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
定价:48.00元
作者:钟秉枢,张建会,刘兰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222665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身为现代人,如果身上没贴一个大大的“忙”字标签,总觉得对不起旁人,也对不住自己。
因为一直“忙”着,所以忽略了自己,
因为一直“忙”着,所以疏远了亲人,
因为一直“忙”着,所以陌生了家乡。
城市中的人因为来自五湖四海,人与人之间陌然已经逐渐被习惯,
乡村中那些令人艳羡的邻里和亲缘关系却也逐步淡化,甚至濒临灭绝。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篮球,成为了牵系外出务工的人与家乡的纽带,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篮球,让已经淡漠的亲情、友情重燃“爱”火。
初读《断裂与重构》文中收录的的采访手记就印象颇深,
再读采访手记,还是会被那些人、那些事所感动,
如果你也怀念那份久违的亲情,不妨翻开《断裂与重构》,
回味下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人和人、事与事、血浓于水的味道。
内容提要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这项覆盖全省的农村基层赛事如何在社会转型期的农村重新构建起新的价值认同与社会秩序。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赛事,它的兴起与普及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人类学价值。因此本研究采用跨界整合的研究思维,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运动进行多方探讨。
目录
**章 谁来拯救断裂的乡村
**节 问题的提出2
第二节 研究综述7
第三节 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与创新13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19
第五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22
第六节 本书主体结构26
第二章 时空交错中的广西文化
**节 空间表述:地理环境29
第二节 时间叙事:历史追叙32
第三节 文化阐释:人文特征36
第三章 万村农民篮球赛在这里兴起
**节 赛事举办情况47
第二节 各地市行政村参赛规模48
第三节 各地市比赛场次52
第四节 各地市经费投入57
第五节 相关媒体宣传61
第四章 为什么是篮球?为什么在这里?
**节 篮球规则:乡村秩序重构的价值基础65
第二节 篮球魅力:村民价值认同的核心68
第三节 体育传统:万村比赛形成的根基71
第四节 篮球赛事:价值认同与秩序重构的平台83
第五章 它们通过篮球整合到了一起
**节 主导,协调整合87
第二节 共建共享,群众参与89
第三节 组织管理,五位一体103
第六章 价值认同就这样被建构起来
**节 仪式符号111
第二节 赛事符号116
第三节 媒介符号119
第七章 乡村社会秩序重构的意义
**节 实践了的管理理念132
第二节 搭建了伦理秩序的平台135
第三节 吸引了民间资本赞助138
第四节 传承并创新了村规民俗文化143
第五节 激发了村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147
第六节 创新了基层农村社区管理模式150
第七节 创设了民族“想象的共同体”153
第八节 塑造了和谐的新农村风貌157
第八章 断裂后的重构162
参考文献165
附录采访手记173
作者介绍
钟秉枢,首都体育学院,校长,教育学博士,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大体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传播学会体育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学校体育》主编、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多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及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专家,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训练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高教管理方面的研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让我立刻想到了在电视上看到过的一些关于乡村体育赛事的报道,那些朴实而又充满激情的画面常常让人动容。从书名来看,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体育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社会文化变迁的书。我尤其被“断裂与重构”这两个词所吸引,它们暗示了一种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和文化元素的再生。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农民篮球赛”这样一个具体的、充满地域特色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来解读更为宏观的社会变迁?它是否会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原有的联系和秩序是如何发生“断裂”的?例如,人口流动、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否导致了传统的社区凝聚力减弱?而“重构”又是指什么?是通过篮球赛这样的集体性活动,村民们如何重新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如何找到新的社区认同,甚至是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塑乡村文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一些具体而生动的案例,比如某个村庄的篮球赛是如何成为连接乡愁和现代生活的桥梁,如何促进村庄内部的合作与发展,甚至是如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注脚。这本书的视角是否能够深入到农民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在面对社会变迁时所经历的挑战和选择?它是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活力的方式,即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民间体育活动中,挖掘出重要的社会学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那些在广袤乡村土地上,农民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变动中寻求稳定,在挑战中寻找生机。
