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心理学与我们
:58.00元
售价:42.3元,便宜15.7元,折扣72
作者:(美)费尔德曼 ,(中)黄希庭 ,黄希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115187666
字数:722000
页码:33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为了我们—中国读者的阅读和学习需要; 展示我们—中国心理学家的成就与贡献。 本书亮点 1.继《心理学与生活》之后,精品打造,重磅推出中美心理学家强强联合之作《心理学与我们》一书。 2.此书由中外心理学家首度合作编写,历时两年之久,精雕细琢。 3.以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S. Feldman的畅销教材UnderstandingPsychology(7e)为基础,中国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领衔编写。 4.贴近我国心理学教学体系,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精心挑选原书图片打造21页彩插,专业术语表、索引、参考文献完全保留。 5.身边事例,俯拾即是,书中大量图表助你轻松解读心理学。普及读本,适合每一位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6.“你想了解自己吗”专栏,做个测试,轻松了解自己的状态。 7.“心理学与人生”专栏,告诉你诸如“让我们睡得更香”、“节食与成功减肥”的小方法。 8.“探索与发现”专栏,讲一些学术前沿小知识和趣味案例,令你的阅读变得更轻松。 9.《心理学与我们》会带给你全新的阅读体验,让心理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理论,拉近心理学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10. 点燃心灵中的真善美,提升人性之尊严。新曲线出品,品质保证。更多心理学好书尽在:static../topic_custom/publication/2272_220082.shtml
本书是中外心理学家首度合作编写的一部心理学通论性著作。以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的畅销教材UnderstandingPsychology(7e)为基础,由中国的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领衔,结合中国的研究成果、精彩案例对其加以改编和优化,使之更符合中国心理学的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保留了原书中大量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丰富的素材和图片。
本书原著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校区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费尔德曼执笔,中译版由中国西南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希庭倾力改编。英文原著UnderstandingPsychology是一本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心理学入门教材,自2004年面世以来长期处于同类图书榜之前列。大陆引进版更有黄希庭教授的倾力,保留了原著精华,融入中华文化,结合当代中国现状,关注日常生活,为国人量身打造了这本轻松易懂且内容全面的教材。
本书共15章,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原理陈述部分极具可读性,各章节均以日常事例开始,以简单直率的问题切入主题,更有大量生活实例与现实资料的充分辅助,使读者在解决日常问题的同时,了解心理学原理,并引发深入的思考;本书还加入了大量的新鲜元素,如“心理学与人生”“探索与发现”“你想了解自己吗”等等,这些专题探讨了与我们日常生活事件密切相关且受到普遍关注的话题,为我们的生活答疑解惑。
该书适合用作各大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入门教材,经过黄希庭教授的改编,该书在结构和文章组织上更符合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各章节后的“思考与应用”“推荐参考读物”专题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复习。同时,由于本书内容的近时性和可读性,它也同样适合那些对心理学抱有浓厚兴趣,对生活现象怀有好奇的普通读者。
读者对象: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校心理学课程、普通心理学公选课的教材,也适用于广大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罗伯特费尔德曼(Robert S.Feldman),马萨诸塞大学心理系的教授,本科生部教学负责人,学院杰出教师奖的获得者。他也在Mount HolyokeCollege、Wesleyan University 和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教授心理学课程。 作为本科生部的负责人,他发起了少数学生
这是一本让我读了之后,忍不住想和别人分享的书。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启发。书中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章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一味地强调负面情绪的分析,而是引导我们去关注和培养积极的情绪,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认识到自身的力量。读到关于“幸福感”的来源时,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对幸福的定义,原来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并非物质的堆积,而是内心的满足和与他人的连接。它鼓励我开始去记录每天的小确幸,去感恩生活中那些微小的美好,这种练习真的让我感觉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开朗,对生活的期待也更积极了。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导师,引导我们从更积极的角度去审视生活,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它让我相信,即使面对困难,我们依然有能力去寻找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光明。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的动机和决策过程感到着迷,这本书满足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深深好奇。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各种影响我们选择的因素,从潜意识的偏见到环境的诱惑,无所不包。书中关于“决策疲劳”的论述,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一天忙碌之后,我的意志力会变得如此薄弱,更容易做出冲动的消费或者懒惰的决定。这种科学的解释,让我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精力,合理安排重要事务,避免在疲惫时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此外,书中对“说服的心理学”的分析也让我大开眼界。它揭示了广告、营销以及人际沟通中,那些能够不动声色地影响我们判断的技巧。这不仅仅是为了防范被操控,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信息传递的本质,从而成为一个更清醒的接收者和传播者。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
评分这绝对是一本能够颠覆你对“平常”看法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心理学,更是关于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的,那些我们可能从未在意过的细微之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社会认同”现象的探讨,它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很多时候的决定,并非完全是出于独立思考,而是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影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社会压力,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我们的选择。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以及我为什么会倾向于接受某些观点而排斥另一些。书中举例的“旁观者效应”更是触目惊心,让我意识到在紧急情况下,个体责任感可能会被群体分散。这种洞察力让我对社会运行的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警惕那些潜在的群体心理陷阱。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互动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微妙之处,让我们在成为社会一员的同时,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人类内心深处的奇妙世界。我一直对人为什么会那样思考、那样行动感到好奇,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没有像枯燥的教科书那样堆砌晦涩的理论,而是用非常生动、贴近生活的例子,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一一呈现。比如,书中关于“认知失调”的解释,让我顿时明白了很多生活中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的逻辑。它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会做出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悖的事情,并且还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上的启迪,更是一种自我理解的钥匙。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一些习惯性思维和反应,试着去理解它们产生的根源,从而能够更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获得了一套全新的“心灵地图”,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也更能理解他人。书中的语言也十分流畅,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与你促膝长谈,分享他的人生智慧。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认为心理学是那些“聪明人”才能读懂的领域,充满了高深莫测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但是,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极其易于理解的方式,将那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心理学概念,转化成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我读到关于“依恋理论”的部分时,脑海中浮现出太多与家人、朋友甚至是恋人相处的场景,那些情感的连接,那些不安全感和安全感,原来都有其心理学上的解释。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童年时期的经历,与我们成年后的情感模式和人际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理解让我对过去的一些经历释怀,也对未来如何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有了新的方向。它不是在给你灌输知识,而是在引导你去发现,去连接,去理解。它让我觉得,心理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藏在我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争执、每一次拥抱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