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战争事典039: 安史之乱 印加帝国覆灭记 普鲁士海军军官佩剑史
定价:59.80元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68173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高仙芝被冤杀,哥舒翰晚节不保,洛阳、长安两京沦陷,玄宗出逃成都……八年安史之乱如何平定
一段疯狂的历史:168个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人口上千万的印加帝国!
详细讲解象征荣誉的军官佩剑在普鲁士海军中的演化过程。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战争故事。其一,长达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不仅腰斩了盛唐的繁华,还拉开了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帷幕,为宦官提供了温床。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巨变中,谁忠,谁奸,谁人获利?其二,当活在青铜时代的千万印加人遭遇步入火器时代的百余名西班牙殖民者,将会发生怎样的碰撞?详细讲述贪婪的殖民者如何在印加帝国大肆劫掠,征服这个古老国家。其三,普鲁士海军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制式的海军军官佩剑却出现于1849年。从军刀的诸多细节出发,描绘普鲁士海军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前的军官佩剑情况。
目录
前言
腰斩盛唐的安史之乱——唐皇权柄衰弱与藩镇割据之始
被血洗的秘鲁——印加帝国覆灭记
普鲁士海军军官佩剑史1657—1870(上)
作者介绍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目前已经出版军事历史类图书四十余本,其中包括《战争事典》《战场决胜者》《透过镜头看历史》《信史》四款MOOK系列丛书,以及《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倭寇战争全史》《明帝国边防史》《拿破仑战记》《秘密战三千年》《帝国强军:欧洲八大古战精锐》《帝国强军:中国八大古战精锐》等专题性图书。
原廓:现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体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主编,记者,电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音速及北朝论坛古战版块版主,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及相关图书的策划、编审、出版工作,努力打造专业军事图书和自媒体平台,致力于专业的古代与近代军备评测,普及中外军事历史知识,讲述不为人所知的战争故事。
杨亮:河南安阳人,200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著有《岁序飞歌》《图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趣味一战史》《南明悲歌》。
张炜晨:湖北武汉人,爱好文学、旅游、摄影。自幼研读历史,尤喜战争题材,常写有历史随笔。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旅行游记,也曾出版过摄影集,闲来写作一二,渐渐也积攒许多,著有《战场决胜者:史上不可思议的战役复盘1~3》。
王骏恺:2014年入读中央财经大学商法专业,2016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当交换生,军事史爱好者,主攻方向为15—19世纪世界史。
文摘
序言
关于某个特定文明的军事制度剖析部分,简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原以为我对那段历史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但这本书揭示了许多教科书里被一笔带过的细节。比如说,关于后勤补给线的组织结构、不同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模式,以及武器装备的制造工艺链条,作者都进行了极其细致和令人信服的还原。这不像是简单的历史回顾,更像是对一个复杂精密机器的拆解与重组。通过对这些“硬核”细节的挖掘,我更深层次地理解了为什么在某些关键战役中,一方能以少胜多,而另一方却兵败如山倒。这种建立在扎实考据基础上的推演,为我理解战争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远超我预期的信息密度和专业深度。
评分说句实在话,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我注意到参考文献和注释部分极为详尽,每一个关键论断背后都有清晰的史料来源指引。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我甚至根据书中的引导,去查阅了几篇特定的原始文献,感受到了作者在构建其论点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种对信息源头负责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全书观点的信任度。它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通俗读物,而是真正扎根于一手资料和深度研究之上的作品。读完后,我感觉我的历史知识体系得到了一个高质量的梳理和加固,对于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某个特定领域,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基石。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有心了,光是拿到手里摩挲着封面,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年代久远的插图和地图,细节也处理得非常到位。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都不费眼。对于这种知识密集型的书籍来说,良好的阅读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翻阅时能感受到出版方对历史爱好者群体的尊重,他们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是在努力营造一种沉浸式的阅读氛围。那种仿佛能触摸到历史尘埃的质感,是很多同类作品所欠缺的。尤其是一些涉及军事部署和地理变迁的内容,丰富的图表和清晰的标注,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历史事件的难度。可以说,单从实体书的制作工艺来看,它已经达到了收藏级别的水准。
评分令人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跨文化对比研究方面做得相当有远见。它并没有将研究对象局限在单一的地理范围或文化圈内,而是巧妙地引入了不同文明在面对相似挑战时所采取的不同对策。例如,在讨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平衡时,作者穿插了对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古代政权采取的措施的比较分析。这种“横向比较”的手法,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它让我意识到,许多历史规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发展阶段的普遍性反应。这种宏观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让整部作品的格局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不再是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上升到了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哲学探讨。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其中一篇关于古代帝国兴衰的论述,作者的行文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冷冰冰的史料和晦涩的政治权谋,描绘得如同波澜壮阔的史诗。叙事节奏的把握拿捏得炉火纯青,时而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地剖析人物的内心挣扎与决策考量;时而急转直下,将宏大的历史转折点渲染得惊心动魄。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跳出现代视角、努力贴近历史语境的努力,他没有简单地用现代的道德标尺去评判古人,而是深入挖掘了特定历史时期下,决策者们的逻辑基础和生存困境。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跟随那位笔下的英雄或枭雄,一同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年代,那种情感上的共鸣是纯粹的学术著作难以给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