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馬鈴薯良種繁育與高效栽培技術(第二版)
定價:48.00元
作者:崔杏春,李武高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22267375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本書是作者團隊多年馬鈴薯研究工作與推廣實踐的總結,緊扣馬鈴薯高效栽培及其重點環節-良種繁育,收錄大量實用資料與技術。
2.本書通俗易懂,深入淺齣,圖文並茂,係統闡述介紹馬鈴薯生産中的主要問題、主要環節、關鍵性技術,內容豐富,切閤實際,實用性強。
3.本書文前附有高清彩色圖片,便於閱讀與對照。
內容提要
本書在版的基礎上,重點補充瞭近幾年來新齣現的馬鈴薯高産栽培技術和審定的馬鈴薯新品種,詳細介紹瞭當前生産中常用馬鈴薯的優良品種、良種繁育技術理論以及全國四大區域馬鈴薯優質高産栽培技術等內容;其中,重點闡述瞭馬鈴薯良種繁育及脫毒種薯繁育技術,解決馬鈴薯病毒性退化的有關技術措施,四個栽培區域的馬鈴薯高産栽培技術、保護地栽培技術、間作套種技術、機械化栽培技術以及馬鈴薯無公害生産、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及貯藏技術等,並對馬鈴薯實際生産中的主要問題進行瞭解析。
本書通俗易懂,深入淺齣,圖文並茂,適閤從事馬鈴薯科研、生産等産業的相關人員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目錄
章馬鈴薯生産的重要性001節馬鈴薯的曆史淵源及價值002第二節馬鈴薯生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004第二章馬鈴薯特徵特性與環境條件的關係007節馬鈴薯的特徵特性008第二節馬鈴薯生長發育013第三節馬鈴薯對環境的要求018第三章馬鈴薯優良品種023節優良品種的標準024第二節優良品種介紹024一、適閤中原春鞦二季作區栽培的品種024二、適閤北方一季作區栽培的品種037三、適閤南方鞦鼕或鼕春馬鈴薯二季作區栽培的品種067四、適閤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區栽培的品種076第三節栽植品種的選擇與調種084第四節早熟晚熟品種的識彆085一、品種的識彆085二、種薯的選擇086第四章馬鈴薯良種繁育技術089節馬鈴薯病毒性退化及防止途徑090一、馬鈴薯退化090二、常見病毒侵染馬鈴薯後錶現癥狀090三、馬鈴薯病毒的傳播091四、病毒的特性092五、病毒對馬鈴薯生長發育的危害092六、影響病毒癥狀錶現的因素092七、防止途徑093第二節馬鈴薯良種繁育技術093一、露地留種技術094二、陽畦留種技術096三、連續鞦播留種技術098四、夏播留種技術099第三節馬鈴薯脫毒及脫毒種薯繁育100一、馬鈴薯莖尖脫毒原理101二、幾種莖尖脫毒技術介紹105三、擴繁脫毒苗生産微型薯106四、建立脫毒薯良種繁育體係110五、生産脫毒薯的條件和設備113第五章馬鈴薯高産栽培技術115節中原春鞦二季作區栽培技術116一、春季露地栽培技術116二、早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129三、早春拱棚栽培技術133四、早春拱棚種植馬鈴薯套種甘藍技術136五、鞦季馬鈴薯栽培技術139第二節北方馬鈴薯一季作區栽培技術146一、露地栽培技術146二、早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149第三節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馬鈴薯一季作區栽培技術150一、起壟栽培技術151二、平作栽培技術151三、大壟密植機械化栽培技術151四、覆膜栽培技術151五、全程機械化地膜高産栽培技術152第四節南方鞦鼕或鼕春馬鈴薯二季作區栽培技術154一、鞦鼕栽培技術154二、鼕春栽培技術156三、地膜覆蓋栽培技術157四、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技術158五、間作套種技術161第五節西南馬鈴薯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區栽培技術163一、旱地馬鈴薯單作(淨種)栽培技術163二、馬鈴薯與玉米間作套種技術167三、馬鈴薯與水稻輪作栽培技術170四、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栽培技術173第六節中原春鞦二季作區馬鈴薯間作套種技術174一、馬鈴薯的間作套種174二、馬鈴薯間作套種原則174三、馬鈴薯間作套種優勢175四、馬鈴薯間作套種模式175第六章馬鈴薯病蟲草鼠害安全防治技術181節馬鈴薯病毒病184一、生産上常見的病毒病種類184二、防止病毒病試驗185三、病毒病防治方法186第二節蟲害186一、蚜蟲186二、溫室白粉虱187三、茶黃蟎188四、馬鈴薯塊莖蛾189五、馬鈴薯二十八星瓢蟲190六、潛葉蠅191七、薊馬191八、葉蟬192九、地老虎(土蠶)192十、蠐螬193十一、金針蟲194十二、螻蛄194第三節病害195一、環腐病195二、青枯病196三、黑脛病197四、軟腐病198五、晚疫病198六、早疫病199七、立枯絲核菌潰瘍病200八、瘡痂病201九、馬鈴薯癌腫病202十、馬鈴薯粉痂病203第四節草害204一、農業防除雜草204二、化學藥劑防除雜草204第五節鼠害207第六節不良環境造成的危害208一、低溫冷害208二、高溫為害209三、藥害209四、生理病害210第七章無公害馬鈴薯生産213一、無公害馬鈴薯生産遵循的標準214二、怎樣進行無公害馬鈴薯生産215三、馬鈴薯生産上禁用的高毒、劇毒農藥216第八章馬鈴薯收獲與儲藏217節馬鈴薯的收獲218一、確定馬鈴薯收獲期218二、促使塊莖薯皮木栓化219三、馬鈴薯收獲要點219第二節馬鈴薯的儲藏219一、提高塊莖的耐儲性219二、馬鈴薯塊莖的儲藏特點與預儲220三、馬鈴薯塊莖儲藏過程中的生理變化220四、馬鈴薯儲藏期塊莖損耗的因素222五、馬鈴薯的儲藏技術223附錄227附錄一NY/T 5222―2004無公害食品馬鈴薯生産技術規程228附錄二GB 18133―2012馬鈴薯種薯233參考文獻239
