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马铃薯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第二版)
定价:48.00元
作者:崔杏春,李武高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22267375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本书是作者团队多年马铃薯研究工作与推广实践的总结,紧扣马铃薯高效栽培及其重点环节-良种繁育,收录大量实用资料与技术。
2.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系统阐述介绍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主要环节、关键性技术,内容丰富,切合实际,实用性强。
3.本书文前附有高清彩色图片,便于阅读与对照。
内容提要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重点补充了近几年来新出现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审定的马铃薯新品种,详细介绍了当前生产中常用马铃薯的优良品种、良种繁育技术理论以及全国四大区域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了马铃薯良种繁育及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解决马铃薯病毒性退化的有关技术措施,四个栽培区域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间作套种技术、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及马铃薯无公害生产、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及贮藏技术等,并对马铃薯实际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解析。
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合从事马铃薯科研、生产等产业的相关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章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性001节马铃薯的历史渊源及价值002第二节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004第二章马铃薯特征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007节马铃薯的特征特性008第二节马铃薯生长发育013第三节马铃薯对环境的要求018第三章马铃薯优良品种023节优良品种的标准024第二节优良品种介绍024一、适合中原春秋二季作区栽培的品种024二、适合北方一季作区栽培的品种037三、适合南方秋冬或冬春马铃薯二季作区栽培的品种067四、适合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栽培的品种076第三节栽植品种的选择与调种084第四节早熟晚熟品种的识别085一、品种的识别085二、种薯的选择086第四章马铃薯良种繁育技术089节马铃薯病毒性退化及防止途径090一、马铃薯退化090二、常见病毒侵染马铃薯后表现症状090三、马铃薯病毒的传播091四、病毒的特性092五、病毒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危害092六、影响病毒症状表现的因素092七、防止途径093第二节马铃薯良种繁育技术093一、露地留种技术094二、阳畦留种技术096三、连续秋播留种技术098四、夏播留种技术099第三节马铃薯脱毒及脱毒种薯繁育100一、马铃薯茎尖脱毒原理101二、几种茎尖脱毒技术介绍105三、扩繁脱毒苗生产微型薯106四、建立脱毒薯良种繁育体系110五、生产脱毒薯的条件和设备113第五章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115节中原春秋二季作区栽培技术116一、春季露地栽培技术116二、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29三、早春拱棚栽培技术133四、早春拱棚种植马铃薯套种甘蓝技术136五、秋季马铃薯栽培技术139第二节北方马铃薯一季作区栽培技术146一、露地栽培技术146二、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49第三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一季作区栽培技术150一、起垄栽培技术151二、平作栽培技术151三、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151四、覆膜栽培技术151五、全程机械化地膜高产栽培技术152第四节南方秋冬或冬春马铃薯二季作区栽培技术154一、秋冬栽培技术154二、冬春栽培技术156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57四、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158五、间作套种技术161第五节西南马铃薯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栽培技术163一、旱地马铃薯单作(净种)栽培技术163二、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167三、马铃薯与水稻轮作栽培技术170四、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173第六节中原春秋二季作区马铃薯间作套种技术174一、马铃薯的间作套种174二、马铃薯间作套种原则174三、马铃薯间作套种优势175四、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175第六章马铃薯病虫草鼠害安全防治技术181节马铃薯病毒病184一、生产上常见的病毒病种类184二、防止病毒病试验185三、病毒病防治方法186第二节虫害186一、蚜虫186二、温室白粉虱187三、茶黄螨188四、马铃薯块茎蛾189五、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190六、潜叶蝇191七、蓟马191八、叶蝉192九、地老虎(土蚕)192十、蛴螬193十一、金针虫194十二、蝼蛄194第三节病害195一、环腐病195二、青枯病196三、黑胫病197四、软腐病198五、晚疫病198六、早疫病199七、立枯丝核菌溃疡病200八、疮痂病201九、马铃薯癌肿病202十、马铃薯粉痂病203第四节草害204一、农业防除杂草204二、化学药剂防除杂草204第五节鼠害207第六节不良环境造成的危害208一、低温冷害208二、高温为害209三、药害209四、生理病害210第七章无公害马铃薯生产213一、无公害马铃薯生产遵循的标准214二、怎样进行无公害马铃薯生产215三、马铃薯生产上禁用的高毒、剧毒农药216第八章马铃薯收获与储藏217节马铃薯的收获218一、确定马铃薯收获期218二、促使块茎薯皮木栓化219三、马铃薯收获要点219第二节马铃薯的储藏219一、提高块茎的耐储性219二、马铃薯块茎的储藏特点与预储220三、马铃薯块茎储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220四、马铃薯储藏期块茎损耗的因素222五、马铃薯的储藏技术223附录227附录一NY/T 5222―2004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228附录二GB 18133―2012马铃薯种薯233参考文献239
作者介绍
崔杏春,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研究员,科研处处长,马铃薯栽培领域专家,一直致力于我国马铃薯的良种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1988年毕业于河南农大植保专业,主要从事马铃薯、胡萝卜育种及良种繁育应用研究,马铃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研究等工作,1999-2003年任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郑研马铃薯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任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承担国家六五-九五马铃薯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马铃薯郑州综合试验站的研究任务,育出马铃薯品种3个,已成为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的主栽品种。在防止马铃薯病毒性退化实现就地留种方面,建立了适合二季栽培区良种繁育体系,解决了多年来在二季作区马铃薯不能就地留种的难题,建成了国内二季作区的马铃薯繁育基地。