评分我对《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所能提供的社会学洞察力上。万村的农民篮球赛,听起来就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它不仅仅是体育的展现,更是乡村社会互动的一个缩影。我想象书中会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社区如何维系和发展其社会资本。篮球赛这样一个高度集体化的活动,如何在当下可能面临的乡村人口流失、社区关系淡漠等问题中,扮演新的角色?它是否成为了连接外出务工人员与留守家人的情感纽带,成为了村庄集体记忆的载体,甚至是促进村庄内部资源整合的催化剂?“断裂”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农民在面对城镇化、市场经济冲击时,可能经历的文化冲击、身份认同的挑战,甚至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迷失。而“重构”,则指向了一种积极的适应与再生。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分析,农民们是如何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利用篮球赛这样一种传统而又充满活力的载体,重塑村庄认同,加强社区凝聚力,甚至是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的细致观察,来揭示这些复杂的社会变迁规律的。它是否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村庄的篮球赛是如何帮助解决邻里纠纷,如何吸引年轻人返乡,或者如何为村庄赢得声誉和资源?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是什么?是基于社会学、人类学还是其他学科?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种扎实的学术支撑,又不失对鲜活现实的生动描绘,让我读来既有启发,又有共鸣。
评分这本《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的书名,让我联想到许多关于乡村文化与集体记忆的讨论。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体育活动,特别是像篮球赛这样简单直接、参与度高的运动,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能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村庄集体生活的一部分,是维系村民情感、促进社区认同的重要场合。我很好奇,书中所谓的“断裂”是指什么?是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在现代化浪潮下的瓦解,还是农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文化失落?而“重构”又意味着什么?是通过一场场篮球赛,村民们重新找到了归属感和社区的活力吗?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挖掘,在这些农民篮球赛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网络和权力关系?例如,比赛的组织者是谁?他们是如何协调各方利益的?比赛的参与者是谁?他们又从中获得了什么?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那些充满地方特色的细节,比如不同村庄的篮球赛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村民们又是如何为自己的村庄加油助威的。它是否能够捕捉到那些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呐喊助威的普通农民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状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特别是当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相结合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本书的视角是否足够宏大,能够将个体经验置于广阔的社会变迁背景之下进行解读?它是否能够为理解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性,提供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作为一个对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和文化现象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许多宏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民间活动之中。篮球赛,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早就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它承载了太多社交、情感、乃至经济的功能。这本书的副标题“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更是点出了一个具体的地域和研究对象,这让我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断裂”让传统的乡村生活模式发生改变,又是什么样的“重构”正在通过一场场热闹非凡的农民篮球赛悄然发生?它会描绘出怎样的画面?是那些在泥泞赛场上挥洒汗水的黝黑皮肤,是观众席上震耳欲聋的呐喊助威,还是比赛背后,村落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我对这本书能够深入到农民的真实生活肌理,挖掘出那些被主流话语所忽略的细节,充满期待。书中会不会有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描写,那些淳朴而又充满智慧的村民对话?它能否触及到当下中国乡村转型过程中,农民群体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在这种时代洪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认同?这本书所探讨的“重构”,究竟是指体育赛事组织形式的创新,还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文化价值的再造?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角,让我对我们身边这片熟悉的土地,有更深切的理解和共鸣。
评分《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的是那些在乡间赛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以及那些因为一场场比赛而凝聚在一起的村民。从书名来看,它似乎是在探讨一种社会现象的变迁,而“断裂”与“重构”这两个词,则暗示了一种深刻的社会转型。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农民篮球赛”这样一个具体的、充满地方特色的文化实践,上升到社会学层面的研究?它是否会探讨,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原有的结构和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断裂”?比如,传统的宗族关系、邻里互助网络是否因为人口流动、经济结构的改变而变得疏远?而“重构”又是否意味着,农民们正在通过参与篮球赛这样的集体活动,重新构建新的社区联系、社会资本,甚至是身份认同?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那些生动的细节,比如比赛现场的热烈气氛,村民们之间通过比赛所产生的互动,以及这些活动对于维系乡村社区活力的具体作用。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分析,这种“重构”是如何发生的?是自发的,还是有某种引导?它是否能够揭示出,在那些看似普通的农民篮球赛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功能和意义?例如,比赛是否成为了村庄对外展示形象、吸引关注的平台?是否成为了年轻人参与乡村事务、贡献力量的途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扎实的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让我对中国乡村社会在转型期的发展,有更深入、更细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