有一些“古怪行為”,使人難以捉摸:它席捲城鎮,搗毀房屋,把碗櫥從一個地方颳到另一個地方,卻沒有打碎碗櫥裏的一個碗;驚呆瞭的人們常常被它抬嚮高空,然後又被它平平安安地送迴地麵,等等。人們對龍捲風的形成及後果進行瞭多年的研究,但還有很多謎底沒有被揭開。
……
章 地理常識
世界地理三大發現
世界四大航海傢
世界七大自然奇觀
中國五大草原區
世界十大港口
世界十大島嶼
世界三大熱帶雨林
世界三大草原
世界五大河流
世界三大運河
世界三大戈壁沙漠
世界古代七大奇跡
世界十大宮殿
世界六大未解之謎
七大洲四大洋
世界海洋之
世界瀑布之
世界河流之
世界火山之
世界各國的母親河
世界國傢公園
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
各國國名的由來
世界上小的10個國傢
稀奇古怪的國傢
五花八門的“海”
北美洲五大潮
中國的彆名知多少
中國行政區劃及省會
中國各省(自治區)名稱由來
中國五大淡水湖
中國五大鹹水湖
中國四大高原
中國六大古都
中國十大風景名勝
中國四大名園
中國三大皇傢園林
中國四大名亭
中國七大名泉
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名揚四海的五嶽
東南西北“四京”
中國的主要河流
中國名塔
蘇州四大古典園林
江南三大名樓
杭州西湖十景
“天下西湖三十六”
天下泉
長城八大雄關
明十三陵的來曆
古代部分城市的彆稱
中國古代地理小知識
中國曆朝都城
中國著坊
中國古代地理學傢
絲綢之路
茶馬古道
萬裏長城
長江三峽
巫山小三峽
天下奇山——黃山
第二章 天文常識
農曆與舊曆的分彆
農曆和陰曆是一迴事兒嗎
天乾地支
古人的計時工具
古人的計時方法
二十四節氣
我國古代天文學傢
外國天文學傢
2月份28天的由來
星期和禮拜的由來
為什麼天上會打雷、閃電
為什麼會下雨
為什麼會下雪
潮汐是怎麼迴事
為什麼白天看不見星星
天有多高
天為什麼是藍色的
星星是黃色的嗎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星座知多少
行星、恒星、衛星與彗星
早晨的太陽與中午的太陽
日暈、月暈是怎麼形成的
冥王星為何被開除
太白金星
哈雷彗星
北鬥七星
北極星
第三章 曆史及宗教
古代、近代、現代與當代
三皇五帝
春鞦五霸
戰國七雄
百傢爭鳴
熒書坑儒
文景之治
光武中興
三國鼎立
八王之亂
……
第四章 書畫藝術
第五章 影視藝術
第六章 交通及通信
第七章 體育活動
這套“微知匯”係列,特彆是《樂旅文化》這本,真的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旅行抱有極大的熱情,總覺得每一次齣發,都不隻是地理位置的轉移,更是對內心世界的探索與豐富。然而,市麵上關於旅行的書籍,要麼過於流水賬地記錄行程,要麼泛泛而談,很難觸及到我內心深處對旅行文化的那份渴望。直到我遇到《樂旅文化》,我纔找到瞭那種共鳴。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景點,而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將每一個目的地的人文風情、曆史積澱,甚至是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細節,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古老的集市,聞到香料的芬芳;我又仿佛坐在街邊的小咖啡館,聆聽著異國語言的呢喃。那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對“樂旅”這兩個字有瞭全新的理解——原來,旅行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看到多少風景,更在於你能否用心去感受、去理解那些風景背後所承載的文化與故事,並從中獲得心靈的滋養與升華。這本書不僅讓我對下一次旅行有瞭更清晰的規劃,更讓我對旅行本身的態度有瞭更深刻的反思。它提醒我,在匆忙的旅途中,慢下來,去觀察,去聆聽,去體驗,纔能真正發現旅行帶來的“樂”與“知”。
評分我一直認為,旅行的意義在於“樂在其中”,而《樂旅文化》這本書,恰恰點明瞭這種“樂”的來源——文化。它並非那種急於讓你“走馬觀花”的攻略,而更像是邀請你去“慢下來”,去靜靜地品味一個地方的靈魂。書中那些關於當地習俗、節日傳說、甚至是一些生活小品的描寫,都讓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並非遙不可及的東西,而是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傳承”的部分,作者用感性的文字,展現瞭老一輩人如何將寶貴的文化遺産一代代傳遞下去,讓我對“旅”與“文”之間的緊密聯係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看到瞭旅行目的地更深層次的魅力,讓我明白,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一次與不同文化的對話。它不僅僅為我的下一次齣行提供瞭靈感,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對旅行的本質有瞭全新的認知:真正的旅行,是心靈的旅行,是文化的熏陶,是自我的一種升華。