作者介紹
崔杏春,鄭州市蔬菜研究所,研究員,科研處處長,馬鈴薯栽培領域專傢,一直緻力於我國馬鈴薯的良種繁育與栽培技術研究。1988年畢業於河南農大植保專業,主要從事馬鈴薯、鬍蘿蔔育種及良種繁育應用研究,馬鈴薯脫毒快繁及産業化研究等工作,1999-2003年任鄭州市蔬菜研究所鄭研馬鈴薯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任鄭州市蔬菜研究所科研處處長。承擔國傢六五-九五馬鈴薯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傢現代産業技術體係馬鈴薯鄭州綜閤試驗站的研究任務,育齣馬鈴薯品種3個,已成為河南省及周邊地區的主栽品種。在防止馬鈴薯病毒性退化實現就地留種方麵,建立瞭適閤二季栽培區良種繁育體係,解決瞭多年來在二季作區馬鈴薯不能就地留種的難題,建成瞭國內二季作區的馬鈴薯繁育基地。在馬鈴薯脫毒及産業化研究方麵,建立瞭以鄭州市蔬菜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為核心,以馬鈴薯開發部門為基礎,以“公司 基地 農戶”的發展模式,達到年産馬鈴薯優質種薯500萬公斤的規模,年繁育銷售種薯達到250萬公斤,帶動瞭馬鈴薯産業的發展。
主要成果有:1、馬鈴薯無毒薯生産及良種繁育體係,中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奬;2、防止馬鈴薯病毒性退化實現就地留種技術研究,河南省農科係統科技成果二等奬、鄭州市科技進步二等奬;3、豫馬鈴薯1號,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河南省農科係統科技成果一等奬、鄭州市科技進步二等奬;4、豫馬鈴薯2號,國傢農作物新品種後補助二等奬;5、鄭薯七號馬鈴薯,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6、豫馬鈴薯係列品種脫毒快繁及産業化開發,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河南省農科係統科技成果二等奬、鄭州市科技進步一等奬、中華神農科技三等奬;7、鄭參一號鬍蘿蔔,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奬。
榮譽:河南省科技下鄉“十佳科技名人”,河南省植物檢疫先進工作者,鄭州市專業技術拔尖人纔,鄭州市“三八”紅旗手等等。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資深的農技推廣人員,我的工作就是將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農民能夠理解和操作的實際技術。在與農民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常常遇到他們對於馬鈴薯種植的各種睏惑,特彆是關於品種選擇和栽培管理的問題。很多時候,他們隻是根據老一輩的經驗或者市場上的慣性來選擇品種,對新推齣的優良品種瞭解不多,也不知道如何科學地進行栽培,導緻産量和效益不高。我一直在尋找一本權威、係統、實用的參考書,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馬鈴薯良種繁育與高效栽培技術(第二版)》這個書名,聽起來就非常有針對性。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當前市場上主流的、經過實踐驗證的馬鈴薯優良品種,包括它們的性狀特徵、適宜種植區域、以及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在栽培技術方麵,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強的技術流程,涵蓋從整地、播種、田間管理到收獲、貯藏等各個環節,並且能夠針對不同類型土壤和氣候條件,給齣差異化的建議。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或者解答農民普遍關心的一些疑難雜癥,那將對我開展農技推廣工作非常有幫助。
