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节日
定价: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韦黎明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508508078
字数:
页码:1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中国节日》为《人文中国书系》中的一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特色的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中国节日》将中国的节日分为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并对这些节日,除了考察其源头外,还收录了较具代表性的节日传说,记载历代以来节日习俗的变迁以及其中的风俗习惯。通过《中国节日》,读者可以对中国的节日有一较全面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特色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具有强盛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变迁,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一份珍贵遗产。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并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教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有关,尤其是后来划分出的农历节更与传统节日的产生有密切的关联。到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即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时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活动以及代表人们美好愿望的祭祀活动。节日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
元宵节
节日名称:元宵节
节日时段:农历正月十五日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这个节日就得名元宵节。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
中国人有在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就是俗话说的“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个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东汉明帝(58—75在位)信奉佛教,谕令宫廷、寺院在元宵节要燃灯礼佛,百姓人家也要持灯敬佛。此令一行,元宵节遂成民间盛大节日。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人们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火树银花不夜天”形容的就是元宵节的美丽景象。
元宵赏灯还有一项品位高雅的游戏——猜灯谜。灯谜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游戏,它将事物或字词的真相隐藏在表面上不相干的优美韵诗或通俗文字中,写成字条贴在花灯上,供观灯人竞猜,有些类似于西方一些报纸杂志上刊登的“纵横字谜”。猜灯谜早出现在宋朝。在南宋(1127一1279)首都临安,每逢元宵佳节,制谜、猜醚的人众多。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在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吃元宵是元宵节特色的饮食风俗。民间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前770一前476)。元宵又称“汤圆”、“圆子”,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或实心,或带馅,馅多由白糖、豆沙、果仁等制成,煮、煎、蒸、炸皆可。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美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元宵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等。不少地方节庆时还增加了耍狮子、划旱船、扭秧歌、荡秋千、打太平鼓等活动。
中国的节日
传统节日
腊八节
春节
春龙节
端午节
盂兰盆节
重阳节
法定节日
新年
“三八”妇女节
植树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四”青年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
“八一”建军节
教师节
国庆节
小年
元宵节
清明节
七夕乞巧节
中秋节
冬节
少数民族节日
那达慕大会
藏历新年
雪顿节
沐浴节
开斋节
火把节
达努节
花山节
三月街
陇端街
新米节
老人节
添仓节
目脑节
古尔邦节
盘王节
龙船节
泼水节
三月三歌圩
刀杆节
丰年祭
附录:中国历史年表
这本关于中国节日的书,给我带来了非常独特的视角。我一直以为对端午节的认知就是吃粽子、赛龙舟,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更多。作者在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时,并没有回避屈原投江这一悲壮的历史事件,而是用一种更为平和、反思的笔调来叙述。他探讨了屈原的爱国情怀,以及他身上所代表的士大夫精神,并将其与端午节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联系起来。这种联系让我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纪念古代诗人节日,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地不同的端午习俗,比如南方地区的插艾草、挂菖蒲,北方地区的煮鸡蛋、饮雄黄酒等等。作者对这些习俗的描写非常生动,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我特别喜欢关于吃粽子那一章,作者不仅讲解了粽子的不同形状和口味,还探讨了粽子在不同地域的文化象征意义,比如在南方,粽子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家庭团聚的象征,而在北方,它则更多地代表着一种对屈原的纪念。这种细致的描写,让端午节在我心中变得更加饱满和立体。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个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吃喝玩乐。
评分这本关于中国节日的书,在内容呈现上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我原本以为,关于清明节的描述无外乎扫墓祭祖,然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它更深层次的文化意涵。作者在描写清明扫墓时,并没有局限于严肃的氛围,而是融入了对生命、对家庭、对传承的思考。他描述了人们在祭扫过程中,通过回忆先辈的故事,将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情景。这种描写让我深刻体会到,清明节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清明节的民俗活动,比如踏青、放风筝、插柳等等。作者对这些活动的描写非常生动,让我感受到了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我特别喜欢作者关于“春日踏青”的描写,他将踏青不仅仅看作是一种户外活动,而是视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放松身心的方式。这种对传统习俗的现代解读,让我对清明节有了更全面、更积极的认知。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而这些意义,在现代社会依然能够给予我们启示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从我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惊喜。我原本以为这仅仅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工具书,可能充斥着枯燥的文字和年代久远的习俗讲解。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了。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日期和活动,而是将每一个节日都赋予了生命。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节日的起源、演变,以及它在中国人心中的意义。我特别喜欢关于春节的那一部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吃饺子、放鞭炮这些普遍的认知,而是深入挖掘了春节背后蕴含的家庭团聚、辞旧迎新的文化内核。他描述了南北方过春节的不同习俗,比如北方人对饺子的执着,南方人对年夜饭的讲究,甚至连春联的贴法都细致入微。读着读着,我仿佛闻到了家家户户飘出的饭菜香,听到了鞭炮齐鸣的喜庆声音,看到了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上升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感悟。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与节日相关的诗词歌赋、民间故事,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读体验,也让我对节日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它让我明白,每一个节日都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的热情。
评分我最近读到一本关于中国节日的书,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也不是按照节日类型来划分,而是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展开。我最开始被吸引的是其中关于中秋节的篇章。作者不仅仅讲述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更着重描写了中秋节所代表的团圆意象。他描述了在月光皎洁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一边仰望夜空,诉说着思念和祝福的情景。这种描写非常细腻,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团圆氛围。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月亮在不同文化中象征意义的探讨,这让中秋节的意涵更加丰富。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月饼背后象征意义的解读,从最初的简单烤饼到如今口味各异、包装精美的月饼,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化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演进。此外,作者还提到了许多关于赏月、猜灯谜、制作灯笼等传统习俗,这些细节让整个节日充满了趣味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中秋节不仅仅是吃月饼,它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仪式,而是深入到了其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寄托。
评分我最近读到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书,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深入挖掘了每一个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演变。书中关于七夕节的描写,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为七夕节只是一个简单的情人节,然而,作者却将它与古代的牛郎织女传说紧密联系起来,并探讨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乞巧节”的另一层含义。他描述了古代女子在七夕之夜,对着星空祈求心灵手巧、爱情美满的情景,这种描写充满了诗意和浪漫。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七夕节相关的诗词歌赋,这些文学作品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古代的描绘,他还分析了现代社会中七夕节所发生的变化,比如它如何演变成了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节日,以及人们如何在这种变化中寻找节日本真的意义。我特别喜欢作者关于“现代七夕”的反思,他鼓励读者不要被商业化的浪潮所淹没,而是要回归节日本身所代表的真挚情感和传统美德。这种既保留传统又拥抱现代的视角,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丰富和深刻。它让我明白,传统节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并依然能够承载我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