評分《樂旅文化》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旅行書籍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談論文化就一定會有種疏離感,或者說,會充斥著各種專業術語,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卻做到瞭用最平實、最動人的語言,將復雜的文化概念變得如此易於理解和親近。作者的敘事風格,更像是與一位見多識廣的朋友在聊天,他會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會拋齣一些引人深思的問題,但從不強加觀點。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地方認同”的章節,作者通過講述一些普通人的故事,讓我看到瞭文化是如何塑造一個人的身份,又是如何維係一個社區的凝聚力。這讓我意識到,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與不同文化“遇見”的機會,而這種遇見,能夠極大地拓展我們自身的認知邊界。它不僅僅是關於“去哪裏”,更是關於“如何去理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動的觀察者,而更像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我對旅行的渴望,從單純的“看風景”升級為瞭“體驗生活”,並從中獲得知識與感悟。
評分我必須說,《樂旅文化》這本書的視角實在是太獨特瞭!我一直覺得,旅行的魅力往往隱藏在那些不那麼為人所知的角落,隱藏在當地人纔會懂的生活細節裏。《樂旅文化》正是抓住瞭這一點,它沒有像很多旅遊指南那樣,把重點放在“必去景點”和“網紅打卡點”上。相反,它更側重於挖掘那些能夠體現當地獨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元素。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當地節日慶典的描述,那種參與感和儀式感,讓我覺得旅行不僅僅是觀看,更是一種融入。作者用生動的文字,將我帶入到那些熱鬧非凡的場景中,感受當地人民的喜怒哀樂,體驗他們傳承韆年的習俗。此外,書中對當地美食的解讀也遠不止是“好吃”那麼簡單,而是深入到瞭食材的來源、烹飪的技藝,以及這些食物在當地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讀完之後,我纔明白,一道菜肴,可能承載著一段曆史,一種情感,甚至是一種生活哲學。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旅行,是去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去理解一種不同的價值觀,而不僅僅是去“打卡”一個地方。它讓我對“樂旅”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樂在其中,知在其中,這種體驗是如此的豐富而深刻。
評分拿到《樂旅文化》這本書,我本以為它會是一本講究行走的指南,卻意外地發現它更像是一場關於“感官之旅”的深度體驗。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仿佛能捕捉到空氣中流動的鏇律,能聞到陽光曬在老牆上的味道。我尤其欣賞其中對藝術與旅行關係的探討。書中沒有枯燥地羅列藝術作品,而是巧妙地將藝術融入到旅行的語境中,讓我看到,無論是古老的建築、當地的手工藝品,還是街頭巷尾的塗鴉,都承載著一個地方的精神氣質。讀到關於音樂的部分,更是讓我耳目一新。作者用文字描繪齣不同地域的音樂特色,從悠揚的民謠到奔放的舞麯,仿佛有一支無形的樂隊在我耳邊奏響,讓我對旅行地的聲音有瞭更深的感知。它讓我明白,旅行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眼睛看到的,更在於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甚至嘴巴嘗到的。這種全方位的感官喚醒,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就仿佛已經開始瞭身臨其境的體驗。這本書教會我,用更廣闊的視野去審視旅行,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日常之下的,閃耀著文化光芒的細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