在马铃薯脱毒及产业化研究方面,建立了以郑州市蔬菜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为核心,以马铃薯开发部门为基础,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达到年产马铃薯优质种薯500万公斤的规模,年繁育销售种薯达到250万公斤,带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主要成果有:1、马铃薯无毒薯生产及良种繁育体系,中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防止马铃薯病毒性退化实现就地留种技术研究,河南省农科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豫马铃薯1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农科系统科技成果一等奖、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豫马铃薯2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5、郑薯七号马铃薯,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6、豫马铃薯系列品种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农科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郑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神农科技三等奖;7、郑参一号胡萝卜,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荣誉:河南省科技下乡“十佳科技名人”,河南省植物检疫先进工作者,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三八”红旗手等等。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我一直关注着作物育种和栽培技术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像马铃薯这样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我之前也阅读过不少关于马铃薯方面的专业书籍,但很多都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研究,比如单纯的育种理论,或者某一种特定栽培模式的探讨,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这次看到《马铃薯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第二版)》这本书,我非常感兴趣,因为它涵盖了“繁育”和“栽培”两个核心环节,并且是“第二版”,这通常意味着内容更新、更具时效性。我非常想了解书中在良种繁育方面,是否有对当前主流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进行介绍?在高效栽培方面,是否结合了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理念,提出了更具创新性的技术方案?例如,关于如何优化水肥管理、如何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如何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生产挑战等,都是我非常关注的课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为我们未来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评分我是一名大学生,正在攻读农业科学专业,未来希望能在现代农业领域有一番作为。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其中马铃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我一直对作物是如何从种子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美味感到好奇,尤其是涉及到“良种繁育”这个过程,感觉它充满了科学的魅力。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育种家们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培育出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品质更优的马铃薯新品种的。同时,“高效栽培技术”也吸引了我,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如何将这些优良的品种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马铃薯需要什么样的光照、水分、养分条件?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是否有关于绿色栽培、有机栽培的理念和实践方法?作为一名学生,我缺乏实际的种植经验,因此我更看重教材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马铃薯知识的坚实基础,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位常年在家务农,对马铃薯种植情有独钟的农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觉得,自己多年来的种植经验虽然积累了不少,但总感觉有局限性,尤其是对于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以及如何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高的效益,总是摸不着门道。市面上也零星看过一些农业方面的书籍,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内容陈旧,很难满足我这种实践者的需求。这本《马铃薯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第二版)》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从书名上看,它就直接切中了我的痛点——“良种繁育”和“高效栽培”。我迫切地想知道,最新的马铃薯品种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培育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将这些优良品种在我的地里种出高产量、高质量的马铃薯?书中是否会讲解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环境下,最适合的栽培模式?有没有关于病虫害防治的新方法?这些问题都深深困扰着我,也正是我想从一本书中找到答案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技术,配上清晰的图示或者案例分析,这样我才能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真正提升我的种植水平,让我的马铃薯事业更上一层楼。
评分我对马铃薯的种植充满了热情,也算是自家地里的一把好手,但总觉得自己在技术上还需要更进一步。我听说了关于马铃薯新品种的事情,说有些品种产量特别高,口感也好,还能抗病虫害,这让我非常心动。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怎么去了解这些新品种,也不知道怎么去引进和繁育它们。我总是担心自己种出来的马铃薯,虽然产量还行,但和那些“明星品种”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马铃薯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第二版)》这个书名,听起来就正是我需要的。我迫切想知道,到底有哪些真正好的马铃薯品种?它们有哪些特别之处?我能不能自己动手,尝试着去培育一些种子,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这些优良的种薯?这本书是否会提供关于种薯的选购、贮藏和处理的实用技巧?另外,关于“高效栽培”,我也很想学。比如,什么时候施肥最好?怎么给马铃薯“浇水”,才能既省水又能保证产量?书里有没有讲到怎么预防那些会毁掉一季收成的病虫害?我希望能学到一些简单易懂、容易上手的技术,而不是那种高深莫测的理论,这样我才能把学到的东西真正用到我的地里,让我的马铃薯种得又多又好,赚更多的钱。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农技推广人员,我的工作就是将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能够理解和操作的实际技术。在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遇到他们对于马铃薯种植的各种困惑,特别是关于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的问题。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根据老一辈的经验或者市场上的惯性来选择品种,对新推出的优良品种了解不多,也不知道如何科学地进行栽培,导致产量和效益不高。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权威、系统、实用的参考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马铃薯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第二版)》这个书名,听起来就非常有针对性。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经过实践验证的马铃薯优良品种,包括它们的性状特征、适宜种植区域、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栽培技术方面,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流程,涵盖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贮藏等各个环节,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类型土壤和气候条件,给出差异化的建议。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或者解答农民普遍关心的一些疑难杂症,那将对我开展农技推广工作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