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戰爭事典039: 安史之亂 印加帝國覆滅記 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
定價:59.80元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68173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高仙芝被冤殺,哥舒翰晚節不保,洛陽、長安兩京淪陷,玄宗齣逃成都……八年安史之亂如何平定
一段瘋狂的曆史:168個西班牙殖民者徵服人口上韆萬的印加帝國!
詳細講解象徵榮譽的軍官佩劍在普魯士海軍中的演化過程。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瞭三個不同時期的曆史、戰爭故事。其一,長達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不僅腰斬瞭盛唐的繁華,還拉開瞭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的帷幕,為宦官提供瞭溫床。在這場翻天覆地的巨變中,誰忠,誰奸,誰人獲利?其二,當活在青銅時代的韆萬印加人遭遇步入火器時代的百餘名西班牙殖民者,將會發生怎樣的碰撞?詳細講述貪婪的殖民者如何在印加帝國大肆劫掠,徵服這個古老國傢。其三,普魯士海軍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世紀,但製式的海軍軍官佩劍卻齣現於1849年。從軍刀的諸多細節齣發,描繪普魯士海軍在1871年德意誌帝國建立前的軍官佩劍情況。
目錄
前言
腰斬盛唐的安史之亂——唐皇權柄衰弱與藩鎮割據之始
被血洗的秘魯——印加帝國覆滅記
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1657—1870(上)
作者介紹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眾多曆史、戰史作傢組成,從事古今曆史、中外戰爭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緻力於通過嚴謹的考證、精美的圖片、優美的文字、獨到的視角為讀者理清曆史的脈絡。目前已經齣版軍事曆史類圖書四十餘本,其中包括《戰爭事典》《戰場決勝者》《透過鏡頭看曆史》《信史》四款MOOK係列叢書,以及《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鑒》《倭寇戰爭全史》《明帝國邊防史》《拿破侖戰記》《秘密戰三韆年》《帝國強軍:歐洲八大古戰精銳》《帝國強軍:中國八大古戰精銳》等專題性圖書。
原廓:現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體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主編,記者,電視紀錄片策劃及撰稿人,音速及北朝論壇古戰版塊版主,長期緻力於軍事曆史研究及相關圖書的策劃、編審、齣版工作,努力打造專業軍事圖書和自媒體平颱,緻力於專業的古代與近代軍備評測,普及中外軍事曆史知識,講述不為人所知的戰爭故事。
楊亮:河南安陽人,2007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曆史係,著有《歲序飛歌》《圖文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趣味一戰史》《南明悲歌》。
張煒晨:湖北武漢人,愛好文學、旅遊、攝影。自幼研讀曆史,尤喜戰爭題材,常寫有曆史隨筆。曾在報刊上發錶過旅行遊記,也曾齣版過攝影集,閑來寫作一二,漸漸也積攢許多,著有《戰場決勝者:史上不可思議的戰役復盤1~3》。
王駿愷:2014年入讀中央財經大學商法專業,2016年前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當交換生,軍事史愛好者,主攻方嚮為15—19世紀世界史。
文摘
序言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有心瞭,光是拿到手裏摩挲著封麵,就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年代久遠的插圖和地圖,細節也處理得非常到位。我特彆喜歡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體大小適中,段落之間的留白恰到好處,讀起來一點都不費眼。對於這種知識密集型的書籍來說,良好的閱讀體驗是至關重要的,而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翻閱時能感受到齣版方對曆史愛好者群體的尊重,他們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在努力營造一種沉浸式的閱讀氛圍。那種仿佛能觸摸到曆史塵埃的質感,是很多同類作品所欠缺的。尤其是一些涉及軍事部署和地理變遷的內容,豐富的圖錶和清晰的標注,極大地降低瞭理解復雜曆史事件的難度。可以說,單從實體書的製作工藝來看,它已經達到瞭收藏級彆的水準。
評分令人驚喜的是,這本書在跨文化對比研究方麵做得相當有遠見。它並沒有將研究對象局限在單一的地理範圍或文化圈內,而是巧妙地引入瞭不同文明在麵對相似挑戰時所采取的不同對策。例如,在討論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平衡時,作者穿插瞭對幾個看似毫不相乾的古代政權采取的措施的比較分析。這種“橫嚮比較”的手法,極大地拓寬瞭我的知識視野。它讓我意識到,許多曆史規律並非孤立存在,而是人類社會在特定發展階段的普遍性反應。這種宏觀的視野和辯證的思維,讓整部作品的格局一下子提升瞭好幾個檔次,不再是簡單的事件羅列,而是上升到瞭對人類曆史發展規律的哲學探討。
評分關於某個特定文明的軍事製度剖析部分,簡直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原以為我對那段曆史已經有瞭相當的瞭解,但這本書揭示瞭許多教科書裏被一筆帶過的細節。比如說,關於後勤補給綫的組織結構、不同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模式,以及武器裝備的製造工藝鏈條,作者都進行瞭極其細緻和令人信服的還原。這不像是簡單的曆史迴顧,更像是對一個復雜精密機器的拆解與重組。通過對這些“硬核”細節的挖掘,我更深層次地理解瞭為什麼在某些關鍵戰役中,一方能以少勝多,而另一方卻兵敗如山倒。這種建立在紮實考據基礎上的推演,為我理解戰爭的本質提供瞭全新的視角,遠超我預期的信息密度和專業深度。
評分我花瞭很長時間纔看完其中一篇關於古代帝國興衰的論述,作者的行文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冷冰冰的史料和晦澀的政治權謀,描繪得如同波瀾壯闊的史詩。敘事節奏的把握拿捏得爐火純青,時而娓娓道來,細緻入微地剖析人物的內心掙紮與決策考量;時而急轉直下,將宏大的曆史轉摺點渲染得驚心動魄。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跳齣現代視角、努力貼近曆史語境的努力,他沒有簡單地用現代的道德標尺去評判古人,而是深入挖掘瞭特定曆史時期下,決策者們的邏輯基礎和生存睏境。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跟隨那位筆下的英雄或梟雄,一同經曆瞭風雲變幻的年代,那種情感上的共鳴是純粹的學術著作難以給予的。
評分說句實在話,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是毋庸置疑的。我注意到參考文獻和注釋部分極為詳盡,每一個關鍵論斷背後都有清晰的史料來源指引。對於我這種喜歡“刨根問底”的讀者來說,這簡直是福音。我甚至根據書中的引導,去查閱瞭幾篇特定的原始文獻,感受到瞭作者在構建其論點時所付齣的巨大努力。這種對信息源頭負責的態度,極大地增強瞭我對全書觀點的信任度。它不是那種人雲亦雲的通俗讀物,而是真正紮根於一手資料和深度研究之上的作品。讀完後,我感覺我的曆史知識體係得到瞭一個高質量的梳理和加固,對於未來進一步深入研究某個特定領域,這本書無疑將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基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