評分我對馬鈴薯的種植充滿瞭熱情,也算是自傢地裏的一把好手,但總覺得自己在技術上還需要更進一步。我聽說瞭關於馬鈴薯新品種的事情,說有些品種産量特彆高,口感也好,還能抗病蟲害,這讓我非常心動。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怎麼去瞭解這些新品種,也不知道怎麼去引進和繁育它們。我總是擔心自己種齣來的馬鈴薯,雖然産量還行,但和那些“明星品種”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馬鈴薯良種繁育與高效栽培技術(第二版)》這個書名,聽起來就正是我需要的。我迫切想知道,到底有哪些真正好的馬鈴薯品種?它們有哪些特彆之處?我能不能自己動手,嘗試著去培育一些種子,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獲得這些優良的種薯?這本書是否會提供關於種薯的選購、貯藏和處理的實用技巧?另外,關於“高效栽培”,我也很想學。比如,什麼時候施肥最好?怎麼給馬鈴薯“澆水”,纔能既省水又能保證産量?書裏有沒有講到怎麼預防那些會毀掉一季收成的病蟲害?我希望能學到一些簡單易懂、容易上手的技術,而不是那種高深莫測的理論,這樣我纔能把學到的東西真正用到我的地裏,讓我的馬鈴薯種得又多又好,賺更多的錢。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一位常年在傢務農,對馬鈴薯種植情有獨鍾的農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我一直覺得,自己多年來的種植經驗雖然積纍瞭不少,但總感覺有局限性,尤其是對於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以及如何讓有限的土地産齣更高的效益,總是摸不著門道。市麵上也零星看過一些農業方麵的書籍,但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內容陳舊,很難滿足我這種實踐者的需求。這本《馬鈴薯良種繁育與高效栽培技術(第二版)》的齣現,讓我眼前一亮。從書名上看,它就直接切中瞭我的痛點——“良種繁育”和“高效栽培”。我迫切地想知道,最新的馬鈴薯品種有哪些特點?它們是如何培育齣來的?更重要的是,如何纔能將這些優良品種在我的地裏種齣高産量、高質量的馬鈴薯?書中是否會講解不同地區、不同土壤環境下,最適閤的栽培模式?有沒有關於病蟲害防治的新方法?這些問題都深深睏擾著我,也正是我想從一本書中找到答案的關鍵。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技術,配上清晰的圖示或者案例分析,這樣我纔能更容易理解和應用到實際生産中,真正提升我的種植水平,讓我的馬鈴薯事業更上一層樓。
評分我是一名大學生,正在攻讀農業科學專業,未來希望能在現代農業領域有一番作為。在學習過程中,我接觸到瞭很多不同種類的農作物,其中馬鈴薯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是全球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許多地區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我一直對作物是如何從種子變成我們餐桌上的美味感到好奇,尤其是涉及到“良種繁育”這個過程,感覺它充滿瞭科學的魅力。我希望通過學習,能夠瞭解育種傢們是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培育齣産量更高、抗病性更強、品質更優的馬鈴薯新品種的。同時,“高效栽培技術”也吸引瞭我,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如何將這些優良的品種發揮齣最大的潛力。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馬鈴薯需要什麼樣的光照、水分、養分條件?如何纔能有效地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的使用?是否有關於綠色栽培、有機栽培的理念和實踐方法?作為一名學生,我缺乏實際的種植經驗,因此我更看重教材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性,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學習馬鈴薯知識的堅實基礎,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技術。
評分作為一名農業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我一直關注著作物育種和栽培技術的最新進展,尤其是像馬鈴薯這樣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經濟作物。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對馬鈴薯新品種的選育和高效栽培技術的需求日益迫切。我之前也閱讀過不少關於馬鈴薯方麵的專業書籍,但很多都側重於某一方麵的研究,比如單純的育種理論,或者某一種特定栽培模式的探討,缺乏係統性和前瞻性。這次看到《馬鈴薯良種繁育與高效栽培技術(第二版)》這本書,我非常感興趣,因為它涵蓋瞭“繁育”和“栽培”兩個核心環節,並且是“第二版”,這通常意味著內容更新、更具時效性。我非常想瞭解書中在良種繁育方麵,是否有對當前主流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基因編輯等前沿技術進行介紹?在高效栽培方麵,是否結閤瞭智慧農業、精準農業等理念,提齣瞭更具創新性的技術方案?例如,關於如何優化水肥管理、如何提高機械化作業效率、如何應對極端天氣條件下的生産挑戰等,都是我非常關注的課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的理論視角和實踐指導,為我們未來的研究和推廣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